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真心遭贱卖,曾黎人设崩于贪?娱乐圈“人淡如贪”现形记!
曾黎的“二手生意”:粉丝的真心,团队的生意
一枚定制徽章,标价800元,出现在二手交易平台上。
送它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熬夜三个月的心血,转手就被明码标价卖了。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卖家可能是明星团队里的人。
事情是这样的:某位自称曾黎五年老粉丝粉丝的网友,在某二手平台闲逛时,发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东西——粉丝群当年当年众筹设计、手工制作的专属徽章,而卖家挂的价钱还挺硬气。
点进主页一看,好家伙,不止这一件,代言商品、活动周边,甚至没拆封的粉丝信件和鲜花礼盒,统统在列。
卖家脱手的速度也快,最短两周内,这边刚送到明星手里,那边就摆上台面待价而沽。
粉丝群瞬间炸锅。
当年拼手速投票的时候,大伙儿凑钱出力,就为让偶像开心;结果现在,这份“开心”成了一件转手套现的商品。
更憋屈的是,某些人甚至省吃俭用送礼,有人买奢侈品项链硬撑一个月泡面,到头来发现项链直接被标了五位数的价,安排得明明白白。
粉丝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事情闹上热搜后,曾黎团队的应对方式堪称反面教材。
先是火速清理证据,相关链接和账号动态光速消失,把“此地无银三百两”演绎得淋漓尽致;接着开始捂嘴,粉丝质问帖帖变成仅自己可见,甚至连夜公关;最后拖到舆论压不住了,私信粉丝一句“正在调查”,至今也没个正式回应。
真正让网友愤怒的,倒不是某个明星团队卖了几件东西,而是整件事揭露的那层遮羞布——所谓“人淡如菊”“不争不抢”的公众形象,背地里早被变现成了生意经。
曾黎在镜头前多次强调“别花钱送礼”,私下里却默许团队倒卖;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珍藏粉丝心意”,结果转头连拆都不拆就被挂出来卖。
这类言行不一的操作,让粉丝的信任直接崩塌。
明星收礼再转卖的事,在娱乐圈并不新鲜。
大部分情况下,粉丝即便知道,也只能装不知道。
但这次的问题在于,礼物并非随手转赠或低价处理,而是以超高溢价出售,明摆着把粉丝的真心当成了稳定的“货源”。
再加上那个卖家账号的其他交易记录,网友顺藤摸瓜发现,类似的明星礼物还有不少,疑似形成了某种“产业链”。
当然,也有人也有人辩解说,明星收的礼物太多,放不下也正常,难道非得囤积一辈子?
这话乍听有道理,可关键在于处理礼物的方式。
若是合理处置,捐赠也好,送人也罢,至少对得起礼物的价值;但直接拿到二手平台高价出售,,就算合法合规,也不免给人一种“割韭菜”的感觉。
其实粉丝心里清楚得很,礼物送出去那一刻,所有权就不归归自己了;但真金白银的付出被人轻易变现,换谁都膈应。
这件事说白了,还是饭圈文化与资本逻辑碰撞的老问题。
一方觉得自己的心意是无价的,另一方认为礼物到手就是商品。
而明星站在中间,一边享受粉丝经济的红利,一边又得维持“体面”的人设,一旦翻车,信誉就是第一个牺牲品品。
可能明星本人未必清楚这些运作细节,但甩锅给团队显然说不过去。
毕竟,到底是工作人员自作主张,还是公司默许纵容,甚至会不会有更复杂的利益链,这些都是公众无从得知的内幕。
但摆在台面上的事实是,事发后,团队的反应不是坦诚处理,而是火速删帖、清空账号,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网友的调侃挺犀利——“人淡如菊?恐怕是‘人淡如贪’。”饭圈的年轻人不是傻,只是愿意暂时装傻;但当真心被明码标价,也就离脱粉不远了。
这件事最后会怎么收场?
大概率冷处理。
时间一长,热搜退了,新瓜来了,大部分人也就忘了。
但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当粉丝的爱变成生意,明星和粉丝之间,还剩下什么?
或许,娱乐圈最贵的从来不是礼物,而是人心。
网址:粉丝真心遭贱卖,曾黎人设崩于贪?娱乐圈“人淡如贪”现形记! http://c.mxgxt.com/news/view/1140215
相关内容
曾黎摊上大事了!粉丝脱粉、路人缘崩盘,“女神”人设碎一地?曾黎状告粉丝被指人设崩塌 礼物风波引发争议
明星人设崩塌?从粉丝信风波看娱乐圈信任危机
张颂文扔信与曾黎礼物被卖:当粉丝的“真心”成为明星的“负担”
曾黎礼物倒卖门:傲慢公关如何毁掉明星路人缘?
曾黎“灾难公关”:粉丝礼物倒卖风波中的信任崩塌与行业反思
万茜人设崩塌记:从‘人淡如菊’到‘心机’暴露,真相几何?
曾黎团队:一场傲慢公关引发的信任崩塌
曾黎“礼物倒卖门”:傲慢公关如何毁掉明星路人缘?
曾黎转卖粉丝礼物,娱乐圈明星收礼乱象何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