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枣合作:中阿友谊的新纽带与农业合作的璀璨明星
椰枣,这一在阿拉伯地区被誉为“沙漠面包”的神奇果实,如今已在中国落地生根,并逐渐成为中国与阿联酋农业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从最初的树苗引进、试种,到如今的丰收成果,椰枣的种植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不仅为中国带来了农作物的多样化选择,也为两国农业合作的深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展望未来,椰枣树必将连成一片繁盛的森林,而中国与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也将在更多领域共同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2月7日,海南文昌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哈马迪带领一行人,与中国代表共同参与了椰枣树的栽种仪式。他们精心地覆土、浇灌,为新栽的椰枣苗注入了希望与期待。不远处,此前种下的椰枣树已经长成挺拔的身姿,排列得井井有条,引得阿联酋嘉宾们纷纷驻足欣赏并拍照留念。
回顾过去,2019年7月,中国与阿联酋双方共同携手,阿联酋慷慨地向中国捐赠了10万株椰枣树苗,旨在推动中国椰枣产业的发展,并在更广阔的第三方市场探索合作的可能性。2021年,首批约1500株椰枣树苗在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顺利定植。如今,这些椰枣苗的成活率高达92.87%,部分甚至已经开花结果,预示着丰收的喜悦即将到来。
12月7日,阿联酋驻华大使侯赛因·哈马迪在参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时,深入了解了该所的椰枣产品情况。他表示,椰枣作为阿联酋历史和文化中韧性与繁荣的象征,如今在中国找到了新的生长土壤。这一合作项目不仅推动了农业创新,更深化了阿联酋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今年恰逢中阿两国建交40周年,阿联酋向中国捐赠了第二批椰枣树苗,共计2.35万株,这无疑为两国友好交往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所长胡伟透露,该所计划在海南、云南、福建等地进行椰枣的多点试种,并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开展包括精准评价、生物育种、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控以及精深加工在内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以期为椰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椰枣产业尚属空白的情况下,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遵循“分批引进、多点试种、逐步优化”的原则,精心制定了椰枣树苗的引进与推广计划。该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旨在确保椰枣能在最适合的地点扎根生长,同时优化引进的品种,为椰枣产业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中国热科院椰子研究所精心试种了第一批1500株椰枣树苗,详细记录了不同品种椰枣的品质和经济特性。基于这些数据,他们进一步扩大了试种规模,引入了第二批2.35万株树苗,并综合研究了各环节的技术,旨在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体系。最终,将在选定区域规模化发展椰枣产业,引进第三批树苗。
椰枣的引进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作物在中东、北非、西亚等地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营养丰富,单株产量更可达100至200公斤。其耐干旱、耐高温、耐盐碱的特性使其能在沙漠地区茁壮成长。而我国干热河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推广椰枣种植不仅具有广阔的产业前景,还能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
此外,椰枣的全身都是宝。其果实可以直接食用,叶片纤维则可以用于造纸。同时,叶片和腐烂的果实还可以混合制成牛羊的青贮饲料。利用椰枣的优异抗逆性能进行生态修复,其优美的树形还可以作为景观树种进行栽培。
对于阿联酋而言,中国的技术也为其椰枣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5年,红棕象甲在阿联酋大肆繁殖,对椰枣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国热科院的技术团队迅速行动,赴阿联酋开展灾情监测和防控示范工作,成功建立了区域性防控技术体系。经过努力,田间疫情诊断时间由原来的90天缩短至30天,预报准确率达到了80.8%以上,虫口减退率也超过了30%。
随着椰枣引进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国科研团队在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控、采后保鲜及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将惠及中国,也将为椰枣的故乡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在阿方代表此次考察基地的过程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表达了与阿方共同开展研究、分享技术的热切愿望。
今年初,得知首批椰枣树已在文昌开花结果的消息后,阿联酋阿福公司的代表们迅速前往实地考察。他们详细观察了椰枣的生长状况,并参观了椰子研究所的椰枣研究室。令阿方代表们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科研团队仅用三年时间就成功实现了椰枣树的开花结果,并在此期间取得了众多的科技创新成果。阿福公司代表表示,期待与中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签订相关技术推广协议,以实现更大的发展。
2023年12月11日,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内,一片繁盛的椰枣林映入眼帘,其中特别标注出的是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椰枣友谊林。这片林子不仅见证了中阿双方的深厚友谊,更承载着双方在椰枣领域的共同梦想与期望。
在研究所的基地里,椰枣树旁生长出的多株健壮枝条为进一步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种苗资源。然而,传统的椰枣种苗繁育方式效率较低,且难以保证种苗的优良性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椰枣团队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成功研发了椰枣种苗组织培养繁育技术体系。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种苗繁育的效率,更确保了种苗的优良性状,为椰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阿双方在椰枣领域的合作已取得显著进展。今年4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崔鹏伟带领团队赴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突尼斯等地进行技术交流访问,进一步拓展了椰枣领域的国际合作。在阿联酋阿福公司的椰枣加工基地,双方共同揭牌成立了中国热科院热带农业海外科技中心(阿联酋),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展望未来,中阿双方将继续深化在椰枣领域的合作。目前,双方正在积极筹建中阿椰枣现代农业联合实验室,旨在进一步推动椰枣产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阿农业合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2023年12月11日,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椰枣友谊林内仔细查看了椰枣树的生长状况。这片友谊林不仅见证了中阿双方的深厚情谊,更承载着双方在椰枣产业上的共同梦想与期望。
当前,农业已成为中国与阿联酋合作最为热切的领域之一。两国在耐盐碱水稻种植、植物病虫害防治及生物防治等多个领域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农产品贸易也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同时,农牧渔业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合作项目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农业合作正在持续深化。阿联酋和沙特的椰枣、埃及的鲜橙以及突尼斯的橄榄油等阿拉伯特色产品,正日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
沿着“一带一路”的路线,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深化农业合作、造福民生的故事比比皆是。在卡塔尔,中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助力当地农场实现了四季种植蔬菜水果的奇迹;而在毛里塔尼亚,中国援建的畜牧业技术示范中心成功种植了近千亩饲草,在不毛之地上开辟出一片绿洲……
继在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椰枣友谊林内的考察之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又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在12月5日至7日于三亚举办的全球热带农业创新大会上,来自包括阿联酋、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在内的29个国家的300多名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热带农业科技的最新进展,并致力于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网址:椰枣合作:中阿友谊的新纽带与农业合作的璀璨明星 http://c.mxgxt.com/news/view/1035738
相关内容
星光璀璨绿茵场:香港明星队枣庄战,足球与娱乐的巅峰融合纽约体育明星的璀璨星光:从传奇到新星的精彩历程
跨界友谊的璀璨瞬间:陈艺文与陈贝贝的合影记
香港明星足球队与枣庄飞虎榴星队在枣庄文体中心体育场开展友谊赛
张新成与陈哲远:演艺界双子星的璀璨友谊与精湛演技
侃爷和阿迪达斯合作的椰子鞋为什么卖疯了?
陈立农与李现:当幽默成为友谊的纽带
颖儿朱丹:娱乐圈的璀璨双星,友谊的佳话
关晓彤张天爱同框:星光下的璀璨友谊
娱乐圈中,真友谊如同璀璨星辰...@企业先锋栏目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