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娱乐,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演员也有失业危机

发布时间:2025-05-08 11:53

今年各大影视公司前三个季度的业绩公布后,大部分的经营情况不容乐观,能够实现盈利的寥寥无几,曾经的行业巨头华谊兄弟更是亏损6亿多元,关于影视进入寒冬期的话题在网络上时不时的出现。一线明星去综艺节目“找存在感”,原来只接大屏幕的女星开始拍电视剧,各地的拍摄基地开工率也逐渐降低。雪上加霜的是,从去年年中开始彻查影视圈的税务问题行动后,很多资本不想再去投资,影视行业举步维艰。因此有人惊呼影视寒冬期太恐怖了!

影视寒冬期来临真的就这么可怕么?笔者觉得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细细思考一下,现在所谓的“影视寒冬期”并不完全成立,或者说是一个伪命题。这是因为前几年中国影视圈高速发展,票房、关注度、广告赞助……几乎呈几何增长,现在影视行业进入饱和期,整个市场开始自发的整顿资源、优胜劣汰,行业发展也大幅减速,导致表面上是一个大幅滑坡的态势。所以说,影视寒冬期的说法并不一定完全站得住脚,它只是走得慢了……

我们先用数字说话,单看10月份的电影票房,全国总票房达到81.7亿元,创下了单月历史最高。票房的数字可以说明今年电影的总票房超越去年是很有可能的,这些年众多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中国的电影发展一直处于过热模式,但这并不是常态,行业的发展和观众的情绪都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发展的步子大了未必是好的。不过这组数字还是反应了,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并没有萎缩……

很多人觉得拍电影是一个来钱比较快的行业,这完全是一个错误的认识。在整个影视综艺圈,电影恰恰是最不好做的一项工作。前文说过近几年各大资本纷纷投入到电影行业,这真的是对电影圈的热爱吗?在我看来,想玩跑马圈地的占绝大多数,都看好未来电影行业的前景,都想进来分一杯羹。但是到了去年下半年,整个行业开始饱和,很多资本扛不住准备撤资,这就让背后的真实情况显露出来。尽管行业遭到了撤资,但是建立起来的整个电影行业的框架足够大,足以容纳现在电影人的数量。如果说我们的市场进入寒冬,那想日韩这种小市场该怎么生存?

文章开始提到过大牌明星去综艺节目刷存在感的问题,这并不能成为影视进入寒冬期的证据。在演艺圈,女演员生存环境的残酷性超级大,就算你演技再好到了一定年龄,也只能演点小角色,想演主角真的就太难了。(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之前海清的一些微博)除了个别的角色让这些女演员有主角的机会外,她们去综艺节目露露脸刷刷自己的存在感,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那些演技一般,只靠话题来炒作流量的明星来说,现在没有戏拍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去各种综艺节目刷存在感也成了他们的“必修课”,这对观众来说是也算是一件好事。

综上所述,与其说影视圈行业进入寒冬期倒不如说是进入一个洗牌期,好的制作方、好的演员在这个过程中会展现出来,那些靠流量上镜的明星和粗制滥造的作品则会逐渐的被这个行业淡忘。那今年的两部国产电影来说,《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在全球电影排行榜上也是进入前十名,这说明什么?一部引起共鸣的作品在国内是可以获得高票房的,中国的影视圈依然很火热。前段时间上映的《少年的你》,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都是年青一代的演员,演技也是非常的过硬,票房自然“高高在上”。所以说,就算说现在国内影视圈进入寒冬,依然有人能取得好成绩,因为他们有实力!

这几年各路明星和制作人考虑多栖发展、靠着大数据来按着流量IP写剧本,电影业的新概念、奇葩思路也层出不穷,整个行业一直出去亢奋状态,这对于影视圈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不利的。一步好的作品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精力去打磨,影视圈“寒冬期”的来临可以让亢奋的人冷静一下,回炉修炼一下“内功”。对影视公司来说,谁都希望把团队做大做强,疯狂的扩张会让自己面临更大的经济风险,更别说一些流量明星漫天要价让影视公司把作品的制作成品一再降低,严重的影响了作品的质量。现在需要时间来清理,让这些流量明星进入“寒冬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作为吃瓜群众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爱豆有失业的危险,因为他们有实力!

网址:另眼看娱乐,影视行业进入寒冬期,演员也有失业危机 http://c.mxgxt.com/news/view/1056358

相关内容

影视行业寒冬持续 青年演员何去何从
寒冬已至!演员失业大潮袭来,娱乐圈难混了
影视行业寒冬:演员收入缩水9成 明星企业困境重重
影视寒冬!演员失业潮背后的行业洗牌与生存法则
缅甸影视行业陷入寒冬期,电影无人看,明星也陷入经济危机
影视行业寒冬持续 青年演员何去何从——中国青年网
影视业进入寒冬,很多艺人开始转行赚钱
影视业的寒冬有多可怕?演员换工作或靠卖房过冬
娱乐圈片酬冰火两重天,影视寒冬下的演员转型与短剧新机遇
港娱圈进入寒冬?TVB近600位明星失业 佘诗曼剪彩竟只1万6?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