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看待国乒队内选拔赛:能客观检验技术实力,但与外战也有不同
北京时间3月3日晚,国乒2019年世乒赛队内选拔赛(即“地表最强12人”赛)正式落幕,男队选手樊振东、梁靖崑分获冠亚军,女队选手陈梦、孙颖莎也取得了前两名的好成绩,四人都将获得今年世乒赛的参赛名额,另外瓜分300万的现金奖励(冠军各100万,亚军为50万)。
众所周知,国乒的内部竞争是非常残酷的,想要在大循环直通赛中拿到第一名相当困难,因为中国队运动员的平均实力都很强,每个参赛选手都具备世界一流的技术,此外队友相互间又非常的熟悉,毫无秘密可言,若无绝对全面的实力是很难一路拼杀到底夺冠的。
不过大家也明白这么一个道理:运动员在队内比赛的发挥未必能代表大赛时候的状态,甚至未必能保证外战不掉链子,因为这三种比赛的备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前年的世乒赛选拔,刘诗雯全胜拿了队内第一,结果当年的世乒赛、全运会、世界杯都没有夺冠。
而更深刻的教训则是,2017年“地表最强12人”赛刚打完,国乒另外三大世界冠军就在亚锦赛上被17岁的日本小姑娘平野美宇给打垮,“地表最强”也成为了当年球迷朋友们诟病不已的一个词。
如前所说,队内比赛会更强调运动员的技术全面性,因为队里有各种打法的选手,人人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球风,打个比方:你上一场可能要对付反手厉害的王皓,下一场又要与正手突出的马琳打,再后面还要与同样正手优秀、但又与马琳完全不同风格的王励勤交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无全面扎实的基本功,又如何能打败来自不同门派的各路队友呢?
相反,队里特长突出的运动员打循环赛就非常吃亏了,因为一个人如果被打上了“特长突出”的标签,那就必然代表他特长之外的技术存在薄弱环节,如果是和外国人打还好,别人不太了解情况,所以找不准漏洞,却要承受其特长的猛攻,特别难受。
但一个队的运动员相互PK,你什么特长我一清二楚,所以比赛的时候会有意避开;你什么漏洞我也一目了然,因此对决的时候会往死里揪着打。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当年刘国梁的发球出神入化,经常打得老外摸不着头脑,然而一遇见孔令辉就哑火——他一抬手发球孔令辉就能做出比较准确的预判,这怎么打?刘国梁一个直拍快攻如果发球被破了,拖到后面打阵地战、打相持,怎么可能赢横拍两面反胶的孔令辉呢!
此外,队内循环赛对相持型选手也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比赛场次非常多且紧密,比如今年直通赛光第二阶段就打了132场球,人均11场,4天便打完。除了平时就擅长打相持、对拉的运动员外,一般人真吃不消,而樊振东、梁靖崑、陈梦、孙颖莎便是属于这类型的运动员。
正是因为队内选拔赛具有许多与国际比赛、世界大赛不同的特点和规律,所以乒乓球圈时常会讨论这么一个话题:用这种方式选拔大赛名额是否能起到最佳效果?从公平性上讲的话,全部参赛名额由选拔赛诞生肯定是最没异议的,谁赢了就谁上,多么简单朴素的道理!
但在现实中,国际比赛和世界大赛对运动员的经验和心理素质考验非常大,绝不仅仅是技术与体力的比拼。尤其是曾经成绩显赫的名将、老将,他们在关键大赛中常能有出人意料的惊艳表现,比如老瓦等人,而年轻小将却容易稀里糊涂输球,一身本领还没来得及施展就败了。
所以近年来国乒都是采用的双选拔机制,一方面以直通赛确定部分参赛选手,一方面保留教练组机动名额,主要参考运动员的过往成绩、外战表现以及近期状态等来做决定,这也是目前日本等乒乓强队的选拔原则之一。
理性分析的话,双选拔机制确实能兼顾各方面的考虑,本是很不错的,只是机动名额毕竟掺杂了太多主观上的判断,这就十分考验教练组本身的眼力了:中国队的人才这么多,凭什么刷掉这个而保留另一个呢?怎么选,都有利有弊,那自然也免不了让球迷们发出质疑的声音了。
目前直通赛才刚打完,国乒还有多个名额尚未诞生,我们也暂时无法预测谁将最终拿到世乒赛的参赛门票。今年外战的压力是相对比较大的,希望教练组能仔细比较每个运动员的优缺点,做出最好的判断,组建出最合理的出征团队,继续在世乒赛上斩金夺冠、为国争光!
各位看好谁上榜今年世乒赛的参赛名单?欢迎留言一起参与讨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辩证看待国乒队内选拔赛:能客观检验技术实力,但与外战也有不同 http://c.mxgxt.com/news/view/1006901
相关内容
辩证看待国乒队内选拔赛:能客观检验技术实力,但与外战也有不同国乒少年集训队选拔赛:未来乒乓球明星的摇篮
国乒选拔策略与明星培养
男、女乒乓球选手实力差距这么大?从国乒“性别大战”看乒乓历史
孙铭徽实力超群却屡拒国家队门外:教练选拔背后的谜题
国乒第三次创业=让金牌+娱乐化 内外挑战验改革
王楠8岁女儿,在北京国少选拔赛夺冠,有望进入国家少年队
我来告诉你乒超联赛为什么会有退役的、外协的
国乒第三次创业=让金牌+娱乐化 内外挑战考验改革心
争议!该如何看待国乒队内谈恋爱?其实19年前就已经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