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为什么优质偶像都逐渐消失了?

发布时间:2025-05-08 23:14

偶然刷到一个采访,张学友说,假如他现在唱《吻别》,歌曲肯定不会有当年那么火,他也不会有当年那么大的名气。当年,听歌是普罗大众的娱乐生活,几乎人人都听歌,没有现在那么多的休闲方式。所谓的明星偶像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唱歌的人少,听歌的人多,所以只要有一首好歌,想不火都难。

时代在发展,歌曲已经没有以前的时代那么火了,现代社会休闲的方式太多了,很多人出名不再靠所谓的唱歌演戏了,打游戏也可以火出圈,直播带货也可以火,甚至跳舞,相声等都可以推出新的偶像。

当年的媒体并没有现在这样丰富,许多人认识明星认识偶像都是从大银幕上、电视机里、收音机里了解到的。那时候超级偶像被称为“三栖明星”,可能现在人都不知道是哪三栖,影视歌三栖,电影、电视剧、唱歌都很优秀,被称为“三栖明星”。所以,当年一个人要想称为偶像,必须得演得好、唱得好,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他们因为作品而火,也是因为缺少好作品而落寞。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巅峰期,领略过山顶的风景,再往前多走一步都是下山的路。

当年靠拍明星私生活为生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多,即使真正拍到了,也往往会被压下来,因为没有平台可以发表,所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偶像坍塌。没有被公布不代表没有,当年港台偶像圈有多乱,从零星的报道可见一般,”高尔夫球“事件,刘嘉玲被绑架案,甚至杨钰莹的保时捷案,放到现在,哪一件都是毁了前途的案子,但是在当年的媒体环境里,很多细节和真相都被有意隐藏,偶像该当还是当,明星该做还是做。

现在被很多人诟病的明星约会粉丝事件,在上个世纪甚至本世纪之初,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跟某个博主说的那样,跟偶像近距离接触,没有一个粉丝会觉得偶像渣,只会觉得是粉丝的荣幸。

摇滚圈尤甚!

如果放到现在,乖乖不得了,妥妥的社死,这不就是PUA嘛!

当年一个偶像成名不容易,毁掉一个偶像也不容易,哪像现在,一篇小作文就能毁了人家几十年积累的名誉和娱乐圈地位。

社会的发展促使了多媒体的诞生,微博的出现让人人都可以是小报记者,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繁荣,让人人都可以成为第一现场的见证人。偶像必须更加小心翼翼才能维持住以前积累的名声,所以,名气会让这些明星们更累,因为他们必须活得像个明星,没有自己真正的一面。

明星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情绪,喜怒哀乐缺一不可,但明星给大众展示的一面往往是积极的,正面的,长此以往,那些消极的负面的释放的空间越来越小,怎么可能会不引起抑郁、压力大等症状,所以会有很多明星靠药物来解压甚至睡眠,好的药物还好,万一是不好的药物,那可就真的是SAYGOODBYE了。

再说一个清醒的,郭德纲老师,他真的是有大智慧的人物。在疫情期间,很多明星都纷纷开启了直播,跟粉丝们聊天,但德云社却不允许众弟子随便开播,因为他懂得藏拙,知道界限在哪里,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和粉丝们分享,因为这个东西是双面的,他们因为什么而捧你,就会因为什么而踩你,他们了解的你越多,跟你走得越近,你就越来越不神秘,就失去了明星们的黄金面纱,被当作一个邻家大哥哥一般的存在,你还好意思让人粉丝们买票见你吗?物以稀为贵,免费的是最贵的。他还有个很好的规矩,就是严禁任何人把工作人员无关的人带入后台,简直是人间清醒。

郭老师反其道而行之,有的明星恨不得把自己家那点子事全部让粉丝们知道,有的人却刻意与粉丝们保持距离。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成名比以前容易得多,但同时,毁掉一个人的名气更容易。万丈高楼平地起,每一步都不容易。这个时代太多“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故事了。

保持初心,靠作品获取名声,把工作和私生活分开,舞台上光芒万丈,私下远离粉丝,是为名气延续长久之计。

对此,你怎么看?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这个时代,为什么优质偶像都逐渐消失了? http://c.mxgxt.com/news/view/1066892

相关内容

谈优质偶像
这些红极一时的宝藏歌手 为什么“消失”了?
鲁迅在教科书中逐渐消失,明星成为课文新素材,这也是与时俱进吗
什么样的明星才配称为优质偶像?起码要满足这五点
老爸的笑容逐渐消失
偶像的黄昏:当黄圣依代言悠百佳时我们在消费什么
优质偶像不优质,数码圈该审视明星代言策略了
43岁周渝民颜值崩塌?发福脸盘变大,嘴唇逐渐消失,面相都改变了
明星开店集体退潮 限购排队逐渐消失 网红店为什么不红了?
虚拟偶像行业:商业价值凸显 IP生态圈逐渐成型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