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歌星看台湾流行音乐的演变与发展
台湾流行音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靡靡之音到多元创新的转变,孕育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男歌星,他们用音乐诠释了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崛起。本文将从李宗盛、胡德夫等男歌星的音乐生涯出发,探讨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01李宗盛的音乐之路:从挫败到巅峰
《男角》有相关描述, 李宗盛,这位音乐大师的人生旅程并非一帆风顺。他的早年经历充满了挑战与挫败,但这些困境并未将他击垮,反而激发了他对音乐更深沉的热爱。从学习上的困难、中考的失败,到在明新工专的挣扎,他始终未曾放弃对音乐的追求。而“木吉他合唱团”的成立,更是为他打开了音乐生涯的新篇章。通过不断的努力与坚持,他最终走上了音乐的巅峰,成为了台湾乐坛的常青树。
1958年7月19日出生,1980年代台湾流行乐坛最具实力的词曲作家和唱片制作人, 有“百万制作人”之称。李宗盛可谓是台湾乐坛的常青树,这位音乐大师是80年代台湾流行乐坛最具 实力的词曲作家和唱片制作人;无论是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亦或是已入不惑的中 年人,无不多多少少经历了他的音乐布道。至今仍时常环绕大家耳边的《我是一只小小鸟》、《梦醒十分》、《真心英雄》、《当 爱已成往事》、《凡人歌》等歌曲都是他创作中的经典。而正是这些歌作为李宗盛思想的容器,沉淀了他最深沉的情感。李宗盛1958年出生在台湾,这位音乐创作家小时候是一个提起学习就头痛的 孩子。李宗盛:我小学念国中,考高中就没考上。第一年没考上我觉得对我妈的打击比对我的打击还大后来我真的没看就回家了,到家里就看见妈妈在厨房做饭也没有问我有没有考上,我觉得那时候家里对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所以后来我就在家里帮忙做一些事,我会修瓦斯炉啊、热水器啊之类的东西,我还去帮人家送煤气罐中考失败后,李宗盛的姐姐带着他四处报考,私立高中、教会学校无一不落,但成效甚微。国立艺专的考试中,听写和试唱的两个零分,撕裂了他最后一点对音乐的想法也许为了赌一口气,李宗盛最终考上了一个叫新竹明新的私立工专,分数还不错,但离他的梦想却更远了对专业的不适应引发的挫折感、寂寞以及性格中的自卑,注定了明新工专成了李宗盛记忆里永远的灰色,但“木吉他合唱团”的成立无疑为这片灰色带来了一丝曙光。吉他合唱团是李宗盛和其他几个好友共同组建的,以本土民谣为主,风格内敛,在当时由电吉他引领的校园中并不十分走红,但却是李宗盛音乐生涯的基石。
02胡德夫:从大山到舞台的音乐传奇
《名人汇谭》一书指出, 胡德夫,被誉为“台湾民谣之父”,其音乐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出生于台东大山的他,从小在音乐熏陶下成长,尽管未接受专业音乐培训,但身边的歌声赋予了他深厚的音乐底蕴。胡德夫的音乐融合了台湾本土与西方元素,他的创作与歌声不仅影响了台湾流行音乐的发展,更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从台北的唱诗班到全球的舞台,胡德夫用音乐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传递着对家乡、对朋友的深深乡愁与怀念。
胡德夫是谁? “他是个唱歌写歌的,长得像流浪汉, 唱得像吟游诗人。” 胡德夫,被誉为“台湾民谣之父”,是台湾第一个开始自弹自唱表演的歌手,也是台湾第一个举行个人作品演唱会的歌手。40年来,他身体力行地“唱自己的歌”,用沧桑而真实的歌喉演绎自己的情怀。
1950年,胡德夫出生于台东卡阿路湾部落,父亲是卑南族人,母亲是排湾族人,他的童年在大武山下放牛度过。胡德夫从小并未接受专业音乐培训,但音乐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他住的村庄人人都会唱歌,白天田间的劳作与晚上的休闲时光都充满了歌声。
胡德夫的音乐受到了台湾民歌与西方音乐的共同影响。他就读台北淡江中学时,在唱诗班接触到了西方福音音乐。进入台湾大学后,他开始崇尚鲍勃·迪伦等西方歌手的自由与反战歌曲,这些影响体现在他的创作中,使他的音乐风格独具特色。
1975年,胡德夫与李双泽等人一同喊出了“唱自己的歌”,推动了台湾“校园民歌”运动的发展。李双泽对胡德夫影响深远,他劝说胡德夫放弃演唱英文歌,改唱本土民歌,这一转变不仅影响了胡德夫的音乐生涯,也对台湾音乐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德夫的音乐承载着乡愁与对逝去时代的怀念。他的歌声诚实有魂魄,召唤着人们失去的山林河川、遗忘的海与天空。尽管时光流转,胡德夫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他的音乐将继续传唱下去,感动着每一个聆听他歌声的人。
03台湾流行音乐的演变与影响力
正如《我要做歌手》一书中所提到的, 台湾流行音乐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持续繁荣,早期红极一时的歌手如齐秦、苏芮等依然是乐坛的主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新的歌手不断涌现,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音乐人却较为罕见。进入21世纪,受全球R&B风潮影响,台湾乐坛涌现了如陶喆、周杰伦等新一代音乐人,他们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入华语歌曲中,为乐坛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周杰伦与方文山的合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王力宏等创作型偶像歌手也通过翻唱经典与创新风格,为乐坛带来了新气象。总的来说,台湾流行音乐在不断演变中保持了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为华语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台湾流行乐坛延续了以往的繁荣。早期就红起来的歌手依旧是流行乐坛的主力。齐秦、苏芮、高胜美、庾澄庆、周华健、张信哲、张宇、孟庭苇等宝刀不老,许茹芸、张惠妹、李玟、范晓萱、熊天平等作为新一代的歌手开始出现在流行乐坛上。当流行音乐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想打破原来的格局,在一大群歌手中脱颖而出,另起炉灶开辟新的一派,显然不像以往那样容易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台湾流行乐坛虽然不断有新人涌现出来,但极少再有像罗大佑、beyond乐队那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音乐人出现。
进人21世纪,华语乐坛受到了席卷全球的节奏布鲁斯风(R&B)的影响,其中台湾流行乐坛在这个浪潮中表现最为明显,也因此涌现出一些新风格的歌手和作品,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是陶喆和周杰伦。陶喆和他的第二张专辑《I'mOK》使他蜚声整个华语歌坛,他的最大特点是将黑人音乐R&B的风格与本土民谣相结合,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具有一听即知的“陶喆”特色的风格。他在歌曲创作上的成绩也很突出,为陈奕迅、莫文蔚、蔡依林等多位知名歌手创作过歌曲,是不可多得的年轻有为的音乐人。
周杰伦的出现,给台湾歌坛,甚至整个华语歌坛带来全新的气息。他的创作和表演开创了华语流行歌曲的新风格。他创作和演唱的歌曲,从主题、内容、形式各个方面都融入了新的元素,涉及多种风格,尤其以嘻哈风格和节奏布鲁斯的表现力最突出,他的《龙卷风》《双节棍》《忍者》等作品,因极具个性而震动歌坛。周杰伦在陶喆擅长创新的基础上走得更远,他抓住了时代的需求,从歌坛的一片繁荣中杀出一条血路,树立起属于自己的风格,成为一代超级偶像巨星。
陶喆、周杰伦是创作型歌手,在不断繁荣发展但是缺乏创新突破的台湾歌坛,他们是具有开拓意义的音乐人。而和他们同在歌坛驰骋,也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地位的王力宏,则是创作型兼偶像型的巨星。王力宏曾在他的专辑《永远的第一天》中翻唱了李建复的歌曲《龙的传人》,这首歌由李建复首唱,在198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侯德健演唱了《龙的传人》,于是这首歌家喻户晓,“龙的传人”也成为中华儿女的代称。王力宏的专辑收录了《龙的传人》这首歌,他甚至在演唱中加入了一段英文Rap,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他从R&B音乐中吸取营养,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嘻哈风格。同时,他相当出色的个人音乐素养和非常好的教育背景,使他的音乐品质相当高,加上他本人高大师气的外形,使其成为一代偶像巨星。
总的来说,台湾流行歌坛大体上可以这样概括,70年代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风行天下,80年代罗大佑的民谣歌曲遍地开花,90年代台湾流行歌坛进入繁盛时期,颇有百花齐放的情景。进入21世纪,周杰伦、王力宏、陶喆及他们的嘻哈、摇滚、R&B,风靡华人世界。台湾流行歌坛作为华语歌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网址:从男歌星看台湾流行音乐的演变与发展 http://c.mxgxt.com/news/view/1101556
相关内容
台湾流行音乐十大殿堂级男歌手台湾流行音乐编年史,从2000到2009,台湾乐坛00年代十位男歌手
台湾流行音乐1986年二十五大歌星
台湾乐坛十大男歌手 台湾十大著名男歌手 台湾十大男歌星→买购网
台湾滚石唱片的“头牌歌手”变迁史,就是台湾乐坛发展的一个缩影
台湾流行乐坛编年史,从1980到1989,台湾乐坛80年代十大女歌手
台湾流行乐坛编年史,从1990到1999,台湾乐坛90年代十大女歌手
王力宏(华语流行男歌手、音乐制作人、演员、导演)
台湾乐坛十大巨星 台湾十大著名歌手 十大台湾乐坛歌手→买购网
赵传(中国台湾男歌手,音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