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长子长孙”笑话背后,暴露了多少明星的“隐形文盲”?
央视都不得不删!陈丽君“长子长孙”笑话背后,暴露了娱乐圈多少明星的“隐形文盲”?
有学历不等于有学识!
这九个字,像针一样,轻轻刺破了许多光鲜亮丽的泡沫。
事情得从几天前说起。
央视的《文化十分》栏目,一个听起来就很有分量的平台。
新晋爆红的越剧演员陈丽君,因为《新龙门客栈》里的精彩表现,正当红,受邀采访。
聊的是她的新戏,《我的大观园》,她演贾宝玉。
谈到角色理解,她说,贾宝玉是大观园的希望,“他是长子长孙”。
一句话,石破天惊。
懂点《红楼梦》的,哪怕只是看过电视剧,心里都“咯噔”一下。
宝玉,人称“宝二爷”,前面还有个哥哥贾珠(虽然早逝),怎么就成了“长子”?
论“长孙”,宁国府那边贾珍才是正经的长子长孙。就算只看荣国府,贾琏也排在宝玉前面。
这个错误,实在有点基础。
很快,质疑声来了。
“真的读过《红楼梦》吗?”
“这样的理解,能演好贾宝玉吗?”
江苏省红楼梦学会的会长苗怀明教授也出来说话了,很委婉,但意思明确:这个说法,不对。
然后,更微妙的操作来了。
央视《文化十分》栏目,悄悄删掉了陈丽君采访里这几秒钟的片段。
这个动作,比任何批评都更响亮。
它说明,连官方平台都觉得,这个错误,不适合再传播了。
陈丽君的粉丝们很着急,觉得这是有人要“黑”她,呼吁大家理性看待,给演员成长空间。
这话有道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但,事情的关键,可能不只在于陈丽君一个人,也不仅仅是“过”那么简单。
01
我们具体聊聊这件事本身。
这不是在刁难一个年轻演员。
演《红楼梦》,尤其演贾宝玉,那不是一般的角色。它是我们文化里的一块瑰宝,是多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你要去诠释它,首先得了解它,尊重它。
就像你要去修故宫的文物,总得先懂点历史,知道榫卯结构吧?
不能拿着电钻就往上怼。
陈丽君说自己读了《红楼梦》,我相信她读了。
但“读了”,和“读懂了”,中间还隔着一条河。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读书不去思考,容易糊涂;光思考不读书,容易走偏。
扮演经典角色,需要的不止是“学”,更需要“思”,需要沉下心去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命运,理解他背后的文化和社会。
说贾宝玉是“长子长孙”,这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点的错误,它背后可能反映了对整个贾府人物关系、宗法制度理解的偏差。
这让人觉得,演员对角色的挖掘,或许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
当然,谁都有知识盲区。
但当这个盲区,正好撞上了你正在扮演的核心角色,并且是在一个全国性的文化栏目上公开表达时,这个“事故”就有点大了。
它提醒我们什么?
对经典的敬畏心,不能丢。
做演员,尤其是扮演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角色,基本功课要做扎实。
这不是要求人人成为红学家,但至少,别犯这种“宝二爷”变“长子长孙”的低级错误。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大家愿意给新人机会,但也希望看到你的真诚和努力,是对角色的那种“钻进去”的劲儿。
02
陈丽君这次的“口误”,并非孤例。
这些年,娱乐圈明星在文化常识上栽跟头的事,还少吗?
有些明星,比如赵某某连一些常用字词都能读错、写错,闹出笑话。
有些明星,接受采访时,被问到稍微深入点的问题,就语焉不详,或者干脆暴露知识短板。
把“莘莘学子”读错。
分不清历史朝代。
对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张冠李戴。
……这样的例子,一搜一大把。
大家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隐形文盲”。
不是说他们真的不识字,而是指文化素养、知识储备和他们的名气、影响力,不太匹配。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挺复杂。
一是,现在的造星机制,太快了。
流量时代,一夜爆红不是梦。很多人年纪轻轻就进了名利场,系统学习的时间被大大压缩。
二是,过度包装。
人设做得漂漂亮亮,有才情、爱读书、有思想……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团队包装出来的幻象。
三是,缺乏敬畏。
对知识,对文化,缺少了点发自内心的尊重。觉得“颜值即正义”,“流量即一切”,专业素养、文化内涵,好像不那么重要了。
四是,团队可能也不够专业。
有时候,明星身边的工作人员,自己文化水平也有限,或者不敢指出老板的错误。
于是,一次次的“翻车”就发生了。
流量或许能一夜筑起高楼,但文化的地基,却要一砖一瓦地砌。
这地基不牢,楼越高,摔下来的时候,可能就越响。
03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一个人读的书多了,内涵丰富了,气质自然会与众不同。
《论语》里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去学习,去弥补,这不丢人。
真正让人担心的,是那种“不知为不知”,还强行要装点门面的状态。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尤其是被青少年视为偶像的那些。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模仿,被学习。
如果偶像展现出来的,是知识贫乏、常识欠缺,甚至对文化经典信口开河。
那会对年轻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是让大家觉得,读书没用,内涵不重要?
还是觉得,只要长得好看,或者运气好,就可以忽视内在的修炼?
这恐怕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媒体追逐流量,可以理解。
但不能为了流量,放弃了对内容的基本把关。
行业需要思考,是不是应该对从业者,有那么一点点文化素养的隐形门槛?
陈丽君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
这次的“风波”,对她个人而言,未必是坏事。
是敲打,也是提醒。
提醒她,也提醒所有活在聚光灯下的明星们:
是时候,静下心来,补补文化课了。
别让无知,成为娱乐圈的常态。
也别让“隐形文盲”,成为流量明星撕不掉的标签。
毕竟,观众真正喜爱的,是颜值,更是才华;是瞬间的惊艳,更是长久的内涵。
#陈丽君争议片段已删除#
网址:陈丽君“长子长孙”笑话背后,暴露了多少明星的“隐形文盲”? http://c.mxgxt.com/news/view/1081420
相关内容
陈丽君“贾宝玉长子长孙”言论引争议:流量明星的文化担当何在?从陈丽君的“宝玉是长子长孙”想到陈果的“耄耋(maozhi)之年”
陈丽君扮演贾宝玉却说他是长子长孙,言论引发争议,文化素养问题引关注
越剧明星陈丽君《红楼梦》言论风波:长子长孙之误
越剧明星陈丽君泪目道歉:贾宝玉的“长子长孙”之说引争议
将贾宝玉说成长子长孙,言论再次翻车,陈丽君含泪道歉!
热搜第一!陈丽君称“贾宝玉是长子长孙”惹争议,南大教授呼吁更多年轻人多读原著
流量明星的文化素养,越剧女小生陈丽君,称贾宝玉为贾府长子长孙
“宝二爷”变“长房长孙”?谈陈丽君争议与经典理解
陈丽君“嘴和脑子站同一战线”引争议,粉丝力挺她“知错就改”背后真相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