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影响力的媒体报道你的新专辑引爆了流行音乐歌坛,也许你会欣喜若狂,但如果通稿石沉大海,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呢?你是否就会指责公关团队并产生自我怀疑,为什么我花了钱却没有效果?音乐公关活动绝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于独立音乐人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那还是不要雇佣公关团队为你的新歌曲大造声势了,毕竟患得患失的心态对音乐的成功推广没有一点好处。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音乐公关误区,也许你能找到失败案例的症结所在。
1.希望迅速看到成效
公关宣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数年时间来建立。虽然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新兴的乐队能迅速登上诸如Paste Magazine和SPIN等业内杂志,但这毕竟是很偶然的情况。因为这仅仅有可能是因为编辑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着急完成一个符合杂志受众口味的乐队报道。所以你不必为了目前看似很少的报道量发愁,知名度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
2.忙着制订未来的传播计划
如果你总是一心想着未来,思考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那么就会很容易陷入止步不前的境地。也许你会觉得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没有活在当下而错失通往最终目标的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小成功。传播行业变化很快,没有人能够预测日后会出现哪些新媒介、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内容,今天你思考的策略仅仅是建立在目前你的认知情况之上的。尽量减少内耗,少说多做,增强执行力。
3.将覆盖率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
音乐公关、艺人推广不仅仅局限于广告媒介投放。虽然这个很重要,但是不必将媒体覆盖率作为成功公关传播的唯一衡量标准。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整合营销传播,艺人与歌迷全方位的接触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现场音乐演出票房、社交网站粉丝人数、流媒体播放及下载量、电子邮件营销转化率等等,这些数据都是值得考虑的。
4.传播媒介选择过于单一
我接触到一些美国的音乐人,花了很多时间和金钱,就为了能上Pitchfork(一个美国芝加哥的音乐网站,专于发布音乐评论、音乐新闻及音乐人访谈)。虽然Pitchfork是音乐领域特别有影响力的一个网站,但它并不是通向成功公关的唯一途径。社交网络、现场演出场地、流媒体平台,所有这些接触渠道都可以用来为潜在歌迷传播最新的专辑、演出资讯,树立歌手的形象,促进音乐销售。
5.没有为音乐公关留出充裕的预算
如果音乐公关宣传活动的预算不是那么充裕,对于公关团队来说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将很难保证得到一个很好的传播效果。我们不妨将公关活动跟股票投资做一个比较,你尽最大的努力挑选并购买称心如意的股票,在一天的结束时也许你会看到股票上涨于是你决定继续观望,但实际上你并没有得到收益并承担着股票下跌的风险。这就像音乐公关活动,你制作了最好的音乐,挖掘出最好的故事,实施最好的宣传策略,虽然无法保证能够得到完美的传播效果,但是充足的预算也是获得成功的唯一办法。
本文部分素材来自:musicthinkt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