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演艺空间开进商场,开心麻花探索“新消费”模式
一边是热热闹闹游乐园一般的餐饮市集,科技感的太空舱,毛茸茸的大猫,还有真人秀的蜘蛛侠;另一边则是火热的开心麻花剧场群。上周末,随着开心麻花&城市集市在五角场合生汇开业。一个汇聚了三个剧场新空间和开放舞台的“演艺新空间”,在上海全新开启。开心麻花新剧《一墙之隔》从12月15日开始在这里率先首演,剧场演出和各种吃喝玩乐新消费在这样一个空间“无缝链接”。
上海开心麻花董事长汪海刚介绍,从爆款IP《疯狂理发店》两年前落地商业综合体,到《疯狂星友团》等剧和主题餐饮聚集商业有了更深度合作。两年间,开心麻花已经在上海的三个商业综合体有了多个演艺空间和驻演剧目。而这一次在杨浦的新演艺空间聚集体已经进入了3.0模式,不仅和城市集市联合打造的面积将近5000平米,而且第一次有了3+1个舞台,分别为I空间、L空间、U空间+1个开放舞台,可容纳话剧、音乐剧、开放表演多种形式的演艺内容。
“从《疯狂理发店》开始,我们就提出希望我们的新空间演艺是新消费的一个品类,新消费的核心是吃喝玩乐,强调的是强体验。现在‘理发店’已经在全国8个城市复制,演出超过了1000多场,而且接下来会复制到全国更多城市。这也说明这样的演艺模式不仅有着强大的复制空间,也能让戏剧通过新的形式不断扩圈。”
融合消费与演艺的边界
从瑞虹天地月亮湾到北外滩来福士,从中山公园龙之梦到如今的合生汇。上海开心麻花把剧场开进商业综合体不过两年时间,却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疯狂理发店》和《疯狂星友团》被复制到全国各地。但此前单体只有1-2个演艺空间,这一次,合作模式不仅更加深入,剧场数量也一下增加到3+1,把一个演艺综合体放进了商业综合体,形成更强的集聚效应。
汪海刚介绍,这一次的几个剧场各有定位。率先开张的I空间主打“甜度”较高的剧目,针对比较年轻的观众;L空间则定位在悬疑剧场,色彩感更重一些;U空间则主打跨界合作。
目前,I空间的新戏《一墙之隔》引进自韩国,是首尔大学路常演六年的小剧场票房第一话剧,是一部融合了互动爆笑的恋爱小情调喜剧。接下来,U空间则引进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常演剧目、百老汇爆笑音乐剧《两个人的谋杀》。而在开放舞台,街舞、爵士乐队、快闪演出团体合体将进行每日的定时段表演,观众不用买门票,吃饭的时候就会有演艺和互动,两者的界限更加“无缝”。
从《疯狂理发店》进驻商场打造沉浸演艺空间,到《疯狂星友团》在租金、装修、宣传上和主题餐饮进行利益共享;到现在和城市集市合作打造演艺+餐饮的聚合区块。上海开心麻花在打通消费和演艺边界的道路上,正越走越远。
“我觉得戏剧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扩圈,我们开心麻花的宗旨之一也是通过喜剧这样门槛相对较低的演艺品类吸引更多观众。但今天放眼来看,全国可以复制小剧场模式的城市可能只有北京上海,但在商业综合体打造演艺新空间,却有非常大的复制空间。而且我们的演出也都是很难定义的品类,其实也能触及剧本杀、密室逃脱、综艺等很多泛娱乐的受众群体。但实际上,今天他也会慢慢转化为剧场的戏剧观众。”
汪海刚同时表示:“这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演艺空间聚集体,不只有开心麻花出品,也希望更多优秀的剧目在此上演。”
线下消费和剧场演出互相引流
作为主题餐饮聚集商,城市集市创始人之一鲁敏表示:“传统商业的同质化在当下特别严重,我们走进每一个商场感觉都差不多。但是把文化和剧场这种有内容的东西引进传统的商业里,就会焕发出一种新的生命活力,希望让整个传统商业能够有一种新的模式。
他同时介绍,自从和开心麻花在北外滩来福士有了第一次合作,剧场演艺已经在城市集市拓展了五六个空间,而且每个票房都非常好,平时上座率在90%,周末几乎场场爆满,然后同时它也为我线下的客流,餐饮的客流的营业额提升了将近20%以上。
“我想这也是一个互相引流的过程,这是一种新的线下销售线下消费的形式,同时也把传统的演剧通过一种新空间的模式带进商场,吸引新的观众和消费者。”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网址:把演艺空间开进商场,开心麻花探索“新消费”模式 http://c.mxgxt.com/news/view/1029127
相关内容
开心麻花正式进驻佛山,原创音乐剧《咏春》年底举行全国首演开心麻花:“戏剧+电影+艺人经纪”模式支持稳健发展
开心麻花再出新招-京津冀亲子周末新去处,开启沉浸式古堡探险之旅
探索直播电商新模式,还是美的生活小家电最会玩
开心麻花文娟:怎样让年轻人出门看戏 ? 城市叙事时代
沉浸式大空间:“文旅+电影”消费的新赛道
演绎新空间,消费新场景!乐童文化与湖锦酒楼携手开启战略合作新篇章!
开心麻花王亮:喜剧的执与不执
偶像养成商业模式仍在探索
明星+新电商 云南富源县探索助农扶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