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9 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 2017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表彰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没想到,塞勒还曾客串出演获得 2016 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 电影中,他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名称为“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69年首次颁发。理查德·塞勒是美国著名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家,现年71岁的他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
在理论研究中,他对反常行为、经济人假设、禀赋效应、跨期选择、心理账户和股票市场等方面研究做出重大贡献;在实际应用上,他分析和解释了消费者行为、社会福利政策、储蓄投资政策等行为经济案例。其代表作有《赢者的诅咒》、《准理性经济学》和《助推》等。
塞勒被认为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重要先驱者。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卡内曼甚至将自己的获奖归功于塞勒,称他是“首位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开创了行为经济学”的学者。
当然,塞勒可能也是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争议的焦点源于他倾向于强调事实与权威传统经济学理论的不一致。其实,塞勒所提倡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历史久远,比如,马歇尔和凯恩斯等经济学家就经常从人们的日常行为角度对当时的经济理论进行反思。
二战后经济学家们强调数学结果和理想化假设下的研究结论,但其实许多经济现象和事实却不是这样,塞勒从心理学角度呼吁经济学家们从理想化假设中解脱出来,因此可以说塞勒是延续了一种因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而被打断的、始于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
塞勒研究了很多反常现象,不过他自己也承认,其研究目的不是颠覆传统经济理论,而是希望学者们对反常事物有一个认知并以此推动传统经济理论的不断完善。
塞勒对反常现象的思考也引发了人们对经济理论的思考,即当现有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我们决策的时候,唯一的途径似乎正是按照塞勒所追求的,关注人的行为,不断质疑、不断思考。弥补现有经济学理论的缺陷。
此外,塞勒的研究成果之所以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还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术研究紧紧围绕行为经济学前沿理论,更重要的是因为塞勒循循善诱的行文特色及通俗易懂的魅力语言,感染了经济学界的学者们去探究人类至今未知的知识领域。
《大空头》是一部关于金融危机的电影,其中最突出的元素在于包括客串名人在内,角色们不断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直接交流。性感女星玛格特•罗比浸着泡泡浴边喝香槟边给观众解释抵债支持证券,名厨安东尼•鲍代恩出场讲解担保债务凭证,当然还有最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塞勒的客串出场。
他的客串不但给电影观众做了经济学知识的科普,更达到一种黑色幽默的效果。
当然,电影终要走娱乐路线,给大家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提醒,我们抱着看戏的心态欣赏就好了,它没有责任给到我们解决方法。如果真想找到答案,不妨去看看塞勒的著作。
精英阅读研究所
jingyingread
精英主张 独立表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