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扒皮:蔡徐坤们究竟有多少粉丝
鹿晗,吴亦凡,蔡徐坤,迪丽热巴,宋茜,杨超越……
这些偶像们经常霸占热搜,在微博上也是一呼百应,更有人跨界三栖,喜欢唱跳rap和篮球。这些流量爱豆有多少真实粉丝?他们的号召力究竟有多大呢?
在小V一番精致分析之后,发现这些偶像们,最多也就是十来万粉丝,其中肯花钱的也就一两万人。
1、上海堡垒票房扑街
前段时间,鹿晗主演的《上海堡垒》上线后,负面口碑迅速发酵。
恶评如潮之下,每日票房迅速下降。首日票房7422万,第二日就降到了1861万,第三天399万,猫眼预测票房1.2亿。
鹿晗关晓彤公布恋情的那天,2017年10月8日,微博宕机,江南嘚瑟,不知道有没有人能预料这个结果。
面对《上海堡垒》的口碑与票房双扑。一时间,鹿晗又一次成为了焦点。只是这次网友们讨论的是,鹿晗微博上的6000万粉丝去哪里了。每个人贡献30块钱的电影票,票房都有18亿了。
类似的讨论,在一年前也有过。《欧洲攻略》,累计票房1.53亿。主演是实力派影星梁朝伟,以及咱们拥有“大碗流量”的吴亦凡。
“粉丝电影”一扑再扑,在咱们爱豆微博下互动的热火朝天的那群粉丝去哪了?
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精神,我们试着估算一下,这些流量偶像们究竟有多少粉丝?这些粉丝真正的购买能力又能有多少?
2、“粉你可以,付钱没门儿”
粉丝是一个大群体。可以分很多类,但小V觉得最重要的标准是肯不肯为爱豆花钱。
路人粉,关注偶像的动态,也会买专辑或者去演唱会,但是不狂热。路人粉一般不会领粉籍(对外宣称是某某粉丝),也不会安利,不插手粉圈,更不参与撕逼。默默看物料,偶尔花钱支持。
白嫖粉,对外天天喊着我爱小哥哥小姐姐,微博豆瓣上非常活跃,可能还到处撕逼,但是不很花钱,或者花的很少。
粉丝组织内,认为肯为偶像花钱,是职业素养。
所以不肯花钱的粉丝,被蔑称为“白嫖粉”。
所有的粉丝中,除了路人粉、白嫖粉外,剩下的就是真情实感的投入时间和金钱的粉丝了,其中有一部分因为付出巨大,慢慢的成为粉头。粉头,相当于粉丝代表,粉丝协会的管理层了。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偶像,粉丝中大部分都是路人粉和白嫖粉。只有一小部分是付费意愿较强的真情实感粉丝。
3、从专辑销售情况管中窥豹
为了分析鹿晗的粉丝数量,小V下定决心,花钱买了一次专辑——鹿晗的专辑《π-volumn》,单价三块钱。
感谢知乎网友 猫之者也 发现的规律。在QQ音乐购买ep(extended play,迷你专辑)时会有一个排名信息。
上图最下面的排名,就是我买13张专辑后的排名信息。这个排名的规则是:
1、首先是购买数量优先;
2、同等购买数量下,购买时间优先。
《π-volumn》这个专辑2019年4月上线,早就过了热销的时间,现在销售情况大局已定。
我在QQ音乐上买了15张,排名情况列在第二列。当我买一张专辑时,排名81877。也就是说包括我在内,一共有81877人购买了鹿晗的粉丝。
当我买2张专辑时,这个排名上升到了59681名。我们可以推算出22000人购买了1张专辑。
小V把购买时每次的排名情况作了个记录,绘制了以下表格。
看了我的排名信息就可以知道,真正愿意为鹿晗的歌曲付费买单的人只有8万多人,而不是微博上的6000万粉丝。这张专辑才3块钱呀,天知道这6000万里面有多少僵尸粉。
而且,这8万多粉丝中,是包含了一部分低付费意愿的路人粉和白嫖粉的。愿意为鹿晗花30块钱及以上做成绩的粉丝就只有15000人了。
消费一张EP,仅3块钱,成本很低。看一场电影的实际消费就高多了:
电影票30
不愿自己去看的话还得请别人一起去,电影票+1
一来一回需要3个小时
可能还需要在购物广场就餐
电影拍得又烂,观感不爽,心理成本再增加10块到100块不等。
所以看一场《上海堡垒》的实际成本应该至少在50块以上,对于一部分来说可能能到100块。
小V花了45块钱买专辑,就已经能够拍到12000多名了。由此推断,《上海堡垒》能收割的也就是鹿晗最肯花钱的那1万多粉丝。
即使是这1万粉丝,每个人带一个朋友跟自己一起去看电影,也就贡献100万票房。
可见粉圈是多么小众的一个群体,而追星文化是多么亚的亚文化。只是微博热搜和资本的助推把他们的存在感放大了。
4、粉圈的最大购买力
我思考了一下,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刻画这个最大购买力情况:
一种是对于粉丝来说,非付费不可的极端情况;
一种是观察当下最火偶像的粉丝购买力情况。
极端情境测试——创造101决赛周
从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开始,一共有5档101式选秀。只有腾讯的《创造101》把集资点赞发挥到极致了。这次闹得动静太大,后来的各个节目中都有意控制粉丝集资打投。
创造101决赛周,追节目的人会为自己的小姐姐拼命点赞,争出道位,争排名,争C位。对于所有的偶像小姐姐来说,出道与否,星途迥异。所以这种环境下能够测试粉丝最大的购买力。
这个表格统计了各家粉丝后援会的集资金额。11天内,孟美岐粉丝集资930万,吴宣仪780万,杨超越、Sunnee在400多万。
对于选秀类偶像来说,大部分都是道即巅峰。所以这个11天930万,就是孟美岐粉丝最大购买力。
同样是火箭少女,还贡献了一次极端情境。
去年8月,孟美岐、吴宣仪、张紫宁被经纪公司带走(就是杨超越锦鲤图像全网大火的时候),全团前途渺茫。
粉丝们为了让这个团不解散,为了小姐姐的前途,为了证明top2离开之后其余粉丝依旧具有购买力,所以在第一张团体专辑上线时,拼命购买。
杨超越的4万粉丝最后买了523万左右,杨芸晴的2万粉丝大约买了610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比较火的女偶像,其粉丝的购买力在500到1000万之间。而愿意为偶像花钱的粉丝数量,2到5万之间。
今年最火偶像——蔡徐坤
粉圈女孩虽然喜欢在微博上做注水数据,但是目前还没有在拼多多上刷单的意识。
有个公众号零点星事,去拼多多上抓取了各种产品明星周边的商品标题,统计明星名字提及的次数。
蔡徐坤相关周边的出现频率,一骑绝尘。虽然总是被嘲微博数据注水,但是如果对比脱水数据,蔡徐坤大约也是最火的那个。其次是陈立农、易烊千玺、王俊凯等。
图片来源:零点星事
所以,我又测试了以下蔡徐坤专辑的销售情况。
蔡徐坤目前在QQ音乐上有一张专辑《Young》在售。7月底开售,到现在还有部分粉丝在买,昨天买的最多的粉丝买了1800多张。
这次我是买了16张EP,统计到以下数据。不论从人数还是从金额来看,都要比鹿晗大很多。总人数,12万人。付费30块及以上的粉丝有65000人。相比之下,鹿晗这两个数字分别是8万和1.5万人。
那iKun(蔡徐坤的粉丝)能有多大消费能力呢?
7月26日蔡徐坤新专辑《YOUNG》上线,销售2900万元(鹿晗专辑是1000万+);8月2日,某平台上线周边,销售1000万;8月3日,杂志卖出127万元。
9天内消费4000多万。但这个数字的持续性是存疑的。如果每个月都这样割韭菜,实际水平应该到不了这个数字。
5、偶像扛不起票房,也扛不起收视率
大体上我们可以判断,TOP的粉丝在半个月内消费能力最多就是5千万的水平。
其他的顶流们,可能也就是在1000万到2000万的水平。二线的偶像们,大约在500万到1000万。
当然要是扛电影票房的话,粉丝的消费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即使是鹿晗的粉丝刷了票房,最后的功劳可能记到舒淇、滕华涛、江南身上。所以能带动的电影票房会远远小于上面的一组数字。
所以粉丝后援会从来都不会出钱大面积包场看电影。
所以可以判断,不仅是2019年的鹿晗,公布恋情前的鹿晗也撑不起上海堡垒的票房。如果电影本身很烂,蔡徐坤、易烊千玺这些人的粉丝也撑不起票房。真正撑起票房的是好的内容或者好的IP(漫威)。
从粉丝数量上看,在不怎么花钱(10块以下)的情况下,TOP1能带动的粉丝数目也就是十万级别。
一旦需要付费30块左右,那粉丝数目会下降到5万这个数量级。其他顶流在2万附近,二线的偶像们大约也就是1万左右。
目前一档网络综艺,每期点击量到1亿上下才算火。显然一个TOP偶像所能带动的粉丝数量也不够看的。
所以,当红偶像,不但扛不起票房,也扛不起收视率。
6、偶像是一种职业
像之所以存在,是青少年们需要一个梦中情人。这种需求永远存在,所以偶像在将来也会一直存在,但是偶像不断推陈出新。
跟四大天王那个黄金年代不同,现在的偶像,逐步成为是一种职业,从范畴上来说,跟演员、歌手、舞蹈演员并列。
偶像的职业就是吸引粉丝和服务粉丝。而服务的方式,包括唱歌、跳舞、
演戏、综艺,以后大概率还会有开直播。
所以,偶像唱歌不行,跳舞不行,演戏不行,都不应该受指责。因为那不是他/她的首要职责,让粉丝开心和满意才是。
那么,影视节目扑街,偶像不该背锅,背锅的是那些决定用他们的人。
网址:数据扒皮:蔡徐坤们究竟有多少粉丝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6242
相关内容
大数据扒一扒蔡徐坤的真假流量粉:动辄转发百万有多少是套路?蔡徐坤数据到底来源于哪?他真的有那么多粉丝吗?
流量时代的粉丝呼声:我们要把最好的数据送给蔡徐坤
蔡徐坤恋情绯闻还在升级,多个细节被扒,粉丝极力否认
蔡徐坤,你究竟有多温柔?
蔡徐坤的粉丝骂过多少明星?
艺人活粉有多少?肖战粉丝活跃度0.8%,蔡徐坤活跃粉丝仅8.4万
蔡徐坤有女儿了?蔡徐坤为“女儿”庆生,粉丝:女儿长得太潦草
蔡徐坤粉丝帝国的崩塌
他是蔡徐坤最牛的粉丝,追蔡徐坤,却把自己追成了一线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