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发布时间:2025-05-12 06:14

《音乐作品鉴赏》第一章重点知识点梳理

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音乐构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和声、旋律和主题。这些基本要素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能够表情达意的音乐。

一、音乐鉴赏的能力:

对音乐音响的辨(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

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别能力(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

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二、音乐的起源

鸟鸣说、语言学说、劳动学说

三、音乐的要素

1、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乐音,即音的高度。

由发音体震动的频率(震动的次数)所决定,频率次数多则“音高”,频率次数少则“音低”。音乐中的音高一般以钢琴音域的5个八度为限

2、不同音高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高音使人情绪高涨(具有明亮、清脆、尖锐的特性,使人有单薄、紧张之感)

中音使人有相对平静的感觉(使人感到松弛、舒畅)

低音使人情绪压抑(使人感到沉重阴暗)

1、音色:音的色彩,也称音质或音品,决定于泛音的数量和强度。大体可分为乐器音色与人声音色两大类。

2、乐器音色

西洋管弦乐器、民族管弦乐器、现代电声乐器(不同乐器和它们的不同音色特征的鉴别能力;更好地鉴赏作曲家在使用乐器和乐器组合时的表现目的)

3、人声音色

童声、男声、女声(高音、中音、低音)

1、节奏:音与音在进行中连续或间断时间长短的现象。

在节拍的基础上,由各种不同时值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多样

化的形态

2、节拍:相同时值的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周期地反复

单拍子——每一个小节只有一个强拍

复拍子——每一个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一个以上的次强拍

3、节奏与节拍的区别:节奏具有多样性,在某种节拍基础上,不同时值的音组织形成灵活的、千变万化的形式;节拍具有均匀性,是强弱规律性的反复交替

1、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和节拍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

所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进行的,称曲调。

2、旋律线的类型(1)波浪式(大波浪、小波浪)(2)直线上升式(3)直线下降式(4)水平式

3、影响旋律的因素(1)受到时值、音高、和声、节奏节拍的影响(2)演奏方式的影响

圆滑的、连续的演奏/演唱给人抒情、连贯的感觉;

短促、分离的演奏/演唱给人欢快的、跳跃的感觉

1、和声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它包含:①和弦,是和声的基本素材,由3个或3个以上不同的音,根据三度叠置或其他方法同时结合构成,这是和声的纵向结构。

②和声进行,指各和弦的先后连接,这是和声的横向运动。

和声有明显的浓,淡,厚,薄的色彩作用;还有构成分句,分乐段和终止乐曲的作用

2、和弦连接:指和弦的连续进行。

3、和声的分类(谐和和声、不谐和和声)

和谐音程:纯一度、纯八度、纯四度、纯五度、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

不和谐音程: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所有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1、主题:在乐曲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并处于一个显著的核心位置,是全曲或乐曲进行发展的基础性材料。

2、主题的特征

一般作品只有一个主题,但大型的音乐作品则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乐主题,代表了不同音乐形象的性格与对比。(风格特征、体裁特征、情绪特征)

3、主题的发展模式

(1)重复:最基本的手法,主题不加改变或稍加改变的连续出现(2)变奏:将主题加以装饰变化

(3)展开:主题中的部分音乐材料为中心,运用音程、节奏扩大、缩小、倒影、移位等手法引入新材料

(4)对比:对立的新材料与主题并置

《音乐作品鉴赏》第二章知识梳理

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欣赏,营造氛围,描绘情境,能够辨别各音乐要素,感知音乐结构整体性,领会乐曲意境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一、乐曲中表现的几种情境类型:激越、静谧、欢乐、哀怨、思念

激越即强烈、高亢的声音和情绪。

静谧的音乐通过营造宁静、神秘、幽怨、梦幻等柔美意境,带给人平和的心理感受。

欢乐的音乐常给人幸福、喜悦、温馨、浪漫的情感体验。

哀怨即悲伤、怨恨。悲伤的音乐常触动人们最脆肉的情感心弦,使之置身在凄美、阴郁的情绪中。

思念即“怀念、想念”。

二、各类情境类型音乐的创作特点

1、在旋律创作上

2、在和弦应用上

3、在节奏使用上

4、在速度处理上

5、在歌词编配上(仅限声乐作品)

三、各类情境类型音乐的表演特点

根据不同器乐表演、人声表演不同的性能特点,分别从:

1、强弱分明的力度

2、音域

3、丰富多样的演奏技法和表演特色/演唱风格

四、延伸知识点

1、奏鸣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通常以奏鸣曲式写成;第二乐章为慢板;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诙谐曲;第四乐章为回旋曲。

2、奏鸣曲式:西方音乐中重要的曲式结构之一,指“单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常作为交响曲、奏鸣曲或弦乐四重奏的第一乐章,多为快板,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3、音乐动机:音乐结构中的最小单位。一般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并包含一个强拍一个弱拍。

4、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听起来互殴演奏起来多变,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

5、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纪初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学堂开设的音乐课

网址:《音乐作品鉴赏》重点知识点梳理 http://c.mxgxt.com/news/view/1137702

相关内容

《影视作品鉴赏》基本知识点
声乐作品鉴赏1.pptx
电影作品分析电影鉴赏特点及意义.doc
影视作品鉴赏与分析课件解读(24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古典音乐”作品赏析策略
贝多芬钢琴音乐作品《欢乐颂》的赏析及特点分析
人物传记相关知识点梳理.doc
影视作品的鉴赏方法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名人传》知识点梳理+练习.docx
乐理知识:音乐作品的旋律分析!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