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礼物”重在心意
发布时间:2025-05-06 22:10
“互换礼物”重在心意
2019年01月03日 07:15 来源:广州日报
据媒体报道,近段时间以来,幼儿园及中小学流行“互换礼物”。很多老师都会特别提示,礼轻情意重,别买贵重礼物。但也有家长害怕礼物“拿不出手”,依然在买礼物上花费不少。
交换礼物,是促进孩子乐于分享、相互关心的好办法。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幼儿园,交换礼物是礼重还是情重,这道选择题的答案相信不会有人有异议。心意是第一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我相信,绝大多数送礼者,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把礼物的意义摆在第一位,而绝不会刻意追求高价的礼品。但一些家长之所以感到迷茫,就因为信息不对称,让家长产生“送贵了总比送便宜了好”的心态。只要一两个家长买了比较贵重的礼物,很容易引来其他家长或主动或被动的跟风,礼物整体的价格就上去了。
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很简单。在家长方面,不妨多些淡定。礼轻情意重,只要自己认为心意到了,大可以不去跟别人比较。但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老师明确规定礼物价格不允许超过一定限额,比如五十元、一百元等,或者干脆规定统一互送贺年卡等。只要老师明确了这一点,便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家长也可以把心思全部放在礼物的意义上,而不必纠结自己是不是“送便宜了”。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经评论| 中经天天评| 网言众议| 经点热评| 理论前沿| 声音| 经济学人| 经济眼| 观察家| 专题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网址:“互换礼物”重在心意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0484
相关内容
明星互赠礼物的“抠门”与“心意”众多明星在礼物互换环节展现了各自独特的送礼技巧
明星交换礼物的背后:一份真挚的心意,一段温暖的友情
微博之夜大爆料:明星互换礼物的背后真相,张颂文竟收到廉价之物
张颂文:多损呀,这礼物交换可真扎心
KPOP粉丝礼物:心意更重
二人表面装作不在意,却心照不宣地互送情侣款礼物
和哈登互换礼物,年轻球员的梦想之旅似乎触手可及
相互交换生日礼物 吴克群王心凌关系匪浅?
微博之夜明星礼物互动:寓意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