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淘汰”的人,后来都赢了
一眨眼,《创造营2019》已经过去六年了。回头看,当年那些咬紧牙关拼命成团的选手,现在到底混得咋样?有的人一开始就自带流量光环,出道即巅峰;而另一些淘汰的选手呢,反倒是闷声发大财,用行动告诉大家:成团不是终点,淘汰也不是句号。
想当年,节目播出时,粉丝们一个个盯着投票榜单熬夜不睡,只为了把喜欢的选手送上成团位。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谁看了不说一句真有意思?但等到成团名单公布,粉丝的期待往往很快就变成了一种微妙的失落。团综结束后,这些新团员迅速迎来一波资轰炸,代言、通告排得满满当当,简直像是娱乐圈的新晋股王,人人都看好。然而,风头过后,事情却没有像人们想的那样一帆风顺——有些成团选手开始出现资匮乏,甚至面临粉丝流失的困境。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些淘汰选手,他们虽然当时没能冲进最终名单,但却一步步在自己的轨道上扎根。从自己写歌制作,到在小众音乐圈里打拼出一片天,淘汰成了他们逆袭的标签。有些选手的原创歌曲逐渐得到认可,反而比成团选手多了一份独特的身份认同。用大白话说,成团选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找到个人定位,而淘汰选手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大规模资加持,反而更早明白了什么叫凭本事吃饭。
看得出来,这几年里,成团和淘汰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线。一个讲的是短期成功的代价,另一个讲的是从零开始的厚积薄发。尤其在娱乐圈这种快速更迭的环境里,成团选手就像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样本,稍有不慎就可能一夜之间被市场和观众抛弃;而淘汰选手在最开始就放弃了成团光环,这反而让他们能更稳扎稳打地走出一条耐看的路线。
说到底,成团与否其实只是个形式,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是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努力和作品。无论是在舞台上发光,还是在幕后默默耕耘,只要最后的结果足够出彩,就会有人为他们鼓掌。也许这就是《创造营2019》六年后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吧:光环易散,实力永存。反正,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只记得一个道理——淘汰只是个开始,成团也未必是终点。
网址:那些“淘汰”的人,后来都赢了 http://c.mxgxt.com/news/view/1102303
相关内容
曾被汪峰淘汰的陈乐基,后来在另一档节目中又被汪峰淘汰了,可惜盘点那些节目里曾被无情淘汰,现大红大紫的艺人们
那英亲手淘汰的徒弟,“误打误撞”嫁富豪总裁,如今成人生赢家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娱乐圈的,对于那些淘汰的选手,他们的去处如何呢?
第三季二公谁被淘汰了
《歌手》第三期:那英与亚当PK输了,海来阿木被淘汰
有一种逆袭叫被选秀淘汰,鞠婧祎和易烊千玺都不错,看到任嘉伦:幸好淘汰了
三巨星季后赛淘汰对手情况:乔丹淘汰35人次全明星 詹皇科比呢?
导师淘汰学员有内幕?被淘汰的他,曾手滑点赞某微博,引来大争议
遭《浪姐》淘汰后央视文艺发了3条王蓉 力挺实力派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