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互联网粉丝经济发展历程
粉丝经济的涵盖范围较为广泛,涵盖了体育、影视、娱乐等各大行业,疯狂的追星族是娱乐圈粉丝的真实写照,狂热的粉丝追星的事件层出不穷。咱们今天来主要从互联网角度来探讨粉丝经济。粉丝,是英文Fans的谐音,意为偶像的崇拜者。而被崇拜的对象,往往是明星、名人、专家、权威、榜样等有身份、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所谓粉丝经济,泛指建立在粉丝与其崇拜者、关注者之间,由其互动模式延伸出来的商业模式。粉丝经济,往往是以某个影响点为中心,许多人围绕着这个中心的明星式经济。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下粉丝经济发展的历程:
超级女声
超级女声是湖南卫视于2005年举办的针对女性歌手的选秀大赛,这是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综艺节目。从超级女声开始,追星一词渐渐淡出,粉丝一词高频率出现在公众视野。超女粉丝都有充创意十足的名字,比如玉米、盒饭、凉粉。粉丝队长一声招呼,粉丝奔走相告,粉丝群体的聚集和行为催生出粉丝经济的雏形。
博客时代
在互联网进入博客时代之后,徐静蕾(网名老徐)入驻新浪博客,掀开了明星与平民的一对一交流序幕。徐静蕾的才气加上名气,使博客点击量很快就突破了千万人次,囊括数十万粉丝,成为博客中的第一博。老徐放下身段贴近大众的方法是明智的,她通过博客作为宣传窗口,将剧透、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温馨场景传递给粉丝,与粉丝进行频繁互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明星的私人生活,为其打造了亲和的典范,也大大降低了宣传成本。
微博时代
互联网随之进入微博时代,由于微博短小精悍的体裁,使之拥有更快的传播速度。粉丝主和粉丝之间的中间传播渠道被完全去掉,任何粉丝都有可能与自己的粉丝主一对一沟通,追星成本变得很低,互动频率也更为频繁。影视明星、名人专家几百上千万的粉丝量,就是一个大型媒体窗口,借助传统渠道进行传播的需求降低。
相比于QQ私密性较强的双向沟通方式,微博主要是一对多的喇叭式宣传,使其更具有媒体性质。另外,QQ好友数量有限,而微博被关注无上限,使其更容易成为媒体。除此之外,微博还有客服功能。由于微博的媒体属性,大V、段子手等资源被精心包装成广告媒体对外进行销售。这推动了自媒体的兴起,也造就了网络水军等行业的兴盛。
微信时代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超级APP,朋友圈是好友之间互动的区域,类似于QQ空间;公众号是媒体和服务性质的机构进行宣传推广的重要渠道,推动着粉丝经济的发展。依托于信息推送和朋友圈转发,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实际上已经成为移动媒体。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罗辑思维、吴晓波频道等知名微信大号。吴晓波曾打趣道,他写了一二十年的专栏,结果把中国的报纸写没了。于是吴晓波被迫转型做微信公众号、爱奇艺视频等新媒体,他辛勤地写作、录视频、做专访,两年左右的时间粉丝已达100万人以上。以前,他为媒体服务,现在他自己就是媒体。由此可见,内容创作者这个重要资源都已经随着读者的远去进行了大规模迁移,传统媒体这个窗口就更加难以为继。
与微博相比,微信的粉丝质量更高、更精准,但为了追求用户体验而形成的信息半封闭性,使其粉丝在数量和声势方面不及微博。这也是微信的总设计者张小龙刻意做的产品规划,以避免产生过多的低质量信息和被人为操纵,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网址:一文读懂:互联网粉丝经济发展历程 http://c.mxgxt.com/news/view/1104084
相关内容
一文读懂:互联网粉丝经济发展历程互联网时代下粉丝经济的发展研究.docx
互联网直播行业 网红经济=粉丝经济?
论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的发展历程及用户画像
社群粉丝经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
粉丝经济与社群共生:互联网社群经济新篇章
“粉丝经济”下网络IP剧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粉丝经济市场现况 国内粉丝经济市场发展
一文读懂中国网红发展史
粉丝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前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