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2010
《学猫叫》再火,它也带不火演唱者。
文章来源:道略音乐产业
作者 | Echo
随着2020年的到来,华语乐坛已经走过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通过回顾这10年间我们记住的音乐人,我们可以看看这十年来我们的音乐行业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网络歌手类:许嵩之后,再无来人
自2004年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后,到2010年许嵩发布《素颜》红遍大江南北,网络歌曲已经走过六年,那之后许嵩、徐良、汪苏泷开始成为QQ音乐三巨头,网络歌曲迎来它的巅峰也是尾声。后来偶尔也出几个很红的网络歌曲,比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回音哥的《天后》……但是提起2010年后的网络歌手,许嵩无疑是我们记忆最深刻的那一个。
从《玫瑰花的葬礼》、《灰色头像》到《素颜》,对于90后来说许嵩是一个特殊的名字,他的每一首歌都是温柔的存在,青春的记忆。在那个智能机很少的夏天,很多小学生,初中生或者高中生,在mp3播放器里,下载的都是他的音乐。即使在网络歌手的时代过去很久之后,2019年许嵩的巡回演唱会门票场场都在预售开启后秒速售罄,北京站1秒售空。
对于网络歌手来说,一首“神曲”通常只是昙花一现,但许嵩却从未停止创作。10年发7张原创专辑,2016年发布的《雅俗共赏》在次年获得东方风云榜音乐盛典“最佳唱作人”和“十大金曲”。许嵩的歌唱生涯几乎伴随着“网络歌手”这一标签的流变,他未被它压制,但也绝想能摆脱它,于是这首《雅俗共赏》也是他对当代网络歌手陷入的争议的回应。
转眼到2010年代的尾声,我们虽然依旧拥有很多传唱度很高的网络歌曲,但他们大都由抖音神曲组成。抖音歌曲的走红在于其作品本身的再生产性,即它在流通与再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娱乐与趣味性,这类作品的流行实际上就是罗兰巴尔特说的“作者已死”的时代的来临,于是《学猫叫》再火,它也带不火演唱者。
独立音乐类:民谣之后,还有摇滚
2004年之后的网络歌曲是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红利市场,于是千篇一律的歌曲不停地被制造出来,歌手们屡试不爽地唱着校园爱情,“网络歌手”这个标签上面被加固了一层又一层标签,其作茧自缚的手法让“网络歌手”这个词本身已经沉重得无法前行。同时80年代便进入大陆的独立音乐即将完成它的第一轮蛰伏期。
90年代红极一时的独立音乐在21世纪初期骤然退出大众视野,很大一个原因是内地流行音乐和港台流行音乐的共同冲击。于是当包括网络歌曲在内的一系列流行歌曲都逐渐内耗之时,适合独立音乐发展的livehouse传播趋于成熟,大陆的独立厂牌也逐渐多起来。比如2014年凭借《南山南》走红的马頔所组建的麻油叶就是最年轻的独立音乐厂牌。其厂牌成员包括尧十三、宋冬野、陈粒都是“民谣第二春”的代表人物。
新时代年轻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是“独立音乐”这一符号得以流通的时代语境,因为独立音乐不仅是一种运营模式,更是一种偏执于个人化的音乐精神。在受够文化工业产品的千篇一律后,年轻人希望寻求一种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对音乐的最终期待在于完成一场关于自我的指涉。蛰伏期的独立音乐作品既有沉淀的意蕴,又有先锋的表达,恰好契合了这一时期的听众心理。
2013年宋冬野发行专辑《安和桥北》,《董小姐》只凭一句“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就击中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思。这张专辑无疑是内地民谣这十年间影响力最为广大深远的作品,简约厚重,朴实浪漫,生动的北方气息渗透进了整个华语乐坛之中。专辑里的歌后来反反复复地被各大歌手翻唱,开启了民谣在流行音乐市场中昙花一现的时期。
2014年马頔发表单曲《南山南》红极一时,次年《南山南》获得年度民谣单曲,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念。同年,陈粒演唱的歌曲《奇妙能力歌》入围“第四届阿比鹿音乐奖”年度民谣单曲,次年凭借歌曲《易燃易爆炸》获得“网易原创榜”第78期榜单冠军,迅速走红。
2015年,已经做音乐将近十年的李志凭借专辑《1701》入围“第四届阿比鹿音乐奖”年度民谣专辑;同年推出个人原创单曲《这个世界会好吗》;举行“看见”全国巡回演唱会时,开年的第一场跨年演出4300张票2分钟卖光,5月到6月,他在全国举办的6场巡演总体上座率达80%,深圳等站都是2分钟门票即全部售罄。
在流行民谣逐渐走向小清新时,李志无疑是民谣歌手中最具独立精神的一位,他的那一首《这个世界会好吗》至今仍被许多人用以质问这个时代:“妈妈,这种失落会持久吗,这个世界会好吗?”很多人觉得,听李志其实就是一种颓废生活中无处安放的躁动,少量的社会反思和对错,部分歌曲政治敏感或带有愤怒的脏话,大部分歌曲都有明显的个人色彩。
那个时期,以往“文艺青年专属”的小众音乐类型——民谣,一时间跻身主流音乐市场。自带叙事功能、人文情怀,兼具思辨魅力的民谣在一众烂俗的网络歌曲中脱颖而出,就像“网络歌手”到“独立音乐人”的词义蜕变,几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选择。于是整个21世纪10年代后半期的音乐市场矛头一转,“网络歌手”渐渐从舆论场退出,转而“独立音乐人”进入媒介场。
然而民谣的流行也伴随着亚文化被市场收编的过程,当旋律简单、歌词文艺的民谣被大量复制时,它的流行其实并无法标志独立音乐的流行,它的昙花一现也并不代表独立音乐的昙花一现。
如果要追溯到2010年的独立音乐,最火的应该是万能青年旅店在2010年发行的首张同名专辑《万能青年旅店》。虽然那是万青发行的唯一一张专辑,但这张专辑被很多爱好摇滚的人听了十年。歌曲中批判的生命力,歌词上跨时间性的哲学思考,土法炼钢似地迸发出摇滚的生命力。
对于2010年的华语摇滚乐坛来说,万能青年旅店既是一支老将也是一名新军,它成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却在2010年年底才发表第一部专辑,专辑首发专场演出后人气一路飙升,并凭借该专辑获得第11届音乐风云榜最佳摇滚新人、最佳摇滚专辑及最佳摇滚歌曲奖。
也正是因为这群人独特的时代经历,其中最为有名的《杀死那个石家庄人》描述了北方重工业城市在经历过了时代变迁,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的变轨所经历的阵痛,那些被遗忘的群体的失落。
而大众对于这种一向标榜独立和批判精神的摇滚乐的接受,一方面反映的是摇滚乐在这一时期已经从激进的愤怒转为平和的自我解读,有一种大浪淘沙之后的风云流散之感;一方面它也标志着“独立”已经成为音乐的一种时尚标签,“独立音乐”开始乘着时间飞船杀进疲态毕现的华语乐坛。
2016年草东没有派对发行首张专辑《丑奴儿》,代表年轻一代的呐喊与反叛,在两岸三地获得广泛共鸣的摇滚新声,上个十年标志性的新乐团之声。2019年《乐队的夏天》开播,独立摇滚走进大众视野,新裤子乐队、痛仰乐队和刺猬乐队成功出圈。
在民谣昙花一现之后,摇滚开始探出尾巴,独立音乐究竟会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得而知。只是一切关于独立音乐流行与否、独立与否的争论都还在证明着它仍活跃在媒介场中。
OST类:青春永不过时
不论是网络歌曲还是独立音乐,它们都是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而形成的一种自下而上的文艺风尚,而发源于主流媒体的歌曲中,爱情题材一直都是主要市场。所以在独立音乐逐渐取代网络歌曲时,小清新类型的校园爱情歌曲并没有失去它的市场,反而有一些歌手乘着青春电影的东风火了一把。
2011年,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爆红,随之掀起了电影市场中的青春片风潮。胡夏干净清澈的声音,淡淡的唱腔,对歌曲的拿捏恰如其分,听来如一帧帧电影画面在脑中掠过,唤起听众悸动的青春。同时这首歌也打开了OST类作品的音乐市场。
2015年,田馥甄《小幸运》随《我的少女时代》走红,《那些年》之后的又一首青春电影爆款,田馥甄的演唱赋予了这首歌令人印象深刻的清新与气质,在油管已经突破1.8亿次观看。这是田馥甄自SHE单飞后获得最多关注的一次。一直到2019年,52岁的伍佰仍可以凭借《台剧》主题曲《last dance》再次进入年轻人的视野。
也不光是青春片,影视剧其实一直都是带红歌手的利器。2016年上映的电影《大鱼海棠》将周深这个拥有着独特嗓音的男孩儿带到我们面前。他的中性嗓音一方面没有女生的音色那么单薄,也没有男生的音色那么粗犷,柔而不娇、坚而不涩、厚而不刚。一首《大鱼》,浅吟低唱,宛转悠扬,特别是中间的双重吟唱,将人一下子就带进了那个遥远的海底。
除了《大鱼》之外,周深还演唱了很多影视剧和电影的OST,今年年初很红的《锦衣之下》还有《三千鸦杀》就是周深演唱的主题曲,但是真正让周深出圈的应该还是《歌手·当打之年》这个舞台。
综艺类:多少次综艺打磨才有一个“梁博”
音乐综艺一向都是歌手走红的最佳途径,长时段的舞台表演对观众进行的耳濡目染、充满冲突的竞技环节有利于舆论造势、音乐人从幕后到前台的情境交融使其形象更深入人心。
2005年后层出不穷的“超女”式电视选秀,加速了内地流行音乐“平民化”的趋势,歌手群体也呈现出一种浮躁风。随着2012年《中国好声音》开播,随后《我是歌手》和《中国好歌曲》这类音乐竞技类节目也相继播出,音乐综艺节目开始出现巨大转变,对音乐和演唱有了一种回归经典式的质量要求。其间涌现了很多实力歌手,如邓紫棋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凭借一首《泡沫》走红,并通过这档综艺成为了新生代女歌手,如今的流行女歌手天后。
而华晨宇作为2013年最后一期“快男”的总冠军出道,却在2020年拿下《歌手·当打之年》的歌王。在两种综艺风格的夹缝处诞生的他,在电视台造星时代末期出道,在互联网的推手下走红,占据了两种节目迥然相异的核心受众的流量,特殊的出道时期与成名方式注定了他如今所受的重重争议,即“与流量比实力,与实力比流量”。
而随着《中国好声音》和《歌手》播出期数的增多,观众对于这类竞技类音乐节目也开始进入审美疲劳,之后被记住的音乐人也就寥寥无几。于是类似《中国有嘻哈》、《乐队的夏天》这种垂直类音乐节目吸引了观众目光,这一时期的节目开始深入挖掘某一圈层的音乐,而有圈层的深耕就有圈层的冲突,《我是唱作人》这类原创类音乐节目就将各个圈层的歌手聚集在一起比赛,一时间也引起巨大关注。
2019年《我是唱作人》的播出再度点燃梁博和曾轶可这类音综节目的回锅肉选手的热度,通过展现歌手的能力使被流量淹没的创作型歌手再度走红。2012年就拿下《中国好声音》冠军的梁博,在2017年的《歌手》舞台上的一首《男孩》令人惊艳,2019年他走上《我是唱作人》的舞台,经过多次综艺打磨和多年的作品沉淀后,舞台上的他凭借稳健的台风和极具感染力的演唱被称为“行走的荷尔蒙”,台下的“难聊”与“冷幽默”使他一度成为当时的热议焦点。
唱作
而2009年《快乐女声》选秀出道的曾轶可,自比赛期间就充满争议,备受诟病的绵羊音和睡眼惺忪的舞台形象,“拜曾哥”成为当年的网络热词,质疑、嘲讽和谩骂轮番上阵。而在接下来的9年时间里,曾轶可先后创作出版了5张专辑,音乐性和制作质量逐步上升。于是10年后走上唱作人舞台上的她,虽然仍旧是那个嗓子感觉被压住了的“绵羊音”,却让观众见识到了那个单薄的喉管实际是一个大大的收容所,既收留孩子的悲伤也接纳疯子的寓言。
任何一个在她歌里找到共鸣的人都无法拒绝她的感性力量,前卫的编曲、巧妙的作词,每一次都是灵气四溢的现场,曾轶可用她过人的创作才华击碎10年前的无数流言,如她在唱作人第二期《流言》中唱道:“虚假的流言/真实的利剑/摧毁我灵魂之前/刺伤我身体之前/至少要看清我的脸”。
与此同时,新一轮的选秀热潮也已经来临,自2018年《创造101》以重新定义中国女团的姿态横空出世,到如今《创造营2020》揭开面纱,以欲打造更能体现新世代精神风貌的男团女团为初心,两年间,“创系列”接连在文娱市场及全民范围内掀起阵阵浪潮。不过与当年的“超女式”选秀而言,即使是成功出道的团成员也不再被冠以“歌手”之称,他们在大众认知中也与“音乐人”相去甚远。
网址:华语乐坛2010 http://c.mxgxt.com/news/view/1017800
相关内容
当今华语乐坛天王是谁?张国荣:华语乐坛与影坛的传奇巨星
甄妮:华语乐坛的璀璨明星
华语乐坛很深的音乐人
华语乐坛的天王、天后、天团!
五月天:华语乐坛的传奇乐团
华语乐坛流行乐天王
华语乐坛天王巨星
华语流行乐坛十大至尊歌手!
华语乐坛三大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