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经济学解码

发布时间:2025-05-11 01:17

粉丝经济学解码

  【庄周梦蝶】 “粉丝经济学”,即艺术家、自由职业者等通过经营个人品牌而获得收入,从而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

  脸蛋?身材?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为艺人、名人带来一本万利甚至无本万利的经济利益呢?

  先说一个不太恰当的小例子,并在此表示真诚感谢。在我生日前夕,我收到了一只巨大的机器猫,在快递单上签注的名字是“粉丝”。而前几年,我也收到过来自陌生人的鲜花、香水、书,甚至iPad流量卡,一如既往,签注人都是匿名的。要知道,我只是一个小记者,不过在微博拥有经年未变并且常常掉粉的六位数粉丝罢了!

  所以,答案揭晓了。这就是威力凶猛的粉丝经济学。所谓“粉丝经济学”,即艺术家、自由职业者等通过经营个人品牌而获得收入,从而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

  对于拥有庞大粉丝群的明星、名人来说,“卖身卖艺”的原始阶段已经过气了!要成为演艺界、文化界的土豪,人气当然是第一生产力。在凯文·凯利的《技术元素》中,他有一个著名的“一千铁杆粉丝”的理论。著名艺人陈坤就活用粉丝经济学,将此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位专注于研究烟熏妆和“行走的力量”的励志哥,近来推出了以自己命名的会员制微信平台。

  据媒体粗粗计算,“缴纳18块钱,就可成为陈坤微信平台月会员;168块可成为陈坤微信平台年度会员”。也就是说,陈坤的100万粉丝中,只要有10%铁杆粉丝,每年至少就能获得1680万收入。同时,陈坤还获得了不完全受制于经纪公司的自由,实现了自己掌握自媒体的话语权。

  对于这位拥有几百万、上千万粉丝的偶像明星来说,在他与粉丝组成的世界里,陈坤就是天、就是地,就是所有人的国王,而会员收费制,大约也等于国王向臣民收取的税负吧。

  相似的例子,还有参选过好男儿、通过快男翻身、因娶了谢娜而上位的歌手张杰。在他贫困潦倒之际,更是一大群粉丝出钱、出力,支持他走过人生的低谷。陈楚生等人也有类似境遇。

  也有走偏了的粉丝经济学。比如凤凰卫视[微博]的“美厨娘”、主播沈星,因闺房之事,闹爆娱乐版。坊间八卦称,涉事企业的老板恰好是其粉丝。当然,还有更玄乎其玄的传说。比如,有三线女星就读长江商学院,全班男生都成为了她的粉丝,而她通过这个畸形“粉丝经济学”得到了7辆跑车、9间豪宅。

  当然,还有因个人行为,导致粉丝由“粉”转“黑”,以至于粉丝经济学逐渐失去效力的反例。

  作为显微镜下的公众人物,在享有一般人无法企及的特权外,也必须承担形象受损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天之骄子到拘留所里的落魄少年,“无证驾驶”事件让曾经的奥运冠军、国家游泳队队员孙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个人声誉受损的泥淖。

  他曾经或正在代言的品牌包括北京现代、中国太平洋保险[微博]、瓦尔帕莱索红酒等,特别是北京现代,不可避免地遭遇公众诘问。企业往往在明星一战成名之后蜂拥而至,试图借助粉丝经济学,利用其庞大的粉丝效应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但这种短暂“联姻”式的合作急功近利,很多不够“脑残”的粉丝,往往在公众人物遭遇声誉危机时,由“粉”转“黑”,导致企业所倚仗的粉丝经济学顿失所傍。孙杨饱受负面舆论困扰,进而影响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正是粉丝经济学双刃剑的另一面。

  风光时的鲜衣怒马,更令人难以接受甚至试图想象落魄时的生计艰难,所谓粉丝,就是转化人气为基本生活资料的人们拥有的唯一倚仗。如何读好并成功捋顺这门学问,和个人的性情、行为方式、价值观密不可分。 (作者为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网址:粉丝经济学解码 http://c.mxgxt.com/news/view/1110688

相关内容

粉丝经济:狂热背后的经济学密码
粉丝经济:探究明星粉丝圈背后的商业密码
百家号粉丝经济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粉丝经济的5个真相:你以为的疯狂背后,藏着改变世界的人性密码
深度解析中国粉丝经济
新世代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的社会学思考
粉丝经济学营销模式分析
粉丝经济跟网红经济有什么样的区别
粉丝经济
比肩一线明星撬动千亿市场 解码洛天依的粉丝经济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