唯一让米芾甘拜下风的书法家,启功也为之着迷,如今却被严重低估

发布时间:2025-05-06 05:27

书法界最早的“喷子”一定是米芾,他批判“唐楷”精严肃穆,过于崇尚规范性,失去行笔的婉转流动之美,艺术性不足,因此他在《海岳明言》中写道:“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

甚至连早年尊敬的王羲之,也没有幸免,晚年批判曰:“一洗二王恶札,照耀皇宋万古”,由此可见,米芾书法鉴赏的严谨性,获得他的称赞难如登天。

然而,就是如此狂傲的米芾,却有唯一甘拜下风的书法家,此人就是“奸臣”蔡京,史书中关于蔡京的记载,无过于他横行霸道,蛊惑宋徽宗等。

因此蔡京被誉为“六贼之首”,不免引起后世的怒骂,无法用客观眼光评价,如今被严重低估,实际上,从艺术角度分析,蔡京完全不输“宋四家”

他的字最初取学蔡襄,初步感受晋唐笔法,之后迎合时代风潮,临摹了徐浩的法帖,逐渐体悟晋唐之妙,自此学习欧阳询、“二王”等人的深奥技法。

当然蔡京没有一味师古,还融合“尚意”的创新理念,练成一手姿媚雍容、神采照人的行书,譬如分析他大观四年(1110年),写于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后的题跋。

全文共计133字,卷中字体浑厚流逸、光彩夺目,筋骨和墨色上,具有徐浩、李北海的宽阔雄伟之象,采用绞转笔法,运笔使用中锋,起笔、收笔时而藏锋,时而露锋。

点画亦是如此,粗细、浓淡搭配和谐,充分协调刚柔之气,结字端庄开阔,坚守规范,而不失生动,大多呈现欹侧姿态,如“方”、“帝”、“莫”等字,向左倾斜,如“欧楷”一般,险绝有趣。

总的来说,此作蕴含“颜体”阳刚气势,又不乏“王字”的俊逸之美,正如《书史要会》所述一般:“其字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正书如冠剑大人,议于庙堂之上……大字冠绝占今,鲜有俦匹。”

无愧于米芾亲口承认,蔡京、蔡卞的书法当数“宋代第一”,自己只能位居其后,近代书法“宗师”启功先生,也为之着迷,替他正名曰:“谓宋四家中之蔡,其为京卞无可疑。”

时常临摹此作,可以集合唐代“尚法”,宋代“尚韵”思想于一体,在用笔守规、稳定的基础上,展现点画飘逸、窈窕之姿,写出趣味感和艺术性。

而且卷中蕴含的“尚意”思想,可以防止当代学书者的思维定式,从常见书风中脱离,以“古法”为根基,创作独具个人特色的创新之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唯一让米芾甘拜下风的书法家,启功也为之着迷,如今却被严重低估 http://c.mxgxt.com/news/view/1005246

相关内容

唯一让米芾甘拜下风的书法家,启功也为之着迷,如今却被严重低估
米芾黄庭坚同时代书法大家之间的书法争论
探寻米芾的《来戏帖》和《伯修帖》:收藏与书法的传奇
颜真卿楷书的“致命缺点”是什么,米芾一语道破,让人茅塞顿开!
米芾与苏轼的交往,趣事多多
诗坛知己:苏轼·黄庭坚·米芾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书法内行”,关键看他懂不懂米芾的笔法!
广东发现疑似宋代书法家米芾墓 与苏轼、黄庭坚齐名
张焱:米芾《陈揽帖》辨伪及其作伪手法剖析
他才是真正的宋代“草圣”,实力可比王羲之,如今却被书法界遗忘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