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追捧运动员,不如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发布时间:2025-05-06 14:34

一味地追捧运动员,不如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2021年09月16日 07:18   来源:红网   

  9月13日,中国乒乓球名将樊振东由广州白云机场出发前往陕西,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的比赛。不过,现场球迷过于“热烈”的围堵给樊振东的出行和机场的秩序带来了影响。针对这次事件,樊振东劝告粉丝,称自己并不喜欢赛场外的追逐,呼吁粉丝给运动员保留个人空间。

  自东京奥运会结束后,樊振东凭借出色的运动技能和个人魅力被更多人看见,也让乒乓球获得更大关注,这是一件好事。球迷们对于樊振东的喜爱本身是十分正常、无从指责的。事实上,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体育明星、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竞技体育也是我国一直提倡的理念。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在谈体育改革时提到,我国的体育改革需要走出“圈子”,打造体育明星,从而吸引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投入到这项体育运动中。早前,前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乒协主席蔡振华也针对乒乓球的个性发展提出了“第三次创业”的任务:通过著名乒乓球员的带动,使乒乓球在国内和国际上更进一步地推广。

  所以,近年来,尤其是东京奥运会后,我们看到了许多的体育明星。他们会拍摄短视频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训练状况、会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甚至会用直播的方式和粉丝直接交流。但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我们也必须要思考,更要提高警惕:运动员本身不是娱乐的工具,明星运动员背后承载着更多的力量。

  运动员吸引粉丝的,应是他们的高超体育技能和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无论是马龙超级全满贯的战绩和不断战胜伤病的毅力,还是苏炳添“亚洲飞人”的头衔和持续挑战极限的信念,他们的名字背后承载着更多的意义。我们应该从运动员身上更多地获得一些正能量。反观一些粉丝过于关注运动员外貌,甚至是用“嗑cp”的心态看待运动员,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打造明星运动员的目的不在于给人们造就茶余饭后的谈资,更不是为了召集所谓的“饭圈”全方面入侵运动员的生活。明星运动员的出现是为了推广这项运动,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去,进而带动产业的发展。比起对运动员的一味无意义地追捧,切实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显然更为重要。

  当前,全民健身的浪潮席卷全国,全运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明星运动员的出现,在为体育产业带来益处的同时,自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我们应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正确对待明星运动员,使得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一味地追捧运动员,不如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 http://c.mxgxt.com/news/view/1012282

相关内容

《从偶像到运动员:探讨女生追明星与男生追体育明星的心理动机》
如何养育出中国新一代明星运动员?
体育明星的定义包括运动员吗?探索体育明星与运动员的关系
请尊重运动员!体育圈“追星”也不能窥探隐私|新体谈
报名参加了一场晚会,没想到嘉宾阵容如此豪华?中国体育运动员
运动员为何不得参加社会活动?
体育:赛事停摆,运动不息
媒体:樊振东呼吁球迷理智追星,运动员应如何与粉丝共处?
体育明星和体育普通运动员的区别?
高区教体中心启动棒垒球运动员选拔,培养未来体育明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