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谊合作模式:让冯小刚品牌撬动海南地产(2)

发布时间:2025-05-12 07:21

揭秘华谊合作模式:让冯小刚品牌撬动海南地产

时间:2013.12.27 来源:时代周报


《私人订制》美丽的三亚外景地

冯小刚-华谊模式

    华谊最赚钱的电影大多都来自冯小刚,虽然口碑遭遇滑铁卢、股价动荡让王中军所料未及,但从商业角度考虑,《私人订制》实际并未让人失望。

    在今年11月上海的一个广告行业论坛上,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记者查询上市公告中,王中军、王中磊兄弟的名字分别为“王忠军”、“王忠磊”,华谊未回应两人是否改名)便表达了对《私人订制》吸金能力的厚望。正是这次的发言,引发了舆论中“《私人订制》广告植入达8000万”的说法。

    根据记者记录,王中军当时的原话是:“《私人订制》的植入广告创造了所有电影的最高纪录,之前我们有一部电影是8000多万现金的植入,而这部戏已经超过那部戏了,这个数字我们团队说别说,希望还是留一点空间。我估计未来(想)要更多的钱(广告)吧。”不过华谊兄弟集团公关负责人曹赫向记者表示,“目前华谊官方并未披露过《私人订制》植入广告收益,具体数据应以今后公告披露为准”。

    回溯过往的冯小刚电影,《手机》植入广告获利仅700万元、《天下无贼》达到4000万元、《非诚勿扰》时已高达5000万元。《私人订制》植入广告包括剑南春、红牛、珍爱网等十多个品牌,广告数额或将创下冯小刚个人导演作品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华谊授权北京卫视在2014年1月推出一部名为《私人订制》的大型季播电视真人秀,据悉第一阶段总中标额超过1亿元,其中冠名权售价4500万元。此前王中磊称,除了收取授权费外,公司还将参与节目收益的分成。

    众所周知,华谊以影视业务为主导,根据华谊2009年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电影业务方面,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两部电影,在报告期内累计实现票房分账收入18896.50万元,约占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华谊兄弟坦承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2010年,《唐山大地震》上映25天票房便破6亿,同年12月22日上映的《非诚勿扰2》有一半票房算入2010年。据当年媒体信息披露,华谊兄弟2010年的票房纪录为17亿元。2011年全年,华谊卖得最好的电影依然是上一年末上映的《非诚勿扰2》,国内票房为4.7亿元(并不全部计入当年收入)。在冯小刚几乎缺席的局面下,根据华谊兄弟2011年年报显示,“电影业务收入下降67.02% ”。

    冯小刚与华谊的合约也体现了其非凡意义。冯小刚是华谊签约导演,与大多数导演与华谊的合约不一样,冯小刚算华谊的员工,只给华谊拍电影,而且不管有没有电影出来,他都要从华谊领工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影视制作人告诉记者,像冯小刚这样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是影视公司的“核心产品”,华谊用这样的合约确保了对冯小刚作品的所有权。如今,这一模式被其他影视公司效仿。“比如光线跟宁浩工作室签约,无论宁浩是否有作品,光线每年都需要向其工作室支付500万元。”他说。

个人片酬涨了50多倍

    冯小刚与华谊的合作模式是五部电影一个合约。最新的“五部约”从《一九四二》开始计算,冯小刚本人确认“还有三部没有拍”。此外,在华谊每年投资的非冯小刚电影作品中,冯小刚至少要在其中一部中署名艺术总监或监制。

    为华谊创造价值的数年间,冯小刚自身的身价也水涨船高。1997年拍摄《甲方乙方》时,葛优片酬60万,冯小刚片酬只有葛优的一半,但在固定片酬加票房分成模式下,他最终拿到117万;《夜宴》和《集结号》都带给他上千万的收入;《唐山大地震》拿下6亿多票房,冯小刚拿到了创纪录的6000万。15年间,其片酬涨了50多倍。

    “还有三部,可能还要拍一阵子呢。但确实很想休息休息,以利再战。”冯小刚这样回答记者。伴随其镀金时代而来的是冯小刚近几年频繁的“疲惫之声”。早在去年2月,冯小刚曾发微博称:“对电影的爱越来越淡,对这样的生活也开始感到厌恶,也许真的到了要和它说分手的时候了。”随即引发华谊股价震动。或许是前车之鉴,冯小刚并没有针对记者所提“五部约”满之后的续约问题给予正面回答。

    华谊方面则更为谨慎。根据公关负责人曹赫对记者的回复,“冯小刚导演是一名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电影导演。在与冯导的长期合作中,公司一方面完全信任和尊重他个人的艺术追求,高度认可冯导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坚如磐石,商业和情感关系不会因为导演的艺术追求而变化。电影作品的制作和拍摄是非常辛苦的过程,偶尔感到身心疲惫也是人之常情。约满后是否会续约并不是现阶段思考的问题,要充分尊重冯导的个人追求和时间规划……”

    在经济效益之外,冯小刚的艺术追求实际较少为人所知。冯小刚在去年《一九四二》上映前透露,相对于电影,他或许更爱画画,“因为画画不需要协作,不需要求人”。美工出身的他在2012年重拾画笔,在曾梵志的工作室画画。和曾梵志合作的《一念》 在今年9月的芭莎明星慈善夜上,拍出1800万元。冯小刚也曾坦承,《我是你爸爸》、《月亮背面》、《一地鸡毛》都被枪毙了,才把他引到了贺岁片这条路上。

    近日在上海演出舞剧《夜宴》的舞蹈家王媛媛也向记者证实:“很多艺术家是具有双面性、或者多面性的。冯导目前呈现在普罗大众面前的是一位商业导演,甚至说喜剧导演,但实际上,他有很多艺术理想是你看不到的,比如画画。他在圈子里也不是跟很多恶搞的人在一起。艺术家是他另外的一面。”王媛媛称,她与冯小刚合作的舞剧《夜宴》便是他艺术理想的一面。“是他曾经的艺术世界,他就是舞美出身,在舞台上做视觉。”

    王媛媛曾在电影《夜宴》中担任编舞,为吴彦祖和周迅编创“越人歌”等多个舞蹈段落,在当时颇为抢眼。《夜宴》改版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冯小刚也曾公开表示,在自己全部作品中,《夜宴》是比较另类的一部,“是我比较想拍的,想在视听方面,把我对中国古代美学的观念通过电影呈现出来。这部电影满足了我这部分的创作欲望。”


《私人订制》外景地

“冯小刚”这块招牌与华谊地产生意

    海口观澜湖在冯小刚电影《私人订制》里,总共出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海口观澜湖1号球场黑石球场,犹如歌剧院造型的白色帐篷是“私人订制”公司的办公场所;另一个是李成儒扮演的导演“家”,原本是海口观澜湖的别墅区里一幢独栋别墅。

    电影结束时没有第一时间离场的观众也看到了鸣谢“电影公社”、“观澜湖”的字样。冯小刚后来道出了其中的一些原委,“公司应该多方面的发展,有全方位的收入,除了电影,还有文化地产,我不太懂这些,但我其实希望公司不要把利润都系于一个人身上,这对公司来说是很不健康的,我希望华谊能够尽快有多线并进的局面,现在也已经这么在做。”

    布局地产是华谊破题的另一路径。

    上市一年后的2010年,华谊兄弟便开始了业务转型。王中军重新规划了版图,新增两大板块分别为渠道与衍生品。渠道包括影院建设、电视台及新媒体;衍生品指游戏、拍摄基地、电影城等,均与地产沾边。2011年以来,华谊确定投资的4个影视地产项目包括南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苏州电影主题公园及深圳坪山、上海嘉定两个文化城项目。

    海口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是几年来唯一取得成果的大型地产项目。华谊兄弟2012年年报显示,注册资金为1亿元的上海嘉定项目的运营公司上海嘉华影视文化产业公司在2012年营业收入为零,营业利润为-13万元,净利润为-9.4万元;而深圳坪山项目在2012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三项的账目全部为零。

    据悉,观澜湖华谊冯小刚电影公社三条主街之一的一九四二街已经完全建成,将于2014年9月开始营业,近日已开始铺开媒体宣传。“一直在努力降低对冯小刚依赖”的华谊,在文化地产上打的第一张牌,依然是冯小刚。

下一页:冯小刚电影公社由来

>>查看全文

网址:揭秘华谊合作模式:让冯小刚品牌撬动海南地产(2) http://c.mxgxt.com/news/view/1138637

相关内容

华谊总裁王中磊:与冯小刚合作模式无法复制
海口冯小刚电影公社正式开业 刘德华等明星齐聚海口
冯小刚,华谊的真兄弟
冯小刚与冯巩深厚情谊揭秘:28年的未解之谜终于揭晓
跟华谊玩“对赌”:张国立吐苦水,冯小刚惊险过关,李晨AB郑恺...
冯小刚电影公社手绘地图全揭秘
华谊兄弟购冯小刚旗下影视公司 重在抢导演+明星
海南:从“天然影棚”到产业高地
公司调查:华谊兄弟被指“啃冯” 发展模式遭质疑
华谊拉六位明星“入股” 欲打造以明星为内核IP产品矩阵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