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源于“开盒”行为的事件,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也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家庭教育失职、特权精英对道德的漠视、技术对伦理的践踏以及法律与道德的无力等一系列社会病灶。正因如此,这件事才会迅速引发热议。
3月16日,网友爆料称,百度副总裁的女儿涉嫌通过“开盒”(非法获取并公开他人隐私信息)手段对一名孕妇进行网络暴力。据悉,这名孕妇因为在社交媒体上对某韩国女星行程发表评论而遭到粉丝群体的攻击,个人信息被公开并遭遇网暴。有消息称,涉事女孩自去年以来,曾多次在饭圈进行类似“开盒”行为。
3月17日,谢广军通过朋友圈发布声明,承认涉事女孩是他的13岁女儿,并对此深感愧疚,向所有受害者道歉。虽然这个道歉看似真诚,但几乎回避了整个事件的核心问题:
首先,谢广军之女长期参与饭圈“开盒”,多次曝光他人身份证、住址、电话,甚至煽动对孕妇丈夫的侮辱并教唆家暴。这些行为揭露了当前饭圈文化的极端异化。这不仅是一场个体失范的丑闻,也反映了饭圈文化的毒瘤已达到了集中爆发的状态。
这次风波揭示了饭圈文化中四大顽疾:极端排外的群体暴力、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扭曲、隐私滥用的技术失控以及平台责任的缺失。
在本事件中,涉事孕妇只是提出了对韩国女星行程安排的中立质疑(比如“经纪公司是否过度消费艺人”),却被谢广军之女和她的饭圈同伙视为“异端”,发动了有组织的“开盒”攻击。这种行为将对偶像的热爱变成了对异见者的敌视,粉丝群体把“维护偶像”当作了“消除一切反对声音”,形成了类似宗教狂热的集体盲目性。随后,饭圈成员通过“开盒”行为,将对手“去人性化”,并把泄露隐私视为“正义的胜利”,甚至美化网络暴力为“为偶像而战”。这种从“捍卫偶像”到“猎巫式围剿”的行为,暴露了饭圈文化的堕落:从圈内互撕到恃强凌弱的暴民狂欢。
更令人震惊的是,谢广军的女儿才13岁!13岁的未成年人能够熟练运用“开盒”手段,成为网络暴力的工具。她以“守护偶像”的名义践踏人权,将个人隐私作为攻击武器,把法律底线当儿戏。科技作恶成了饭圈的入场券,而谢广军的家庭教育,最终也成了这些极端行为的幕后推手。
其次,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涉事女孩曾晒出父亲月薪22万的在职证明,并宣称“不怕报警,人在国外”。这种言行透露出她对“特权即正义”的扭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根源正是家庭对物质资源的过度重视,却忽视了道德教育。这种态度背后,暴露出一个现象:即便父母有着丰厚的物质条件,也无法给予子女基本的良知与责任感。这就是家庭教育的彻底失败。
物质富足≠道德健全。当一些人选择用金钱替代陪伴,用特权弥补管教时,他们的子女往往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存在感,将父母给予的金钱与特权转化为饭圈暴力的工具。而谢广军的道歉声明中,完全没有提到对这种教育失误的反思。
第三,谢广军的道歉选择在朋友圈这个私密空间进行,而非直接与受害者沟通或在公开平台上道歉。这种做法实际上更像是向自己圈子进行解释,而不是向公众道歉,暴露出他似乎未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
根据《刑法》第253条规定,非法获取或提供他人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尽管涉事者未满14岁,极有可能免于刑事处罚,但监护人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然而,谢广军以“父亲”身份请求网友“给未成年人改正空间”,将道歉变成了一种表演,仿佛他的女儿才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
第四,谢广军作为百度云业务负责人,理应是数据隐私保护的倡导者,但他的女儿却能轻松获取他人身份证、住址等敏感信息。尽管他说这些信息来自“海外社群网站”,但作为数据巨头的百度,其高管家庭成员的行为自然带有“瓜田李下”的疑虑。公众不禁要问,谢广军是否利用职务便利为女儿提供了“信息特权”?此外,作为长期接触数据安全的高管,谢广军显然没有在家庭中教会女儿最基本的法律与道德底线,这让我们这些普通人对信息安全的信任愈发动摇。
尽管百度尚未回应,但作为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公司,若不能自证清白,公众对数据安全的信任将彻底崩溃。
因此,谢广军的道歉可以说是一次极其失败的危机公关。它不仅无法挽回百度的声誉,反而暴露了他失败的家庭教育、饭圈的恐怖以及公众对自身信息安全的恐慌。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民众来说,我们没有谢广军那样的财富与特权,却可能在屏幕另一端遭遇谢广军之女带来的噩梦。
本期推荐影视:《黑镜》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