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数字报





最近一段时间,打开朋友圈,就会看到不少人的“年度听歌报告”,这是一份独属于年尾的仪式感,既总结着即将过去这一年的音乐时光,也在标记着音乐产业的后续发展风向。与此同时,即将到来的跨年夜,各大卫视与视频平台也推出了跨年演唱会,以仪式感满满的律动辞旧迎新,从中或许也可以窥见最新、最热的音乐潮流。
传统歌手交出爆款答卷
以往谈及原创音乐,大部分的人都会唱衰“华语乐坛已死”,许多人还在唱着多年前的老歌,而低质短视频神曲更是让人提不起兴趣。但是这种状况在2023年有所改善,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传统歌手带来的爆款歌曲,仿佛更能扛住时间的考验。
今年3月,一首“你浅浅的微笑,就像乌梅子酱”在短视频平台上突然爆发,洗脑的甜甜旋律令全网集体上头。不同以往的是,这首典型短视频神曲其实出自李荣浩去年底发行的专辑《纵横四海》,旋即此曲引发了舆论场对唱片歌手炮制神曲的争议性讨论。
仅过了四个月,年中,一首同样孵化于唱片工业的《罗刹海市》掀动了更大规模下沉受众的热烈关注。刀郎此曲不仅喂饱了喜看乐坛八卦肥皂剧的群众,其高品质的词曲质量也根本性拉升了年度神曲的品质上限。
事实上,尽管讨论度不及前两者,汪苏泷去年新歌《就让大雨全都落下》在今年短视频平台乃至全网的传播力也相当惊人。最近出炉的《2023腾讯娱乐白皮书·音乐篇》里提到,该歌曲在今年1月拿到了全网音乐平台10亿播放量,迄今仍耸立在QQ音乐热歌榜,在榜时间已超过330天。
此外,还有周杰伦的新歌《圣诞星》,这一作品于12月21日晚上线发布,立即成为全网热搜,毕竟距离去年7月发布《最伟大的作品》之后,周杰伦已经时隔一年多没有发行新歌。相较于大师云集、意象繁复的《最伟大的作品》,《圣诞星》更像是一首简单的小情歌。它采用简约的三段式结构,曲调清新流畅,歌词直白浅显,是非常典型的“周式情歌”。《圣诞星》与周杰伦的前作《告白气球》有着相似之处,在前奏和说唱部分也有着《夜曲》和《以父之名》的痕迹,还有不少人拿《圣诞星》和李荣浩的《乌梅子酱》作比较。
面对着传统唱片歌手交出的这些答卷,虽然仍有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但足以给华语乐坛注入一针强心剂,同时也让更多业内人士看到,短视频未必只会催生洗脑且平庸的BGM,它也可以是好音乐发光的助燃剂。
演唱会带动文旅产业
演唱会的复苏是今年音乐产业的最大动向,不仅数量多,而且辐射范围广,更为重要的是带动了文旅大产业的发展。据《2023年线下音乐演出经济发展及线上社交内容动态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二线城市演唱会票房高速增长,尤其海口、佛山、福州演唱会票房复合增速全国领先,海口增速最快达1013%。此外,连过往的“演出荒地”呼和浩特、乌鲁木齐等西北内陆城市也开始承办周杰伦演唱会、草莓音乐节,彰显出线下演出市场辐射地域之广。年轻人“跨城观演”比重急剧上升。最典型的要数周杰伦2023演唱会·海口站了,一场演唱会吸引来了9.51万人次省外游客,占到游客总数的61.5%以上。所以说,今年音乐演出已不单是一桩音乐生意了,更是一门文旅生意。一个城市无论举办顶流歌手演唱会,还是举行拼盘型户外音乐节,都会因四面八方的“聚合型流量”大幅提振当地餐饮、零售、交通、住宿等周边经济。
也正是因为如此,五月天的“假唱风波”才会引发轩然大波,付诸高消费却只能换来一个来现场听CD的演出体验,这是广大消费者所不能接受的。但反过来说,假唱亦有正面积极意义,即有助于“纠偏”内娱默认存在多年的假唱现象,并带动群众广泛关注真唱live舞台。比如即将在年底激烈对打的八台跨年晚会,在群众监督加持之下,有助于内娱集体拥护一个“全开麦”的健康演出环境,并不断促使音乐演出市场进入到一个注重“品控”的良性循环。
“AI新世代音乐”来袭
年初ChatGPT大行其道,根本性提升了AI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的热情,“AI+音乐”就成了音乐产业各方力量关注的增长方向。现如今,代表新世代音乐审美趋向的AI音乐,可谓频繁震动着音乐圈各方神经。
年初,金曲歌后、知名音乐制作人陈珊妮在微博自曝,其于白色情人节(3月14日)发行的新歌《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实则由她指导其AI模型所唱。而此前,没人怀疑那不是出自陈珊妮的歌喉。
年中,B站开始不间断涌现成批AI 歌手翻唱同行金曲的“整活视频”,并捧出了AI歌手界第一顶流——AI孙燕姿。短短一个多月,“她”高产翻唱了周杰伦《发如雪》、王力宏《需要人陪》、陶喆《飞机场的10:30》、周传雄《黄昏》、S。H。E《热带雨林》等华语大金曲,且几乎以首首快要超越原唱的高质量令网友们惊呼“AI孙燕姿正式被我列为21世纪最伟大发明”。
没过多久,音乐平台也察觉到这阵AI风潜藏的商业化增长势能。今年11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与宏声文化(王力宏工作室)联手打造了华语乐坛首位官方授权“全AI”歌手——AI力宏,并发布了由其翻唱的《Letting Go》,且该单曲封面及MV均由AI生成。
整体看来,2023年的音乐产业整体复苏明显,但行业隐忧仍在,当下的繁荣能否推动原创环境的良性发展?“音乐+AI”“音乐+短视频”之后,后续还将玩出怎样的新花样,仍需积极探索。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 资料图片
主办单位:青岛日报社
Copyright © right 青岛日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网址:青岛早报数字报 http://c.mxgxt.com/news/view/1140800
相关内容
青岛早报数字报东南早报数字报
青年报数字报
2010青岛演出市场调查报告
青岛广播电视报QINGDAO GUANG BO DIAN SHI BAO的广告刊例
《只此青绿》主演孟庆旸 楚天都市报数字报
北方新报数字报
青岛民国时期引进好莱坞大片 头等票1块大洋=工人5天工资 青报网
有仇必报1:文二哥来了青岛
海南特区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