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临终遗言:此人不除东吴必危,12年后果然应验,这个人是谁?

发布时间:2025-05-07 20:30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演义》

无论是历史名著,还是影视作品当中,“军师”都是一种讨喜的角色,他们睿智、算无遗策,走一步看三步。

可以说,若是在逐鹿天下的过程当中得到了一位厉害的军师,那么胜算都会多上几分。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当中,便有两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军师,一位是诸葛亮,另一位便是周瑜。

二人一生都是对手,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这一句感叹。

作为谋臣,或许很多人都觉得周瑜的能力不如诸葛亮,但是作为臣子,周瑜的忠心却丝毫不输给任何人。

他希望东吴能够经久不衰,所以直到临终都在为其熬干最后一滴心血。

在临终之际,他告诉孙权,有一个人必须多加小心,此人不除东吴必危。事实证明他说的是对的,这句话在十二年后得到了应验。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01 选择东吴的周瑜

在解决这一问题之前,还要从周瑜本身出发,看看这位谋臣的一生。

周瑜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当中,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能极为出众。

再加上他生了一副好相貌,走到哪里都能引起女性的关注,所以周瑜可以说是才华与样貌兼备,是“明星”一般的存在。

按理来说,以周瑜的家世和能力,别说谋求个一官半职,就是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都不是什么难事。

可惜,他没有出生在一个好时代,当时的天下正值混乱,董卓造反,东汉政权四分五裂,各地诸侯们虎视眈眈地盯着那个位置,纷纷想要取而代之。

周瑜在对局势进行分析之后,很快便断定,若是想在这乱世当中生存,站对队伍是重中之重。他几经观察,多方权衡,最终将宝押在了孙氏一族。

周瑜认为,孙氏有野心、子弟们也都有能力,绝对会在这场逐鹿中分一杯羹,于是他当机立断,早早便投靠了孙策。

周瑜的到来,让孙策喜不自胜,这意味着自己又多了几分胜算。但是孙策没能高兴太久,一场谋杀让他丢了性命。

孙策的骤然死亡让东吴内部乱成了一团,不少人野心暴露,他们觊觎着孙策的位置,想要接管东吴政权。

内部的拉帮结派时有发生,孙权身边的许多人都投奔新主。作为一个谋臣,周瑜知道,自己需要再一次作出选择。

几经权衡之下,他将自己的信任放到了孙权的身上,二人结为同盟。

不得不说,周瑜的能力很强,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孙权成功拿到了东吴首领这个位置,平定了东吴内部的斗争。

内部问题解决完之后,接下来才是重头戏,那便是统一天下之争。

02 临终遗言:此人不除东吴必危

在最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孙权还是周瑜都信心满满,认为他们联手定然能提高胜算。

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那便是天下能人何其多,不说别人,就单单是诸葛亮一个,便足以让周瑜力不从心。

更何况,当时的局势下,曹操一家独大,兵马几乎遍布整个北方,实现统一指日可待,无论是东吴还是蜀国都没有与之一战的实力。

所以,当曹操准备南下,对东吴发动进攻的时候,孙权心如死灰,甚至考虑过直接投降。

但是周瑜却不甘心如此,他劝孙权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野心,只要找到机会,说不定可以逃过此劫。

孙权何尝不想如此。于是二人开始认真研究对策,并且最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 决定,那便是与蜀国联手。

蜀国知道若是东吴没了,那么下一个遭殃的便是自己,所以痛快地答应了结盟。

双方合力对抗曹操,竟然真的以少胜多,打赢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让曹操元气大伤。

结盟的目的达到了,盟约就显得不那么牢固了。双方对彼此都不信任,所以即便是盟友,冲突和战争也时有发生。

令人遗憾的是,在其中的一场斗争当中,周瑜不幸去世了。彼时他还很年轻,还有着与诸葛亮对抗的实力,可惜的是,命运没给他继续的机会。

周瑜临终之前,还在为东吴的未来而殚精竭虑,他叮嘱孙权,一定要小心蜀国的一个人,若是此人不除,那么东吴必危。

一定有很多人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是诸葛亮,毕竟周瑜与诸葛亮斗了这么多年,对他最为了解,也最是提防。

但是出人意料的,周瑜说的那个人却不是他,而是刘备。在周瑜眼中,刘备是一个极为狡诈之人。

即使对他多加提防,也难以防止刘备做出对东吴不利之事。所以,与其被动地防守,倒不如主动出击,找个机会杀掉刘备。

孙权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当时的时局不允许他这样做。若是和刘备撕破脸,那曹操绝对会趁双方联盟破裂进攻东吴。

到时倘若蜀国与曹操联手,那么东吴岂不是没有任何机会了。

孙权自问此时的东吴并没有实力承受任何变数,迫于无奈,只得选择维持现状。

03 十二年后果然应验

事实证明,周瑜的想法是对的,因为就在此后的十来年当中,双方的“小打小闹”不断。

刘备对东吴政权的觊觎更是越来越明显,而在十二年后,刘备更是借着关羽的名号,向东吴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彻底和东吴撕破了脸皮。

双方实力差距并不大,所以刘备最终并没能如愿以偿,但是东吴还是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元气大伤,实力一降再降。

在看到这个结果之后,不得不感叹,周瑜不愧是三国著名的军师,思维极具前瞻性。

他早就看出了东吴与蜀国的政权不牢固,看出了刘备的心思,所以才会在临终时提出“刘备不除东吴必危”这一遗言。可惜,东吴并没听他的话,最终不得不在十二年后承受了这一场战争。

网址:周瑜临终遗言:此人不除东吴必危,12年后果然应验,这个人是谁? http://c.mxgxt.com/news/view/1041957

相关内容

刘伯温临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将出一个奇才,百年后果然应验
遗产应归谁:亲属不谅解吴谢宇背后
历史上的大小乔究竟是怎样的?孙策和周瑜死后,她们去哪了?
是亲如手足还是塑料兄弟——说说江东豪杰孙策和周瑜的真实关系
周瑜后人:影星周润发和文豪鲁迅,一个英雄血脉的传承
周瑜是个怎样的人?他与孙策的关系如何?
正史中周瑜在赤壁之战后的表现,及周瑜与孙权的关系分析
《三国演义》里哪个人物和真实历史反差最大?应该是周瑜了
孙策和周瑜死后,大乔和小乔去哪儿了?
历史中,诸葛亮与周瑜的关系如何?周瑜:我不认识他!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