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追捧流量明星的娱乐至死思想对当代青年有何危害?

这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渗透,娱乐圈野蛮生长,就像一朵奇葩,绽放异彩。媒体成天报道的,几乎都是明星八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前,父母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呀?’我们会声音洪亮地回答:‘科学家!''医生!'军人!’。可现在问孩子:‘以后想做什么啊?'。很多小家伙都会兴奋地回答道:’我以后要当明星,我要当网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流量明星因得到太多人的追捧大把地赚钱,物质生活直线上升。
人们更加以这类人为人生典范,崇拜...跟风...
军人,科学家,演员都有各自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可因为国民的品味,人们价值观导向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才导致了其社会地位与待遇天差地别的悬殊。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落,使得很多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生活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甚至还影响到了学校,学生一下课就打开班上的多媒体播放流量明星的综艺视频,整个教室充斥着当下的流行歌曲,学生们聊天的话题都是那些流量明星的八卦新闻或者某场演出。学生们的桌子上都张贴着流量明星的海报。更有甚者,某些学生请假一天去追星,半天就花了几千块钱。并且那些追星学生当中的许多人家庭条件并不好。
一个班级的学风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消失殆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外的情况更加不容乐观,街上的那些青年男女疯狂追求明星穿着打扮,讲排场追名牌不遗余力,比房比车比表比包包,攀比之风盛行。而演艺明星则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他们享受粉丝们的追捧,享受身上的虚幻的光环。有些甚至沾染黄赌毒,这对粉丝的负面影响是极深的。
每天被娱乐文化包围的我们,已经在没有任何杀戮的情况下,消亡于自己制造的娱乐文化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追星族满脑子的流量明星和毫无营养的偶像剧,对时事新闻和地缘政治毫不关心。中国制造航母,美国制裁中国企业,中印边境发生冲突,这一系列重大事件甚至都还不如她们的爱豆出了个专辑,得了个小感冒,或者拍戏的时候擦破了点皮!在他们眼里,祖国居然没有他们的爱豆重要!她们只注重光鲜亮丽的外表,用她们父母挣的血汗钱来追星,外貌主义和物质攀比充斥着她们的头脑。扭曲的价值观居然成了他们的人生哲理!
上次我还遇见了一个狂热的追星族,居然恬不知耻地说出这样一句话:“国家大事关我屁事,我只知道我的爱豆是我的太阳,没有了太阳,我连活下去的希望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的偶像没了,你依然活得好好的。但没有了祖国,你什么也不是。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年的价值观如果发生扭曲,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是不堪设想的。国家的青年思想核心就应该是爱国。拥有刚毅的精神和意志,有着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而不是整天只知道打扮攀比看颜值,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满脑子都是那靡靡之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怕那靡靡之音,终致醉生梦死亡国恨。
今天中国的进步,离不开军人,离不开工程师,离不开农民和工人,更离不开科学家。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将来,都是这样的。只有人才能强国,科技能强国,实业能强国等,但从来没有靠着流量明星能强国!
有什么样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百姓的价值观决定了很多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子当道,英雄落泪。
这是时代的悲哀,亦是民族的悲哀。希望在新的2021年里,这样的情况能够有所改变。祖国的青年不应该被那靡靡之音和娱乐至死的思想消磨掉斗志和宝贵的青春。中国教育部最近发布文件用于防止少年们过于阴柔化的方案,可以说是阻止饭圈的歪风邪气渗透校园校风的必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