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播放0转化!KOL流量造假,怎么破?

发布时间:2025-05-07 22:39

最近营销行业又开始热闹了起来,刚迎接完一波洗脑广告,这两天又冒出一位创业青年含泪控诉虚假流量——花了巨资投放某网红vlog,播放量一夜超300万,却没带来任何转化。

虚假流量事件不断发酵引起广泛关注,品牌方控诉MCN刷虚假流量坑钱,MCN机构则辩称所投放的产品本身就是忽悠。又是一场罗生门事件,将营销行业的各方乱象暴露无遗。

刷量乱象的背后也能发现两个扎心真相:

一方面,说明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下,KOL投放/网红带货已经成为营销传播的必选项,相对于其他营销手段,KOL/网红等自媒体可以更加有效地触达目标用户,取得带货转化,否则事件中的创业青年也不会选择投放KOL来进行推广转化。

另一方面,也说明KOL投放这件事水太深,品牌方如果没有经验很容易踩坑,大多数品牌主对这个行业的“潜规则”认识不够,不知道如何辨别优质账号,也不知道哪些账号适合自己做投放。许多广告主在选号过程中依旧凭经验、凭感觉,或者对一些数据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

在营销行业内,许多人对事件中创业青年的评价一般都是“离KOL投放圈子太远”、“投放小白”,但作为营销行业从业者,我们不该对品牌方没有投放经验做过多指责,因为这显然是绝大多数品牌方普遍存在的痛点,“300万播放0转化”的事件也绝不仅仅是个例。

品牌方的KOL投放痛点无非是以下三点:

1、不知道如何挑选KOL清单; 尽管品牌方知道KOL、网红是当下有效的营销方式,但对如何衡量KOL与自身产品的匹配度没有太多想法,通常由媒介代理公司推荐账号,或者凭主观经验、朋友推荐来选择。显然,这三种方式都有极大风险。 2、不知道如何评估KOL人选;就算品牌方懂得选择KOL清单,但不同KOL发挥的营销作用不同,有些KOL适合用来带货、有些KOL适合品宣,有些能深度输出、有些能跨屏破圈……不同的营销目标需要考察的KOL评价指标权重不一样,品牌方很难一个个评估,即使掌握一定评估技巧执行成本也是巨大的。 3、不能够准确分辨数据真假。 即使知道如何通过指标进行KOL评估,但依旧需要去除数据水分,比如转发、评论等指标维度如今造假成本并不高,品牌方在考量数据的同时,还需要辨别数据真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量。

不难发现,KOL投放听上去轻松,但品牌方对KOL投放的措手不及是全链条、全方位的。再加上如今“技术刷量”、“人肉刷量”的水平已经很高,如果刷量维度做得足够丰富的话,即使是行业内资深的专家也很难分辨真假。

人力筛查KOL已经无法高效完成,如果仅靠人力辨别品牌方所花的时间精力成本是极其巨大的,且无法避免人为错误导致的评估误差,因此技术手段协助筛选KOL会是未来企业投放的大趋势。例如,时趣洞察引擎能够通过ABC(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手段,抓取分析全量动态营销大数据,能够高效协助营销人员的KOL投放。这也是很多大型公司、大型营销战役所采用的方式——用大数据从多重维度来辨别真伪、做基础筛查,再用人的经验从中挑选、建立某一项目的KOL使用金字塔体系。很多动辄使用百位美妆KOL的大型美妆品牌就是如此做的。

为什么光靠人力已经无法准确选择KOL?

对一个KOL评价的数据指标维度在不断增加,数据丰度相对于人脑而言已经超载,无论是出于怎样的营销目的,都不应该只考虑某一特定维度指标,而应该考量全维度指标。时趣洞察引擎可以帮助广告主从全量数据出发,过滤KOL数据水分,通过多维指标为营销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投放建议。

举个例子,如果品牌方投放KOL的目的仅仅是品宣曝光,那么他只需要考察阅读量就行了吗?

并不是,品牌方同样需要考察KOL的标签、转发、评论、跳转、历史合作信息等数据维度,因为一方面指标方面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同营销投放的目的,改变的只是评估模型中的指标权重,依旧需要全盘考虑;另一方面,各个数据维度之间可以交叉验证,通过算法的方式发现数据异常,从而去除KOL数据水分。

KOL投放乃至整个营销行业未来会走向人机结合的路径,就像我们今天处理数据需要计算器、检索信息需要借助搜索引擎一样,弄清楚营销数据的意义、寻找营销背后的洞察都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光靠经验式的营销洞察、媒介投放对于品牌而言风险无疑是巨大的,这次“创业青年控诉数据刷量”事件便是警钟。

企业到底如何才能选对KOL?

回归到这个最现实的问题,企业要如何避免踩坑?怎样才能选对KOL?我们不妨以最体系化运作的美妆品牌微博投放KOL选择来举例。

在某美妆品牌的营销计划中,需要制定一个年度KOL计划,利用KOL进行品牌营销及转化。但现实情况是美妆行业可供选择的KOL总数超过12万,显然难度很大。

显然纯手工的做法要最先被排除,在微博上粉丝数在2000以上的KOL/KOC投放资源库超过十万,粉丝数十万以上的KOL资源库超过三万个,这显然不可能手工排查,还是得借助技术。

这个美妆品牌在挑选KOL的过程中至少面临六个难题:

1、拥有快速增长红利的KOL有哪些?

2、如何找到经常谈论“眼霜”等品类话题的KOL?

3、美妆品牌竞品都在推广上投放了哪些KOL?

4、哪些KOL偏好提及产品功效词?

5、哪些KOL频繁提及该品牌信息?

6、哪些美妆类KOL被行业品牌频繁合作多次?

这六个难题,实际需要一个综合维度的KOL考察,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判断KOL的选择。

首先,我们会想要找到处于热门期、红利期的KOL,因为一旦投放红利期KOL,品牌会跟随KOL自身的成长红利而获取较高ROI;然后我们想要在潜在KOL库中找到谈论过品类词的那部分,比如说谈论过“眼霜”的KOL,他们会更乐于对眼霜产品发表看法,也就更适合做眼霜产品投放;第三是我们需要看看竞品品牌都在投哪些KOL,通过跟踪这个KOL的投放数据反馈,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投放策略;第四是我们需要看看哪些KOL常常提起产品品类的功能词,比如说“防衰老”、“抗氧化”,能帮助我们更好匹配具体产品特性;第五是我们需要发现哪些KOL会经常提起我们品牌名,他们往往更具品牌好感度,投放转化会更高;第六是查看哪些KOL不断被投放,这说明投放反馈结果非常好。

这六点总结下来就是:行业全景、细分品类、竞品动态、社交内容、用户兴趣、媒体属性六个属性维度。

目前,可以利用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技术系统,先进行KOL的多维初步筛选后,我们依然发现有约6600个KOL资源需要进一步过滤。这种现象在美妆服装这类成熟行业特别常见。

因此,接下来我们需要再次精筛KOL名单——对这6600个KOL以更细的颗粒度进行粉丝画像、内容画像、互动分析、品牌分析四个维度二次分析,计算他们与该品牌的匹配值。

在这种颗粒度更细的二次精筛后,一般就能得到精准的KOL投放清单。以这个品牌为例,最终筛选出约420个高度匹配的KOL清单。

这420个精准KOL就可以作为该品牌的KOL价值库进行储备,但在单次具体执行过程中,品牌需要一个执行层面的投放组合,品牌和执行公司就会针对该品牌本次营销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投放组合及传播打法进行传播执行。在此之后,再做一些战役,挑选难度会大大减小,精准度会大大增加。

而上面这一整套的选号逻辑其实就是时趣洞察引擎中的DIM媒介智选系统逻辑框架,通过AI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手段,模仿并优化人工选号逻辑,构建一层层的KOL筛查漏斗,最终找到最有价值的KOL备选清单,帮助企业更高效、更智能地选对KOL。

总而言之,只有多维度、多层级的筛查才能帮助品牌方找到最匹配的KOL清单,而这背后需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沉淀优化,最后通过营销人员的手动判断,找到最佳KOL投放方法,让品牌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实处。

*本文导图来自网络公开图片及事件相关截图

章版权归原作者,谢绝商用

Empower Creativity

网址:300万播放0转化!KOL流量造假,怎么破? http://c.mxgxt.com/news/view/1043904

相关内容

文娱业数据流量造假产业链 300元能增1万名粉丝,南通网
300元增1万名粉丝!新华社起底文娱业数据流量造假产业链
KOL营销的黄金法则:如何打造多平台破圈传播?
抖音达人KOL投放策略,入局内容电商必看!
KOL投放避坑指南:3000万做出超亿投放效果
KOL营销:创新进化与投放迷局
KOL网红营销的黄金法则:如何打造多平台破圈传播? – 出海指南
典创文化:KOL是什么?KOL是怎么带货的?如何选择kol带货?
小红书乱象背后:品牌、MCN、KOL的流量博弈与共谋
明星直播带货销量惨淡,关于KOL/主播/带货的20个行业真相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