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竞和她的《立场》,一档小众对话节目的高分养成

发布时间:2025-05-07 03:11

还原嘉宾在社会角色之外作为“人”的本质,挖掘出在人性层面上的更多可能,在“速食”成为主流的视听传播时代里,《立场》因与现下很多访谈节目所不同的冷静、客观、不浮躁,收获了大量的拥趸。

文 | 夕姐

“在这个许多人急于评判的时代,选择深谈、倾听,也是一种立场。”这是深度访谈节目《立场》在开篇部分就提出的自我主张。深谈与倾听,的确是这档访谈节目从整体气质上给人的一个最大的观感。

还原嘉宾在社会角色之外作为“人”的本质,撕掉名利场所带来的种种标签,挖掘出在人性层面上的更多可能,正是《立场》想要做并且一直试图在做的一件事情。

得益于节目自身立场的选择,《立场》呈现出的是一种与现下很多访谈节目都不同的面相,冷静、客观、不浮躁,在“速食”成为主流的视听传播时代里,节目也因这种不一样而收获了大量的拥趸,在豆瓣平台上以8.1的高分彰显着自己追求品质和思想的正确性。

真实,恐怕是《立场》所带给观众最具魅力的一种品质,尽管在这个时代里很多节目都曾经或正在标榜真实,但如《立场》一样能够用最真实的提问与对话去对焦点人物展开剖析且成功的,却着实并不多见。

而这种撕掉伪装、向真实无限靠近的破与立,反而让节目在互联网时代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种生存路径。

撕掉标签、还原个体社会角色

用真实打造“立场”

作为一档人物访谈节目,选择每个嘉宾的动机当然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以明星为主要邀请嘉宾的时候,他们身上所背负的话题和关注度,似乎会天然成为一种被关注的素材。

《立场》并不回避这些人物身上的关注点甚至是争议点,很多时候也会向着这些问题直白开问,但很明显的是,所谓新闻人物身上的八卦要点和明星人物身上的流量效应,其实并不构成《立场》在嘉宾选择时的主要标准。

实际上在《立场》中,鲜少能够看到当红流量或者带着宣传任务的明星的身影,明星也好、名人也罢,焦点并不在于人气,而是他们身上所附着的作为“人”本身所具有的深度和多样性。

因此嘉宾在《立场》中,往往呈现出了与在其他公开采访里迥然不同的状态,他们更愿意去倾诉和表达,甚至与主持人一起去不断发现和找寻自己。

演员黄晓明身上就被贴上了很多的标签,演技差、作品差这样的评价曾一度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当汹涌的恶评在一个时期里集中扑来的时候,他也曾经历过一段不为人知却异常痛苦的彷徨与挣扎,不断地自我找寻和开解,就成为生命历程一个阶段当中的主要命题。

主持人易立竞与黄晓明谈到了这一段历程,并且一起用三小时静默体验的方式,来暂时逃离世俗,对自己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追问。对话发生在这样内向型的思考和追问过后,也就带上了一种格外真诚的色彩。

《立场》中,没有被增改过的提纲式套路化的问题,对话本身也不聚焦在浅层的新闻话题层面,而是帮助嘉宾撕掉标签,从一个活生生的社会角色的视角入手,去探究出更多有关人性的发问和追索。

真实,便是来自于这样的逻辑起点之中。

“在我看来,新闻都是过眼云烟,人性才是永恒。”这是制片人兼主持人易立竞向来的主张,被选择的访谈对象即使在当时有热度,也不可以缺少态度,要做到有种、有料、有趣必占其一。

实际上,如果将人物还原到真实的社会角色的时候,态度自然会在各个层面中流露出来,即使做人周到圆满如黄晓明,也依旧能够从节目中感受到他的成长路径和价值选择,实为一个最真实的黄晓明。

脱去技巧、硬核发问

易立竞记者型主持与节目的风格化

每个对话节目的气质都与他的主持人密不可分,无疑,易立竞是《立场》这档节目风格化形成的关键人物。而她的风格也是足够鲜明的,文字记者出身,冷峻、直接,是她最大的特质所在。

硬核发问已经成为了她作为主持人的一个标签,易立竞这几年面对各种公众人物所进行的直白提问,被剪辑成了片段在B站被广泛传播。

她直接向李小璐发问为什么大家对你的评价是矫情、假,也让郭敬明在面临抄袭话题的时候显示出少见的无所适从,她问杨幂有没有想过退出娱乐圈,也让孙红雷在面对自己近几年的作品质量不是很高的发问时表示认同。

易立竞的发问并不带有攻击性质,她冷静平稳的言语让观众相信,也让嘉宾明白,这些问题虽然犀利但不刻薄,本就应该是去真实面对的,无法也无需被回避。

所以在节目中可以看到,嘉宾们在面对所谓犀利发问的时候,大部分时候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正面回应或者陷入思考。

因此观众看到的是,走近韩红公益事业的易立竞,实行的不是对善举的常规吹捧,她甚至直指韩红找TFBOYS一起做公益是不是为了流量。

面对易立竞抛出的直线球,韩红也非常坦诚,除了夸赞三个小孩都是好小孩,还直言有一部分原因是借助他们的流量可以产生宣传效用,为青少年树立榜样。

而关于做公益消耗资金的问题,韩红的回答也很畅快——不认识能投钱的大亨,要是真没钱了就自己掏钱,能做多大就做多大,大不了带人上长城去捡垃圾。

于是,观众很容易在易立竞的提问里重新认识了一个褪去光环之后的、有着纯真内心的韩红。

冒犯式发问却又让对方放下防备甚至推心置腹,易立竞的作风与通常意义上的主持人太不一样了。

而在节目中,记者的身份是与主持人的身份同样重要地被打在字幕之上的,本质上来讲,立竞永远保有的是一种记者的立场和姿态,传统主持人身上所有的提问和表达技巧,在这里被打破重组,变成了独属于记者易立竞的风格,也自然演化成为了节目的风格。

硬核发问的背后,是记者易立竞大量的准备工作,对一个人做透彻的了解,才能在对谈中处于平等对话的状态,这也是易立竞在对谈中往往表现从容和冷峻果敢的原因。

不聚焦于“八卦”,而是将带有社会性的议题纳入进来,直击被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同时让观众产生思考,这是《立场》与很多节目的最大区隔,无所谓高低优劣,但这的确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化生存。

打破传统对话节目的时空配置

找到互联网时代的共鸣基点

作为一档对话节目,《立场》却并没有选择在演播室或者封闭的单一场景中完成对谈,实际上,节目每一次的对话场景都有独到的考量,经过了节目组精心的挑选与安排。

对话场的搭建当然能够对对话本身产生质的影响,演播室内脱离生活式的镁光灯之下,或许的确无法达到节目所需要的更多直击人性和人心的能力。

因此选择与对话主体的状态或者经历相契合的场景就成为节目的一种选择,如与周笔畅的对话就是演出舞台的观众席上,与俞灏明的对话就发生在死亡体验实验的场馆里,而与韩红的对话场景则像极了两个老朋友叙旧喝茶的场景,充满随意和生活气息。

实际上,传统访谈节目的时空配置一直在被《立场》打破,而从表达手法上来说,节目组还将纪录片的打造模式融入到这档访谈节目中来,甚至很多带有实验属性的体验也会被纳入进来,如主持人与俞灏明一起经历的死亡体验,和黄晓明一起进行的三小时静默体验。

让人物从自己的身份中抽离出来,更好地回归一个社会人的视角,在放松的状态下,达成的真实的自我审视与自我表达,让《立场》中的谈话并不浮于表面,而是更加内涵与深度。

作为爱奇艺新文化类节目的代表作之一,《立场》不仅非常贴合平台的价值创新取向,同时也是极具互联网属性的,尽管它清冷的外表似乎与喧嚣的互联网环境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精神层面上的共鸣恰恰是至关重要的。

《立场》做到了这一点,通过将名人还原到社会人的角色,挖掘人性的多样和复杂,通过个体人生的经历和思考,让互联网时代的视听消费者们能够明白也乐于去完成这样的共振,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精神消费,也是《立场》作为一档谈话节目的高分养成之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易立竞和她的《立场》,一档小众对话节目的高分养成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5334

相关内容

访谈节目《立场》收官 易立竞“冒犯式”采访获赞
“杀疯了”的易立竞:犀利是她唯一的武器吗?
《偶像练习生》一档中国首档偶像竞演养成类真人秀节目。
《易见》第1期:易立竞专访姚晨
立场
让伊能静显“真身”的主持人易立竞,到底是什么来头!
“狠人”易立竞的魔鬼采访,到底撕下了多少明星的“遮羞布”?
一个被全网骂“窒息”的女人,易立竞也怕张婉婷?
访谈节目《立场》:明星大腕来了,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花椒新添百档自制直播节目 分分钟碾压竞争对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