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爷爷:天生反骨,不识字?浑身是胆,敢砸神像

发布时间:2024-12-08 15:05

#历史开讲#

本文1800字,阅读时长1.5分钟,站内:

视频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

苏轼父亲27岁发奋读书,47岁逆袭的故事

,今天,我们来介绍苏序的爷爷。

苏序,是苏轼的爷爷,不太识字,却创造了不少教育奇迹,比如,次子二十岁多岁,登第入朝为官;幼子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47岁却逆袭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孙子苏轼和苏澈与其父苏洵,获得“苏门三父子”的盛名,也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浑身是胆,敢砸神像。简装易行,不注重威仪。

浏览苏家的墓志铭,你会看到这老人家有大理评事、太傅官衔,在《嘉祐集卷十四》,有这样的描述“以涣登朝,授大理评事”,即,这是苏序的二儿子、苏轼的二伯苏涣当官时,朝廷颁赠的。苏序,“喜为善而不好读书”,林语堂言,他是个不太识字的怪老头。

1.苏序,他有多怪呢?

天生反骨、不敬鬼神,吓得神灵挪地。具有反封建迷信的精神。在众人皆信神灵的时代,他显得格格不入。

北宋的李席,在他的《师友谈记》中写道:

太傅忽乘醉呼村仆二十许人,以斧碎其像投溪中,拆其庙,竟无所灵。

巴蜀之地,多鬼神。时下,上至君王,下至黎民百姓,都是虔诚的信徒。苏序生活的眉州,也建了大庙,供奉了一位叫茅将军的神灵。这位神灵,享眉州香火,庇佑乡里,人、神十分和谐。不巧,偏偏遇上了天生反骨的苏序。也不知苏序是一时兴起,还是反感这神灵太久,一日,他干了几两烧酒,带几分醉意,吆喝二三十奴仆,直接把茅将军的家给拆了,塑身更是直接砸碎,抛到溪水里。

可怜一州百姓,只敢偷偷干瞪眼,可怜一方神灵,只得悄悄挪了地,跑去了七家岭。

《师友谈记》写道:

后三年,太傅至剑门七家岭,忽见一庙甚大,其榜日茅将军。太傅日:“是妖神却在此为幻耶!”方欲率众复毁,忽一庙吏迎拜日:“君非苏七君乎?某昨夜梦神泣告日:明日苏七君至,吾甚畏之,哀告苏七君,且为容恕,幸存此庙。”

三年后,苏序跑去迎接登第的二儿子苏涣,看见挪了地的茅将军,瞬间手痒,准备抄家伙大干一场。庙里的小吏听到响动,赶紧跑出来告饶。原来,昨晚茅将军已有预感,早早入梦哭泣,求苏序放过。

有趣的是,苏序的小儿子、苏轼的父亲苏洵,是个虔诚的道教信徒,苏序似乎并不干涉家人的信仰。苏洵早年曾因无子去蟆颐观求子。如果你看过林语堂《苏东坡传》,便会记得,书中描绘了苏洵(苏序的小儿子、苏轼的父亲)如何挑战豪族程家、苏轼如何斗跑恶鬼的片段。我想,这大概遗传自苏序。

苏轼耿直、跌宕的一生,也许也是受祖父此种性情影响所致。

2.“与人交,无贵贱皆得其欢心”,“不学《老子》而与之合”--《嘉祐集卷十四》

苏洵评价他的父亲苏序,虽然没学过《老子》,但在为人处世方面却与《老子》不谋而合,简直是行走的《老子》。

苏序,一直是个乡野老头的形象,不因为儿子做了官而注重威仪。平时,很喜欢吃牛肉、喝酒。他不似别的地主,也不似别的农民,带上牛肉、酒壶,就能满村找人喝酒,衣服撩一撩,青草地一坐,就是椅子,常常引得路过的农人瞠目结舌。

见士大夫曲躬尽敬,人以为谄,及其见田父野老亦然,然后人不以为怪。

他对待达官贵人和贫苦人家,都是一样的尊重。刚开始,也许是儿子做了官,常有达官贵人出没家中,人们看见,这个平时不拘小节的老头,对待这些达官贵人挺有礼貌的,嫉妒老头的人不禁开始造谣,这老头谄媚。后来渐渐发现,不对呀,这老头,平时也是这么对待乡里乡亲的。所以,这老头跟乡里的关系一直很和睦。

3.“居家不治家事,以家事属诸子。”--《嘉祐集卷十四》

苏序,自身少不喜读书,敢砸神灵塑身,但小儿子信道教,他不阻止。更有趣的是,他对三个儿子的教育态度。纵观唐宋历史,眉山苏门三父子,占去了唐宋八大家三个位置。苏门三父子中,父,是苏序的小儿子苏洵,子,是苏洵的儿子、苏序的孙子,苏轼和苏澈。苏洵在文坛崭露头角,是47岁,也是47岁步入官场。但,苏涣,苏洵的二哥、苏序的二儿子,早早通过科举入朝为官。是苏洵比较愚钝吗?不是的,这与苏序的教养有很大关系。

在苏洵写的

《嘉祐集卷十四》

,苏洵评价苏序是个待人平等、无为而治的家长。苏序虽然少不喜读书,但是并没有轻视儿子们的教育。他的三个儿子,都有开蒙读书。但是,苏洵也许遗传了苏序的个性,有点点叛逆,读着读着,越发厌恶当时的教育方式,遂弃。而二儿子呢?早早通过读书,考取了功名。苏序还因过于开心,去到剑门外亲自迎接登第归来的苏涣。旁人见不得苏家和睦,暗戳戳地发问苏序,你咋不喊你幺儿发奋读书呢?苏序也不懊恼,挺起胸膛,说,我幺儿,不用操心。果然,苏洵在27岁时,开始发奋读书,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4.“凶年尝鬻其田以济饥者”--《嘉祐集卷十四》

苏序,家中小有田产,满足日常吃食余下的粮食,他都换成有壳的稻谷储存起来。到了荒年,他按照自家、妻家、别的亲戚、乡里乡亲,这样的亲疏关系,开仓送粮,与众人共度荒年。等过了荒年,大家丰收了,想还他粮食,以谢粥米之恩,他却一一拒绝。

他慷慨大方,但是心中有一杆秤,始终优先安排好自家的生活,有原则的善良,而不是盲目地乐善好施。

5.苏序天生是个乐天派

巴蜀之地,在各种文学小说里,历来被朝廷视为造反重灾区。很不幸,在苏序22岁这年,也遇上了造反--李顺带领农民起义造反了,围攻相当猛烈,眉州城人人自危,抱着相互哭泣,但苏序除外。他自小顽劣,不喜读书,但浑身是胆。每天他都拿着兵器积极守城。

如果积极守城,是年轻人的责任与勇敢所致,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便是一种智慧、从容、乐观的人生方式了。

在造反攻势极其激烈的时候,苏序的父亲病死了。苏序没有自乱阵脚,而是按照太平时期的礼节,操办父亲的丧礼。见到母亲忧愁不已,还安慰母亲,朝廷一定会来救咱的,反贼一定会被打败的。

苏轼的爷爷,一生活得很通透,很自我,很洒脱,

“不学《老子》而与之合”

,在平等、自由、尊重氛围下长大的苏洵,以及苏轼、苏澈,很难不成才,所以,廷下“苏门三父子”,并不奇怪,你觉得呢?

责任编辑:

网址:苏轼的爷爷:天生反骨,不识字?浑身是胆,敢砸神像 http://c.mxgxt.com/news/view/100601

相关内容

越秦真是胆大包天,得知他们只是合作后竟敢跟王爷争抢
勇敢的大爷为爱奋不顾身,大妈的真实反应让人捧腹
苏轼逗趣:狗啃河上骨,佛印对出绝对,苏轼听后羞愧不已
王爷浑身上下八百个心眼子…
苏轼一生中的七个重要女人之五——曹皇后,乌台诗案,救命恩人
南飞浑身反骨!(并非有意为之)
何时是个头啊! 全红婵的父母搬到果园住, 爷爷奶奶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苏轼戏弄佛印:寺中秃驴何在?小和尚回怼6个字,东坡也服了
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为什么苏轼自嘲是“石压蛤蟆体”
苏轼,临走时说了四字:人生无需刻意,自然即是清醒,是对人生的顶级领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