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茅台张艺兴#的热搜搅动了整个白酒江湖,作为国货顶流的茅台,是否真的要自降身价讨好年轻消费者?业内分析师对此却持有不同看法,一方面坚信茅台不需要代言人,另一方面,粉丝们则疯狂刷屏,期待“哥哥带飞国货”。这场跨界绯闻究竟藏着多少商业玄机?
反转48小时的代言罗生门让人惊愕,音乐节海报的发布引发热议,张艺兴C位与茅台logo同框,瞬间引爆全网。肖竹青的独家爆料更让人震惊,他透露茅台高层从未考虑过形象代言人的深层逻辑,茅台不仅是品牌,更是文化的象征。九派财经追踪后发现,这一传闻或与即将举办的贵阳·T次方音乐与艺术节有关,张艺兴、莫文蔚等艺人将共同参与演出。
茅台的“去代言人”传统商业密码值得深入解读。从季克良到丁雄军,茅台的品牌哲学一直在强调自身的超级IP价值。与五粮液和泸州老窖相比,茅台在代言人策略上显得格外谨慎。数据显示,近三年茅台用户画像中Z世代占比持续增长,这一趋势或许说明年轻消费者对品牌文化的认同感在增强。
然而,顶流明星与老字号品牌之间的合作却充满风险。张艺兴的粉丝画像与茅台的消费场景究竟有多大的适配度?警惕“肖战效应”成为业内共识,明星代言翻车的案例屡见不鲜,对高端品牌而言,短期流量狂欢与品牌资产损耗之间的临界点值得深思。
在不请代言人的情况下,茅台依然在玩年轻化的游戏。冰淇淋、酱香咖啡等新产品以降维打击的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而音乐节、艺术展等文化活动则成为品牌赋能的场景革命。此外,数字藏品的推出,标志着茅台在元宇宙时代的品牌叙事。
当1499元的飞天茅台遇见00后的第一杯白酒,这场代际对话或许需要的不是偶像应援棒,而是文化解码器。如果有一天茅台真的需要代言人,你认为该选顶流明星、非遗大师还是AI虚拟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