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Anna学习如何玩转时尚圈
Anna Dello Russo从时装编辑、街拍女王成功转身成为设计明星。
时装设计师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身份,他们外表光鲜、交游广泛、收入不凡。曾几何时,时装设计师履历表上的常规“背景”是圣马丁或帕森学院,他们从画图、制版、缝纫、选面料学起,进入职场后,又经历了从时装屋的低级小工到设计总监的艰难攀升过程。可如今,时装设计师的称谓显得并不那么“专业精深”。大明星维多利亚·贝克汉姆担任设计的同名品牌在欧美卖得风生水起;“超模”Lily Cole的自创品牌The North Circular,在年轻人心目中也有着超高人气;街拍达人Tommy Ton今年年初为club Monaco跨刀设计背包,被同行大肆追捧……仿佛稍微跟时尚圈沾点边,再加上明星光环的“加持”,人人都可以被营造为“设计师”,而“设计”背后的专业度,倒是退居其次。
在这群“非职业”设计师里,有一类人的华丽转身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时装编辑。近日,专门介绍时装文化的《Industrie》杂志创刊号以“当编辑成为明星”为题,讨论了时装编辑由原来隐藏于幕后逐渐走向幕前并成为明星的趋势。其中,日本版《Vogue》杂志的时装编辑Anna Dello Russo绝对称得上是这一方面的领军人物。
作为“时尚偶像”的Anna Dello Russo,不久前和H&M合作,设计了新一季的配饰系列。令人费解的是,时尚编辑一职,虽然有“时尚”二字冠名,但职务的核心始终是“编辑”,她们的转型是否证明了:在时尚的领域中,设计师所谓的专业背景已被渐渐淡化,“审美趣味”和“偶像特制”反之被强化,只要有“被营销”的可能性,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时装设计师的门槛真的这么低吗?
时尚疯子
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Anna Dello Russo这个人。关于这个女魔头,有一段趣闻。曾有人问她:“你有多少双鞋子?应该有几百双吧?”而她却说:“不不,有几千双。我有一个鞋子图书馆,每个品牌都分门别类摆放。”她用独栋公寓存放20年来收藏的高级时装和鞋子。她不和男朋友一起住,因为“家里衣服鞋履太多,容不下另一个人”。她常年把室内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因为这样对衣服鞋子是最好的。
Anna dello Russo的名片上,最显眼的抬头是“《Vogue》日本版自由时装总监及创意顾问”。很多人误以为她是《Vogue》日本版主编,大概是由于Anna Dello Russo的名气太大。事实上,她最为人所乐道的另外一个身份应该是“街拍女王”——摄影师Helmut Newton膜拜在她的裙下,Sarah Jessica Parker被她巨大的樱桃帽子震惊得哑口无言。
回顾她的职业背景,大概可以梳理出Anna dello Russo迈入设计界的路径。她虽然不是设计专业出身,却拿到了艺术史学位,对时尚有天然的敏锐性。毕业后,Anna dello Russo来到了当时还未成为时尚之都的米兰,并在意大利版《Vogue》杂志找到一份工作。之后,她又担任了《L’Uomo Vogue》杂志的主编,2006年,在业内工作十余年之后,她被康泰纳仕出版集团任命为日本版《Vogue》杂志的海外顾问时装总监,并一直延续至今。
Anna dello Russo有很多关于时尚的名言,比如“穿衣就是工作,投入到衣服上就是投入到工作中”、“把大衣当成裙子穿!”、“时尚永远会叫人不舒服。如果你舒服了,你一定没有型!”顺理成章地,她永远都是四大时装周的亮点,会提前半年准备“战衣”,毫不费力地把那些只适用于T台的浮夸单品穿到了大街上。金色锦缎剪裁的军大衣、带羽毛的鸡尾酒礼服、粉红色的猫眼太阳镜,还有闪闪发光的Balenciaga舞会礼服,不过是她的日常打扮。而正是这些华丽的、出位的服装经由街拍风潮的“推波助澜”,令Anna dello Russo于2006年开始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众人物。
追随者惊叹于她驾驭“花哨”着装的能力;羡慕她私藏的成千上万的名牌外套,且没有一件百搭款;更佩服她年逾半百,皮肤照样紧致、肌肉线条照样结实,能把自己塞进超小号的高级成衣中。于是,她轮番登上各大时尚杂志的封面,名气渐渐超出供职的杂志。借助自己的名气,她开始发布专属自己的香水(瓶身如同一只金灿灿的高跟鞋)、与时尚网站Yoox.com合作设计T恤衫,在网站上发布的第一天就全部售罄。最近,她又与H&M跨界合作,设计的闪闪金光加上色调鲜亮的蓝绿色和橘色的饰品也受到了追捧,转型不可谓不成功。
从编辑到设计师
从Anna dello Russo的转型之路,不难看出时尚界幕后转向幕前的一些门道。首先,你得积累这个行业的各种资源。Anna dello Russo混迹时尚圈超过20年,供职《Vogue Italia》杂志的12年间,她曾与Helmut Newton、Michel Comte、Walter Chin等摄影师合作,与他们熟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意大利式时尚崭露头角的时刻——Giorgio Armani 、Versace、Dolce&Gabbana开始名声大噪,Anna dello Russo也借助身份与之交好。此外,现在供职各大杂志社的时尚编辑多为Anna dello Russo晚辈,对这位大前辈不敢不敬。
其次,Anna dello Russo对自己的“明星化”包装更是精准,这大概是她常年浸淫时尚圈累积的“专业”所在。她的造型个性、夸张,又不偏离高级时装对于优雅的基本诉求,使得自己的出镜率越来越高,加上一众摄影师好友的助力,令Anna dello Russo这个名字终于成为“时尚偶像”的代名词。而在大众文化泛滥的当下,时尚偶像的号召力远大于空泛的时装设计师名头。对于商业而言,影响力本身就是竞争力和销售力,在这个时候,“专业度”已经是次要要素。
Anna dello Russo并不是唯一一个从时装编辑转型至时装设计师的个案。《US Elle》杂志时装编辑凯特·兰菲娅(Kate Lanphear),准备在时尚圈自创品牌;人气博主Elin Kling曾是一名杂志时装编辑,与设计师Nhu Duong合作推出Nowhere 2011秋冬系列鞋靴; Kate Spade放弃了在《Medemoiselle》做资深时尚编辑转而向设计之路进发,将同名品牌从最初的配件/配饰系列,发展为一个壮大的时尚产业。
“之前的工作经历,使得我对潮流现象和趋势比较敏感”, Tommy Ton今年年初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说。Tommy Ton是街拍达人,专长是摄影,但却与CLUB Monaco合作,跨界设计了双肩背包和邮差包,引发了一股明星的抢购热潮。婚纱女王Vera Wang曾在《Vogue》杂志任职16年的时装编辑,她也坦言,长时间的工作经验为她积累了很多专业知识,直到后来她产生了转型的念头,投奔到Ralph Lauren担任服装总监,这便顺理成章地为她之后的时装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时尚主编教训安妮海瑟薇扮演的“初级助理”,“你知道你怎么买到你身上穿的蓝色吗?我们在这里决定下一季流行的颜色,然后它被大量山寨,直到你在商场打折季的花车中挑到这一件。”不会打版,有制版师;不会画图,有绘图软件;不会缝纫,有缝纫师,但只有你知道下一季什么好卖,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也许正是时尚编辑们可以顺利跻身设计师的最大法宝。
网址:跟Anna学习如何玩转时尚圈 http://c.mxgxt.com/news/view/1107442
相关内容
时尚女王手游怎么玩?如何成为时尚圈达人?揭秘年轻化趋势下的水杯品牌,看他们如何玩转时尚圈!
如何跟明星学习
专访投资人余晚晚 听她如何玩转投资与跨界
想“混”时尚圈,这些“行话”你需要了解一下哦
时尚达人称号怎么获得?如何成为时尚圈焦点?
跟着时尚杂志玩穿搭
想跟网红学穿搭?关注这10位最会穿衣的时尚编辑,秒变时尚达人
如何学习赵丽颖的服装搭配技巧:提升你的时尚品味
《女编辑》扒光时尚圈囧态:伪时尚,真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