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的两首海棠诗好在哪?为何脂砚斋拍案叫绝,说她压倒群芳?
探春起诗社,最开始只有住在大观园里除了妙玉之外的成员参与,有李纨、林黛玉、薛宝钗、贾宝玉、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7人。
后来袭人提到打发宋妈妈给湘云送吃的一事,宝玉猛然想起来,起诗社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一个人给忘记了。“这诗社里,若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
于是,很快史湘云来到贾府,并在宝玉的介绍下,补了两首海棠诗,惹得众人羡慕嫉妒恨地说:我们四首也算想绝了,再一首也不能了。你倒弄了两首,那里有许多话说,必要重了我们。
没想到,众人看完湘云的这两首海棠诗,都忍不住说“好诗,好诗。”看完两首之后,又是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
众人的赞美里,自然有来自黛玉和宝钗的,可见湘云的诗写得是真好。就连脂砚斋也在批语里忍不住赞道:二首真可压卷。
湘云的两首海棠诗到底写了什么?为何引来众人一致叫好,连脂砚斋都说是“压卷之作”呢?我们不妨来看看。
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先看第一首的首联两句,不愧是史湘云啊,落笔就与别人不同,完全跳出了宝黛钗探几人的框架,直接从人间的景,从诗人自身升级到了天上的神仙!
为什么神仙会降临人间呢?原来是为了种花!准确地说,是种像蓝田玉一样名贵高洁的白海棠,这个形容真是绝了,果然是个洒脱不羁的云姑娘,这脑回路太优秀了。
诗人通过“神仙”“蓝田玉”两个意象和比拟,写出了白海棠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的高贵,真是此花只应天上有,因此脂砚斋批语也说:落想便新奇,不落彼四套。
没看诗之前,众人还想着湘云会不会重了他们的诗,没想到,湘云不仅没有跟他们四人的诗犯重,甚至完全跳出了四人的思路,而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真令人眼前一亮。
颔联联句,则是双关暗合,既是写白海棠,也是暗喻湘云的品格命运,脂砚斋批语说“又不脱将来自家形景。”
这喜冷的“霜娥”既是白海棠,也指湘云自己啊。无论是她出嫁之前在叔叔家的生活,还是出嫁之后与丈夫聚少离多甚至生离死别的现实,都着眼在一个“冷”字上。
这“冷”,既写出了湘云一生的坎坷不平的现状和遭遇,也是她面对人生起伏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通透洒脱的生活态度。
颈联两句很好理解,时令才只是秋天,哪里来的雪呢?原来是我错将院里那一盆正开的繁茂的白海棠错认成了雪啊。
她没有直接形容白海棠像雪,而是通过反问的方式,更写出了白海棠堪与雪相比的洁白,脂砚斋也忍不住大赞道:拍案叫绝!压倒群芳在此一句。
尾联两句亦是绝妙之笔!通过海棠花,写出了诗人的喜好和风度。我多爱这白海棠啊,似乎永远都不觉得疲倦,永远都吟唱不完啊,所以我怎能忍心让它独自度过每一天呢?
与其说是诗人在吟唱赞美白海棠,倒不如说是白海棠内化了她自己的人格,是她面对生活坎坷的洒脱不羁的态度,和看淡人世离散的智慧和淡然。
只能说,这两句很史湘云,特别符合她一向的风格。脂砚斋批语只有两个字:真好。尾联两句,也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再看第二首诗的首联两句,这两句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写的是白海棠的成长环境,在那万千植物中,这白海棠虽然高洁,但它却并不娇贵,不管是种在盆里还是墙角,都能很好地成活。
这两句写出了白海棠随遇而安入土即活适宜种植的特点,脂砚斋批语说:更好。当然,也是暗示湘云一生命运。
她自出生就没了父母,只能依随叔叔一家生活,但不管是在叔叔家,还是自幼跟在贾母身边,又或者后来一个人,她都能随遇而安,不挑环境,有着如白海棠一般好养活却又不免让人怜惜的品格。
颔联两句依然是一语双关之句,诗人借白海棠的品格来暗指自己的人生命运。
那花因为崇尚洁白,所以总是独自盛开,很难找到同类。这样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说的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啊。
不管外部的生活环境如何变化,她的内心从未变过,她为人处世的态度,她一生的品行修为,从未因人事变迁和世事变幻而改变和降低半分,哪怕最终她依然孑然一身。
颈联两句自喻更直白,以“风里泪”“月中痕”暗写诗人孤独落寞的悲苦生活,千帆过后,等待她的只是迎风洒泪,对月伤悲,无人知道她心中的痛楚,无人给她最后一丝温暖,每一个黄昏到深夜,陪伴她的,永远只有那滴干的白烛,永远只有那一轮高悬的明月。
尾联两句更是直抒胸臆,叩问苍天。我这满腔的愁绪该向谁去诉说呢?我想到了月宫里的嫦娥,也许她和我一样,有着难以言说的愁绪吧?可我正要说的时候,月亮被乌云遮住,原本明亮的夜晚,一下子变得漆黑一片。
单就立意来说,第一首更明快,更洒脱,更浑然天成,非常符合湘云平时的风格,一个热情似火、积极阳光、洒脱不羁、明媚直爽的少女。
然而,第二首给人的感觉却有几分闺怨的味道,像是经历了风霜雪雨之后才有的人生态度,有些“愁绪满怀无释处”,有些“满腔愁怨无处诉”,饱含悲愁,大不似前诗明快洒脱的基调。
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第一首诗写的是未嫁之前的少女湘云,是她在宝黛钗等姊妹眼中,在亿万读者眼中最熟悉的那个云姑娘。而第二首诗写的是嫁人之后甚至已经守寡独居的妇人史湘云,是她的人生结局。
就像她的曲词里说的,“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虽然这么说,但我们知道,湘云洒脱不羁的外表下,一直藏着一颗敏感多愁的心灵。只是,她的悲伤极少外露罢了。这也应验了那句话:越是坚强的人越脆弱;越是脆弱的人越坚强。
谁能想到,昔日那个活泼明媚的阳光少女,那个从来不会为身世家境悲伤的千金小姐,忽然有一日会失去一切,一人独自面对余生的凄风苦雨,而这满腔的委屈和悲愁,竟再也没有了可倾诉之人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责任编辑:
网址:史湘云的两首海棠诗好在哪?为何脂砚斋拍案叫绝,说她压倒群芳? http://c.mxgxt.com/news/view/104935
相关内容
《红楼梦》:史湘云真心拿薛宝钗当知心姐姐,宝钗为何故意疏远她红楼疑案——白首双星,高鹗续本胆子很大,却唯独不敢动史湘云
宝玉婚后怎么样?曹雪芹不愿明写,脂砚斋三次批注,透露一个真相
红楼梦:袭人和湘云私下这番话,用心险恶,刻意败坏黛玉的名声
谢眺的一首古诗,其中两句千古流传,李白读后也拍案叫绝!
红楼梦:史湘云从被贾母喜爱到讨厌,和这两个人关系很大
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都是表妹,为何贾琏独对黛玉“情有独钟”
韩愈感人至深的一首诗,为何“八仙”之一韩湘子为他送行?
史湘云的结局:有过短暂的幸福,却在绝望中逝去
林黛玉、史湘云,贾母更疼爱谁?也许答案有点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