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营养市场爆炸式增长,多家本土品牌脱颖而出!
目前,中国拥有超过3000家运动营养食品生产企业,这一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运动营养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39%,预计到2024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74亿元,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这一市场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趋势,预示着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原料表现
中国运动营养市场的爆炸式增长,主要归功于健身群体规模的持续扩大。预计到2026年,我国健身人数将达到惊人的16亿人。同时,这一增长趋势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非运动人群,他们崇尚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的不断壮大,消费需求也在逐步升级。具有多重功效的原料在运动营养领域崭露头角,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肌酸作为一种天然有机酸,由精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合成,它在运动时能水解产生ATP,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从而增强锻炼效果并增加爆发力。今年上半年,肌酸细分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显示出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此外,动物蛋白、镁以及β-丙氨酸等原料也在运动营养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动物蛋白能促进合成代谢,助力肌肉增长,提升运动表现。镁作为体内重要的电解质,有助于维持体液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并参与多种酶的催化反应和能量代谢过程。而β-丙氨酸则是体内合成肌肽的关键氨基酸,能提升肌肉耐力、增加肌肽水平并缓解肌肉酸痛。这些原料的出色表现,共同推动了运动营养市场的持续繁荣。
市场格局与消费者需求
《营养品评论》通过对小红书和微博等社交平台的梳理,发现“促进燃脂,助力减肥”“补充蛋白质,强健肌肉”以及“迅速补充能量,提升耐力”是运动营养品的主要需求点。这些需求点与肌酸、维生素B族、左旋肉碱和蛋白粉等关键成分紧密相关。
例如,肌酸被广泛用于增加运动时的爆发力和耐力,而维生素B族则主打补充营养、提供能量。左旋肉碱则侧重于加速脂肪消耗,提高运动时的能量输出。蛋白粉则主要针对增肌和增重的需求。
在品牌方面,国内品牌如肌肉科技专注于肌酸补剂,诺特兰德则主打左旋肉碱。修正药业则同时经营维生素B和左旋肉碱,而fiboo则专注于女性运动产品。海外品牌如Myprotein和麦斯泰克则主要销售蛋白粉类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运动营养品的单价普遍高于国内产品。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本土品牌在西王食品、康比特和汤臣倍健的领导下,占据了市场前三的位置。其中,西王食品以29%的市场占有率领跑,康比特和汤臣倍健分别以18%和17%的市场占有率紧随其后。这显示出本土品牌在运动营养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
然而,当前运动营养品市场的主要受众仍是健身人群,且产品主要集中在乳清蛋白粉、肌酸粉等细分领域。从产品剂型来看,超过90%的产品都采用粉剂形式,这虽然便于携带和补充能量,但也导致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程度较高。因此,未来的运动营养市场需要更多的创新和差异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在淘宝平台搜索“运动营养食品”时,我们会发现热销的产品主要以蛋白粉为主。然而,随着行业的持续进步,运动营养产品的范围正在不断拓宽。例如,旺旺旗下的Fix XBody品牌就推出了专为运动人群设计的燃力吸吸冻,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小巧便携的特质。同时,玛氏旗下的M&M’s品牌也推出了Hi Protein蛋白棒,旨在在运动营养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此外,安琪纽特推出的牛轧糖蛋白棒和蒙牛的迈胜运动蛋白饮等创新产品也备受瞩目。这些行业领军品牌纷纷进军运动营养领域,展现出积极的布局态势。
网址:中国运动营养市场爆炸式增长,多家本土品牌脱颖而出! http://c.mxgxt.com/news/view/1131240
相关内容
本土与海外品牌激战——2024中国运动市场风云录KOL营销:解锁品牌增长的新密码
中国运动品牌秀出“国际范儿”
跨文化营销中,品牌如何平衡全球化与本土化战略?
影响力营销时代,颖通助力品牌创新增长
奥威博瑞掀起“中国健身风”顶级运动营养品日渐流行
数字化时代,品牌如何撬动微博营销“新增长”
【绝密】品牌内容驱动增长方法论—— 爆品力是增长的抓手
健身消费大幅增长、本土品牌迅速崛起 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玉泽:药妆市场的创新突围与品牌增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