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孵化下一个QQ?混战中的AI虚拟社交

发布时间:2025-05-09 04:42


01

剑指微信的AI社交

沉闷多年的社交生态终于因AI的涌入而战云密布,一场以AI社交为核心的大战一触即发。

海外社交市场,一款名为Character.AI的聊天机器人应用在海外市场迅速走红,上线不到一周,其安装量就超过了170万,显示出AI伴侣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潜力。此外,OpenAI的GPT商店上线后,也迅速被各种“虚拟女友/男友”的AI伴侣GPTs所充斥,尽管面临一定的监管挑战,但这足以证明AI伴侣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如图1)。


爆火的Character AI带动整个AI社交领域的崛起

国内社交赛道早已进入增长困境,传统IM构建的强链接社交领域,微信以13.27亿的用户量傲视群雄。至于依托LBS与游戏、直播等泛娱乐形式而打造的陌生人社交,目前仅存的硕果中的Soul、映客等也随着用户增长乏力而进入精细化运营时期。

而从去年年底开始,字节、美团、百度等巨头就陆续推出AI聊天产品,腾讯也在QQ中内测“AI聊天搭子”,熟悉的社交圈混战又有硝烟再起的味道,尤其是当AI尝试重塑社交领域时,看到重新洗牌机会的互联网大厂兴奋不已。

02

巨头下场,AI社交成新贵

如果以AI与人的关系为纽带做排列组合,AI社交产品可以分为三类:AI辅助人类社交,人与AI社交以及AI与AI社交,其中“人与AI社交”是现在主流的AI社交陪伴类产品。

如果将ChatGPT视为功能型AI,知识丰富,客观理性,但也刻板机械。还有一类情感型AI,旨在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国内大厂非常默契地纷纷切入这一领域。


目前已上线测试的百度“万话”、抖音“心晴”、美团“WOW”、腾讯音乐“未伴”、微博“明星AI情感伴聊”等AI社交应用,都是通过陪伴聊天提供情绪价值。

这些产品大多是搭建一个平台,就像GPTs用户可以在平台上创建个性化的AI聊天机器人,在AI社交平台上,用户也可以创建独特的AI聊天角色,比如星野上有些AI聊天角色,互动次数已达上亿次,粉丝积累已有数万人。目前的产品大同小异,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参数赋予人物不同背景故事、人物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等。

本文我们将重点以MiniMax(米哈游、腾讯参投)推出的星野和美团旗下的WOW为例,一窥当下国内AI社交软件发展状况。

初次进入两款软件时, “星野”会让用户选择“对智能体的性别偏好”,“WOW”则分四步确定用户个人偏好,初始化上“星野”不妨再细致一些。两款软件主界面设计也有很大不同,“星野”主界面直接就给我们推荐了一位聊天对象,“WOW”则会让用户选择想要聊天的对象,前者具有更好的代入感,后者则方便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想要聊天的对象。


两款软件主界面设计具有明显差异

首次使用两款软件,建议搭建点击“我的”,通过手机号码即实现一键登录后,即可对用户个人头像、名字、性别、人设等信息进行设置。“星野”除对昵称会查重外,头像还不能使用风景照,不然也过不了后台审核,“WOW”的个人设置则相对简单。

在具体的聊天和交互方面,两款AI聊天软件都是在预设场景下同用户进行对话。在“星野”对话窗口,用户可通过左右滑动选择感兴趣的AI人物进行聊天,对于社恐或内向的人而言,点击聊天输入框右侧的“灯泡”按钮,“星野”还贴心地为用户准备好了各式聊天内容,用户只需点选就可以发送。

同时,用户除通过“打电话”同AI人物聊天增强互动体验外,“星野”目前还提供了群聊、生成视频(将聊天内容连贯起来)等功能,在聊天互动性上提供了丰富的功能。


“星野”提供了非常多的互动聊天功能

“WOW”这边的话笔者更好奇体验“剧情卡”对话,其系统会给出一定的故事情节进行场景带入,让用户了解角色及故事背景后展开对话,有点类似的游戏,少了点现象场景的感官冲击,但内容丰富度上却更胜一筹。

在对话内容上,“WOW”AI同样会给予用户提示,引导剧情走向,当用户熟悉剧情和角色了之后,也可以直接选择语音通话,不过暂未提供类似“星野”的“群聊”、记忆薄等功能。


“WOW”的“剧情卡”功能故事性很强

通过基础对话功能的体验我们发现,“WOW”聊天非常强调语音交互,不用AI角色开场通常就是一句语音问候,而语音通话交互,也强化了对话代入感,“星野”虽然提供了较多的功能,但其AI角色语音表述却需要用户点选播放,网络缓冲时很容易让人“出戏”。

03

创建属于自己的AI角色

创建角色是“星野”和“WOW”的重要功能,不过在流程和细节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星野”大部分项目均提供了“自动生成”功能,用户更多时候选择人物形象后,即可让AI帮忙填写简介、人物设定甚至昵称,相当于玩家动动手指,即可生成一个属于自己的AI人设,而且其是先设计人物形象,再构建人物设定,最后选择或定制音色。而“WOW”则是先完成资料填写(人物设定),再选择音色并设置开场白,最后才完成形象设计。


两款AI社交软件在创建AI人物流程上有一定区别

两相比较,“星野”在AI角色生成上明显更为方便,其宣称存在2000万种人设的AI NPC也就更好理解一些了。

综合来看,当下AI社交产品具有关系链弱、互动频次高的特色,和其他比如强关系链和高互动频次的微信等产品,并不构成直接的竞争,因此目前的AI社交产品和传统的社交产品只是错位竞争。

当然,随着技术的迭代,用户可以制作和训练一个的AI分身,它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和用户的几乎一模一样,那么就一定会和微信等社交软件形成竞争关系,而海外陌生人社交软件Teaser便已上线了AI替你社交的功能,别人想认识你,可以先通过与你的AI分身聊天,来了解你。


双方也可以通过两个AI分身先进行初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AI分身可以帮你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交以及虚假诈骗等信息,同时还能帮你联系到更有价值的社交关系,向强关系链跨越,而这会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04

编辑点评:AI尝试重塑社交

互联网时代,社交产品做的是人和人的连接,以及“人-内容-人”的连接。国内像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陌陌,国外像Facebook、twitter、Instagram、Snapchat等社交产品,大多都有人和人以及“人-内容-人”的连接功能。传统社交平台上,人与内容的关系早就被深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生产内容的目的往往都不在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媒介去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

在AI重构社交生态的过程中,两者结合又形成了“AIGC+社交”的全新概念,其又能孵化出国内兴趣社交社区平台Soul,Meta推出的Horizon Worlds,韩国SNOW公司推出的虚拟社交平台ZEPETO,以及支持多人在线创作的游戏社交平台Roblox等。而当前AI社交相比微信,更偏向于微博。而且,相比于微博中,明星进驻后与普通用户间形成的单向关系链,AI角色与用户间的关系链是双向的,这意味着更高的交往质量与高黏性的潜力。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在饭否日记上发布动态称:“每个公司都出一个微博是让用户精神分裂的行为。”可以预见的是,AI社交很可能复现10年前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大战。

邮发代号:77-19

单价:8元,年价:408元

编辑|张毅

审核|吴新

爆料联系:cpcfan1874(微信)

壹零社:用图文、视频记录科技互联网新鲜事、电商生活、云计算、ICT领域、消费电子,商业故事。《中国知网》每周全文收录;中国科技报刊100强;2021年微博百万粉丝俱乐部成员;2022年抖音优质科技内容创作者

网址:谁能孵化下一个QQ?混战中的AI虚拟社交 http://c.mxgxt.com/news/view/1072472

相关内容

从假AI到真AI,虚拟人是如何进化的?
虚拟人、数字人、虚拟偶像……一文看懂数字虚拟人的定义与分类
什么是虚拟社交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
《歌手2024》危机?内娱歌手退缩,AI虚拟人能否拯救舞台?
《AI换脸技术与宋轶:虚拟与现实的交织》
AI社交将走向何方?
详解百度智能云数字明星运营平台:AI如何赋能虚拟IP
虚拟时代的明星:AI谣言风暴中的真实与信任之战
AI人像生成器:一键打造个性化虚拟形象,全方位满足创作与娱乐需求
虚拟偶像 :“技术中立”不能成为避风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