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消极影响
1. 产生网络依赖
网络依赖指过于沉迷于网络的社交功能的现象。大学生接触网络最多,又缺乏家长的监督,另外还面临恋爱等亲密关系的需要,因此大学生群体是陷入网络依赖的高危人群。网络依赖是影响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存在10.5%的网络成瘾者, 上网时间与其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趋势。有的大学生访问社交网络的频率较高,时间较长,出现了社交网络心理依赖问题。88%的大学生每天访问社交网络,甚至有一些大学生在一天中多次访问;10%的大学生每次访问社交网站的时间长达3小时以上;70%的大学生一周以内部上社交网络就会感到不适。对社交网站的沉迷和依赖,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
2. 性格孤僻
网络人际交往角色的虚拟性和间接性容易引发人格障碍,沉溺于网络, 脱离现实, 寡言少语, 情绪抑郁, 社交面狭窄, 人际关系冷漠。他们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对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 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象。他们越来越呆在网上, 和同学、朋友与家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可能在网络交往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而减少与现实世界同学、朋友与亲人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这就有可能导致现实世界人与人关系的疏远, 使家庭成员、邻居之间、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导致个人现实人际关系的隔阂与疏远; 个别大学生还会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从而大大减少了大学生与人们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活动。
3.让人变得更孤独
根据英国的研究表明,无论是社交网站还是短信,都在无形中减少了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实际上拉远了人与人的距离。过分依赖网络而自我封闭,沉迷于虚拟网络而不能自拔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怯懦、孤独和焦虑。由于长时间沉迷于社交网络,让大脑时常处于紧张状态,出现睡眠困难等问题。
4.降低社会责任感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人们忽视了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而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关注自我、崇尚自由的群体。网络交往使得他们更容易违反现实人际交往的规则和社会的道德规范。例如肆意诽谤他人、盗取他人信息等,这些都会弱化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规则的认可,降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特点
(一)隐蔽性与匿名性
网址: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http://c.mxgxt.com/news/view/1039768
相关内容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交网络营销对品牌宣传的影响力分析大学论文.docx
社交网络对于奢侈品牌知名度的影响
社交网络营销对品牌宣传的影响力分析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研究.doc
读者介入对网络文学的影响
社交网络与用户消费行为影响因素
直播带货的社交网络与用户影响力.pptx
影视明星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
社交网络SPV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