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生的歌:你的声音给我依靠,听你谈未来,听你大声笑

发布时间:2025-05-09 01:53

【题记】虽然生命中有许多朋友的面容,会随着光阴而变得无法辨失。而我却要用歌声留住你的记忆,就让未来等一等吧!如果想念我,请到我的歌里来找我。

——张雨生

1997年10月20日凌晨2点50分,张雨生独自驾驶7个月前刚买的SAAB 900敞篷跑车,在台北县淡水镇登辉大道路口的红树林保龄球馆前,发生严重车祸。车以高速撞上了公路隔离带,随后又撞断路灯,翻覆于对面车道。

被送到医院时,张雨生已经浑身是血,面目全非。警方认定,事故原因是:疲劳驾驶。

出事前,张雨生和同事一直在果陀剧场排练音乐剧《吻我吧,娜娜》。这部剧由张雨生自导自演,那天他始终待在剧场,从更换演员到音乐改编,再到舞台设计,凡事亲力亲为,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才离开。

事故发生之后,为了慰藉痛不欲生的张雨生父母,更为了唤醒生命垂危的张雨生,丰华唱片公司在72小时之内,集合了张雨生的好友,包括作词、作曲、编曲、制作、演奏、演唱、唱片平面设计、MTV编导摄制等,录制了单曲唱片《给雨生的歌——听你听我》。并决定将这张专辑的收入作为张雨生医疗、看护、复健及安家费用。

今晚听我轻轻唱,我想给你一份爱的力量。我已经打开窗,准备和你迎接每天的太阳……

虽然有万千亲友歌迷的虔诚祈祷,可惜死神还是将他摄去,霸道而仓促。1997年11月12日晚上11点48分,与死神搏斗了24天的张雨生,最终停止了心跳,那年他只有31岁。他逝世后,张爸爸将《给雨生的歌——听你听我》专辑的所有收入捐给了慈善机构。

此后,那个戴着眼镜、酷似学生的张雨生永远地活在了我们心里。无数个清冷的雨夜,我会习惯性地听着他的歌写点文字,不经意间,就会将他的歌词化入了文中,嵌进了心底。

原来走心的东西,从来不畏时光的流逝。

很多年后,当我重新回望张雨生短暂而辉煌的音乐之路时,不禁想到曾听说过的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

张雨生出生于台湾澎湖,就是歌中所唱 “没有椰林醉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的地方。那儿的阳光温润如玉,辽阔无垠的海域永远干净湛蓝,微风总是掺杂着海水咸腥的味道,蓝天的布幔幻化成晃荡的波涛。这样的场景,太适合辽阔的歌声。多年后,张雨生曾这样感叹:“每回站在舞台上,唱到忘情时,眼前总会浮现一片蓝,就像小时候在澎湖面向连着天的大海开怀唱歌。”

那时,父亲张建民还在康乐队任副队长,他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嗓音高亢洪亮;母亲张惠美是队里的舞蹈演员,歌唱得也不错。张雨生出生后,家中总是充盈着温馨的欢歌笑语,父母常常在他面前联袂表演歌伴舞,小雨生总是睁大双眼看着特别认真投入。或许是遗传了父母在音乐方面的才华,加之浓厚艺术氛围的熏染,张雨生从小就表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

年少时的张雨生开朗阳光、才华横溢,虽然他也爱唱歌,却从没想过走音乐的道路。那时他打算顺顺利利地读完大学,找一份平凡安稳的工作,过上普通却幸福的小日子。直到妹妹的突然离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

1986年,张雨生还是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的一名新生。一个礼拜天,家人决定去郊外烤肉,张雨生因为事先早已与同学约好,未能参加。烤肉结束后,在回家途中,15岁的妹妹因为淘气,踩在山涧大石块上,不小心落进水里溺死了。

这件事对张雨生的打击太大了,妹妹死前,张雨生的生活和所有普通的大学生一样,日子是两点一线,读书和考试几乎充斥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业余生活无非是吃喝玩乐,他并没有所谓的大梦想。妹妹死后,他一度情绪低落到抑郁的程度,那时无论醒着睡着,他的脑海里总是轮番播放着从前和妹妹一起哼唱歌谣的情形。冥冥之中,他觉得妹妹的音乐梦想,自己有责任替她去完成。就在这样被梦靥、回忆和冥思不断磨折的进程中,张雨生终于抛弃了原先的打算,他要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做一番规划。

1988年3月,张雨生自组金属小子乐团,参加第一届台湾热门音乐大赛,夺得了团体组冠军和最佳主唱奖。此次比赛是他走上音乐之路的起点,因为获奖,他有幸得到了在木船民歌西餐厅驻演的机会。

一天,演出结束之后,张雨生被一位客人给拦住了。客人告诉张雨生,他叫翁孝良,写了一首歌,始终没能找到适合的声音来演绎,这个乐谱放在抽屉已经一年多了,直到今天他听到张雨生清亮高昂的嗓音时,觉得他就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寻觅的“好声音”。说明来意后,翁孝良递上一张名片,让张雨生明天直接去录音棚试唱。

那是张雨生第一次去录音棚。他外型青涩稚嫩,背着一个小书包,完全没有明星气质,以致于翁孝良的同事都以为他还只是个高中生。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个个子小小、长着一张娃娃脸的男孩居然有一副极具爆发力的好嗓子。试音的时候,翁孝良惊讶地发现,张雨生的音域居然高到了“无上限”的程度,虽然没有受过任何专业训练,但他的乐感却是好得不得了,拿到一首新歌上来就能唱,唱过两三遍就能录。

而当天录的歌就是后来风靡港台与内地,现如今还有人会哼唱几句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不过,这首歌最初是为黑松沙士饮料所写的广告片主题曲,广告很快在各大电视台铺开,张雨生便也跟着红了起来。

因为翁孝良的推举,张雨生签到了飞碟公司。公司觉得张雨生形象阳光健康,又带着浓浓的书卷气,决定将他打造成走邻家大男路线的偶像歌手。而雨生的歌曲大多清新励志、朝气蓬勃,迎合了年轻人奋斗的心理。

1989年,张雨生的首张专辑《天天想你》问世,这张唱片创下了35万张的销售记录,他更是凭此成绩成为年度唱片风云人物。

在这张专辑的制作感言上,张雨生这样写道:

两年前,从小与我最亲的妹妹,在梨山附近的山涧不幸溺死,那一年她才15岁。虽然从头到尾,我没有掉一滴眼泪,但这个伤口一直在我心中。她是那么可爱,那么懂事,而且歌声又那么好。老天真不公平,妹妹他一直比我更爱唱歌,唱得比我更好,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太大。

他将人生最终的梦想和最初的成绩,都记在了妹妹的名下。每每看到这段感言,我的心中总是百感交集。是怎样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让他将悲伤隐得那么深,深到多年之后,才找到了倾吐抒发的泄口。

1988年,张雨生参演了电影《七匹狼》,随着这部片子的大卖,他的唱片销量也居高不下。第二年,张雨生入伍服兵役,一般来说,明星服兵役对事业会有较大的影响,因为长时间的蛰伏会降低歌迷的热度,但张雨生却是个例外。他入伍后,《张雨生大兵日记》漫画开始在台湾《中国时报》上连载,内容以他在军中所发生的各种趣事为题材,当然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的,一时间这些漫画风靡整个台湾。当兵的第一年,他入围了第一届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第二年,他又入围了金曲奖最佳男歌手奖。

1992年,服完兵役后的张雨生向公司提出要自己做“创作专辑”,公司鉴于他炙手可热的名气,决定放手让他去做。不久,张雨生在美国录制了第一张创作专辑《带我去月球》,这张专辑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新颖,展露了他超逸的想象力与独具魅力的艺术才华,那首专辑同名主打歌曲风前卫,歌词彰显了人文关怀和梦想,曾代表亚洲地区入围1992年全美音乐录影带大奖。

可惜这张反映良好的专辑却滞销,成了典型的叫好不叫座,公司也开始限制张雨生的创作自由。为了止损,唱片公司集结陈志远等大牌词曲作者,为他量身打造了最具影响力的一张专辑《大海》,张雨生也因《大海》再次登上流行乐排行榜榜首。销量起来了,可他并不快乐。尽管有很多歌迷都是通过《大海》才开始熟悉和喜欢张雨生的,可是他从来就不希望把这首迎合市场的歌当成自己的代表作。

理想现实两难全,苦闷无处声张,唯有通过音乐表达。后来张雨生在他的《自由歌》里,吟唱出了对唱片公司的强烈不满。1994年,在他的不断要求下,公司再度放手让他制作创作专辑《卡拉OK live 台北•我》。然而这张专辑又一次遭遇了滑铁卢,成为他卖得最不好的作品。

好在唱片发行不景气,并未影响张雨生在音乐制作方面的发挥,1995年开始,张雨生为其他歌手担任制作人。

1996年,张雨生为张惠妹打造了第一张专辑《姐妹》,专辑中大部分歌曲是张雨生为她量身定制,充分发挥了她的演唱特色。当时台湾乐坛以轻柔温婉的女声居多,而张惠妹身上那种高山族女孩特有的奔放热力和嗓音爆发力,一下子脱颖而出,吸引了大批歌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张雨生又趁热打铁,为张惠妹制作了第二张专辑《Bad Boy》,奠定了张惠妹歌坛天后的地位。张雨生制作的专辑,销量突破4500万张,使得张惠妹至今仍是台湾女歌手唱片销量纪录的保持者。

张雨生因为张惠妹的成功,一下子从“唱片杀手”变成了“金牌制作人”。

不过说起二张的相识相知,还颇有点“千里马巧遇伯乐”的意味。那是1995年的一天晚上,在台北西门町的一间酒吧里,已经化好妆的张惠妹正在调试声音准备演出,那时她不过23岁,还只是Relax乐团的一名主唱,像这样四处跑吧驻场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半年多。

正要开始表演,表哥突然跑来告诉她:“张雨生来了。”张惠妹听闻后,赶紧伸直脖子向台下张望,只见一个黄头发、戴着眼镜的小个子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看起来文质彬彬又很有气场。张惠妹一眼就认出他就是那个在电视里经常见到的大明星张雨生,她的心中一阵兴奋一阵慌乱,没想到明星来听她唱歌了,唱什么好呢?对了,张雨生的声音特别高,我也来几首高的。于是,张惠妹几乎整晚都在卖力地飙高音。

演出结束后,张雨生找到张惠妹,“你唱得不错。”这是张雨生对她说的第一句话。面对张惠妹的手足无措和胆怯青涩,张雨生主动打开了话匣子。那晚他们聊了很多,关于音乐,关于梦想,关于原住民文化……随后的一个月,张雨生几乎每天都会到酒吧听张惠妹唱歌,那时张惠妹在好几个酒吧驻唱,但无论她在哪里,张雨生都会风雨无阻地赶过去。

张雨生第一次见到张惠妹就觉得她像极了自己已过世的妹妹,两个人的年纪只差几个月,性格都属活泼开朗型,更为相似的是,她们对于音乐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衷。而后,张雨生对张惠妹不遗余力的提携和帮助,当然一方面是对她音乐才华的充分认可,更重要的,是源于对妹妹的思念。

张惠妹至今仍记得跟着张雨生第一次进录音棚的情形,那天她一戴上耳机,站在麦克风面前,就听到自己巨大的呼吸声。她感觉好恐怖,但又不好意思问,怎么办呢?眼看就要开唱了,于是张惠妹干脆憋着气,屏住呼吸。看着张惠妹憋得通红的脸颊,张雨生顿时明白过来,不住地开怀大笑。

熟悉张雨生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平时最讨厌参加综艺节目,但为了助力张惠妹走红,他也顾不上自己的喜恶,总是频频与张惠妹现身于各色节目现场,帮她打歌。张雨生小名叫张小宝,那时张惠妹也时刻将“宝哥”挂在嘴边。师生情、兄妹情、知遇之恩……所有的情谊和感恩,都融汇在了这一声声“宝哥”之中。

199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张雨生年轻的生命。当医生宣布张雨生死亡时,张妈妈跪在地上,一次次痛不欲生地呼喊着:“再等一下!再等一下吧……”军人出身的张爸爸,一直强忍着泪水,表现得非常坚强,直到在太平间里,见到儿子冰凉僵硬的遗体,张爸爸终于悲恸难抑,大哭着说道:“雨生才31岁,到还没有结婚。我对不住他,我对不住他!”

1997年11月16日下午2点30分,张雨生的家人和唱片公司举办了张雨生追思会,不设灵堂,而是用音乐的方式与他做最后的告别。

张雨生这一生,只想做一位纯粹的音乐人。在他的歌曲中,没有无病呻吟的爱情,没有虚情假意的卖弄,更没有言不由衷的做作,他将自己对人生、情感、自然的无尽感悟,幻化成了或灵动或沉郁或欢快或高昂的音符,无所谓迎合市场,无所谓他人的喜好,他只写下心中所想,真诚的,恳切的,没有半点隐瞒。

张雨生过世后不到一年,1998年的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上,他的最后一张专辑《口是心非》,获得了最佳流行音乐演唱唱片奖,这是他曾经最看重的一个奖项,他生前5次入围,但都未能获奖。那天,张雨生的奖由父亲代领。当张爸爸起身从座位一路走上舞台时,全场观众起立,以雷鸣般的掌声向这位音乐人的父亲致以最诚挚的尊重与安慰。张爸爸接过奖杯后,哽咽着说:“谢谢大家!今天雨生能够得到这个奖,我想他在天堂会看得到。很抱歉,因为张雨生不能来了。非常遗憾,雨生的生命很短暂,只有31年,但是他留下的音乐和歌声,仍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我们永远都会怀念他。”

奖杯是给逝者的荣誉,也是遗留给生者的纪念。

说来也惭愧,直到张雨生去世后,我才开始认真地听他的歌,他的每一首歌。在迎接高考的时候,午后的光影充斥着紧张的情绪,那时唯有塞上耳机,听着他的《口是心非》、《大海》,才能让心境于周遭的杂乱之中,渐渐地沉静下来。曾经,那是我最辛苦的一段时光。

再后来升入大学,每天都会穿梭于教室与宿舍之间的林荫道上。当时的天空总是晴朗,阳光从高耸入云的梧桐枝叶罅隙间穿流而下,落于地面,形成了斑驳的光影。我们从光影间穿过,望不见耀目的亮点,只感觉到一眨眼的闪耀,和确凿的温暖。那时,我最爱听着张雨生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漫步于课后无拘无束的时空里,打发最美丽无虑的人生。

其时距离雨生过世已经好几年了。或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将曾经浓重的悲哀化成后来轻柔的感伤,淡淡的,如云烟一样,看似稀薄,却永远氤氲在心底,无法消散。

湖心草生长,我心无处藏。光阴证明,好的音乐,总是可以深入心底,记取终生。

你穿过山野,来到我的心田。你像远在天边,又似近在眼前。直到充臆心间,我才后知后觉。

当感觉到痛时,早已流不出眼泪了。

张雨生曾说过,很想认识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可惜这个想法随着他的永逝而落空了。好在,他的音乐还在,还能继续陪伴我们很久很久。我也可以一直听着他的声音,恍若当年。

网址:张雨生的歌:你的声音给我依靠,听你谈未来,听你大声笑 http://c.mxgxt.com/news/view/1069519

相关内容

听着你的歌,看着你微笑,单依纯柔美的歌声,飞遍天涯与海角
听见你的声音
蔡依林回应听障生被自己歌声拯救:谢谢你的故事
蔡依林回应被自己歌声拯救的听障生:谢谢你的故事,让我看哭了
你是我的一束光:音乐才女单依纯的银幕首秀,给人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来点“花young”过大年!龚琳娜:我想听听你们的‌声音!
生哥的声音总能触动人心,不信你听听看
听见我的声音
BOBO 唱歌给你听
毛宁新专辑唱《我》给你听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