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上方“中国会计报”蓝色小字,可订阅本微信。
、
国庆档紧随暑期热度,上映众多畅销影片,票房表现喜人。数据显示,国庆档电影票房为27.34亿元,观影人次为6510万,总场次超352万场,在上映的12部影片中国产影片票房占95.78%。
在这股热潮下,影视公司争相对资源和市场份额展开角逐。光鲜背后,从巨额预算的精打细算到明星片酬的核算,审计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为整个影视行业的竞争和运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审慎对待获取的审计证据以提高审计质量。”安永科技、媒体与电信(TMT)行业审计服务合伙人李康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防范票房舞弊风险
在影视行业中,票房和收视率通常是衡量内容受欢迎程度的关键指标,也是反映观众需求和市场趋势的风向标。而如何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审计人员从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票房审计为例,李康认为电影票房审计未脱离审计的根本,首先应有效识别出重大错报风险,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电影票房舞弊可能的路径,并针对各种舞弊路径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
由于电影产业价值链涉及制作方、发行方和放映方的合作,在考虑票房舞弊时,李康认为,审计人员除了考虑各参与方独立进行票房舞弊外,还应考虑多方合谋共同进行票房舞弊的可能性。审计人员需要分别从制作方、发行方和放映方各自的舞弊动机和可能的舞弊路径出发,以了解不同参与方的相关流程及流程中涉及到IT系统。同时,引入IT审计测试很重要,可以用于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以应对各方可能存在的票房舞弊风险。
在李康看来,放映方是所有票房舞弊可能性相对较高的一条路径。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各影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在排片、观众买票、统计票房、财务入账4个节点都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以避免欺诈行为。审计人员需要对产生、统计及汇总票房数据的IT系统进行审计,以测试IT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有效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他表示,在执行审计程序时,可以引入数据分析团队,对全国各地影院售票行为的趋势变动进行详尽分析,以发现异常趋势,最终确定风险及问题所在。此外,审计人员应根据影院的售票价格、排片场次、上座率估算票房收入,并与账面收入对比,以确定是否存在重大差异。
对于制作方和发行方的票房舞弊风险,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制作成本和分账等费用的比例,来倒算出达到投资成本回报所需的票房金额,并将其与实际票房收入进行对比。李康提醒审计人员要关注合谋行为,即制作方、发行方与放映方之间的合谋可能,这需要审计人员深入识别各方的关联关系,是否通过制作成本注水或虚假的发行费用对票房收入造假,实现虚假交易的“业务闭环”。
关键审计风险与挑战
实际上,票房审计只是影视行业审计的冰山一角,整个行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给审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中国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指出,从影视作品的创意构思到最终的上映,这一漫长过程涉及多重风险和变数,例如外部监管政策、市场激烈竞争、观众观影需求和口味的转变。这不仅会对影视行业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也会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提出考验。
具体来看,李康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影视行业的主要审计风险。
一是影视剧的制作成本庞大而繁杂,一般包括影视剧制作成本(如剧本成本、特效、后期、录音、配乐、服化道)、人力资源成本(演职人员的劳务成本及住宿餐饮支出)、拍摄场地及设备的租金成本等。核算方法也会因投资方式、摄制方式不同而有所不同,这可能产生已发生的成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认定的风险。
二是影视行业的存货与其他行业不同,主要为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影视作品以及剧本。实务中多采用“计划收入比例法”,这需要审计人员合理估计该作品未来的预计收入总额,并相应确定成本结转比例。然而,考虑到未来收入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成本结转比例的确定涉及重大主观判断。同时,影视剧作品受行业监管政策、市场竞争、作品本身质量、观众口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收入实现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会影响到相关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估计。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三是影视行业的收入构成多样化,包含版权分销、发行、电影票房分账、艺人经纪以及各种衍生收入等。不同的收入类型有着不同的确认方法和时点,涉及的合同条款也多种多样。这些都可能增加审计人员核查收入核算恰当性及相关交易真实性的难度。
四是由于影视作品的周期较长,在上映时才能取得收入,且其最终收款时间跨度较大,因此,应收账款的回收周期相对其他行业较长,存在较高的坏账损失风险。在确定坏账损失率时,会涉及主观和复杂的会计估计,使得审计难度增大。
五是影视行业上下游产业公司间关联关系错综复杂,审计人员需要关注关联方交易是否公允,是否存在通过关联方交易调节业绩表现的情况,以及交易本身是否有商业实质。
把握机遇积极应对
为了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审计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影视行业的发展变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的变化,根据审计准则及最新的执业指引,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有效识别出重大错报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李康表示,审计人员首先应深入了解影视公司的制作成本归集流程,评估其内部控制是否足够有效以确保成本归集的完整和准确。再对制作成本总额和成本构成进行合理性分析,包括分析演员阵容对应的人员薪资是否合理、与同类型剧目横向比较等,并通过银行流水与发票的核对等手段进一步获得相关证据来验证采购的真实性。
其次,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对于成本结转比例和可变现净值预估所采用的重要假设,并获取证据以支持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同时,审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公司的实际业务模式、会计准则、同行业其他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等,评估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密切关注影视作品的制作周期、上映时间、阵容变化等可能影响影视作品收入变现能力的减值迹象。
再其次,审计人员应仔细分析企业财务报表中重大科目的变动原因,以确保这些变动合理。如各项成本费用与收入变动趋势是否一致,应收、应付账款周转率是否有重大变动,收入规模与利润水平是否不匹配。审计人员还应结合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财务指标和运营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该企业的财务表现是否处于合理范围。
审计人员应将收入作为审计的重点,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活动本质,并获取不同类型收入的相关合同,判断合同条款对于收入确认方法和确认时点的影响。对应收账款进行合理性分析,结合收入情况查看其周转率是否符合预期,以确保计提了充分的预期信用损失,再持续追踪期后收款情况以评估是否存在坏账损失计提不足的情况。
最后,审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关联方交易,包括交易背景、交易方资金来源等信息。应穿透核查交易款项的真实去向,判断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此外,审计人员还需要对比企业近期的同类影视剧作品价格及同比变动,以确保交易的公允性。
投资分析师付学军认为,未来可以考虑使用新技术来提高影视行业的审计效率。例如,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处理复杂的票房数据,提取关键指标并进行数据异常检测,以帮助审计师更精确、高效地核实相关数据。还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票房数据的安全性和真实性,减少舞弊和不诚信行为。
来源:《中国会计报》10月20日16版
编辑:高歌
更多内容详见“中国会计报APP”!
中国会计报APP下载方式:
2.苹果系统在AppStore搜索“中国会计报”下载
会计人都在看
2023年度“数豆中国”评选开始
第一!会计审计类报刊微信影响力排名,中国会计报位列第一!
当会计遇上冬奥!这些精彩不容错过→
“上海家化杯”2021中国十大财会新闻评选结果揭晓
2022年度“数豆中国” 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财会2022大事记
@会计人,这个好消息忍不住要和您分享~中国会计报又获奖了!
会议费变了!这些红线千万别碰!
7月30日申请截止!每人8000元,拿到证书就给!
多地公积金政策调整!下半年实施!
请订阅《中国会计报》:会计人的良师益友 财会界的温馨家园
------------------------------------
独享,不如众享
凡注明“来源:XXX(非中国会计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由于本公众号无法鉴别所有转载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著作权人发现本公众号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及时电话通知我们,本公众号将及时处理。
分享方式:搜索中国会计报或“Accounting-News”添加。
投稿、订报及合作:010-63812684、[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可下载中国会计报APP。
想看中国会计报很简单,可随时到当地邮局订阅哦!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0271,邮发代号:1-358
觉得不错,请点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