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文体名人进校园,赋能教育多元力量

发布时间:2025-05-12 15:11


据“南大文学院”消息,6月5日,作家马伯庸在南京大学文学院报告厅举办专场讲座《文学历史中的“他”与“我”:考据与虚构》,还举行了“马伯庸先生南京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聘任仪式。至此,马伯庸正式履职南大教授。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文体界专业人士走进了校园。前段时间,胡海泉出任南海音乐学院院长、武大靖获聘吉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等事件都曾引发过社会讨论。“文体界名人进校园”成为高校流行的新趋势,标志着文体界名人与高校的连接进一步加深。这既是文体界专业人士提高声誉、扩大自身影响力的方式,也是高校丰富人才队伍体系、提供多样化且有实践意义的教学举措。“文体名人进校园”,无疑是一种双赢的发展模式。

文体界专业人士走进高校参与教学,是将实践经验引入到教学工作的有效手段。文体界专业人士在各个领域躬耕于实践,对于自身职业和专业领域发展已经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度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育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对接,也让学生能够开阔眼界,接触到课本以外更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些文体界专业人士自身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行业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专业性强而又别开生面的课程。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和传授,能够给予学生最直接有效的帮助。无论是体育技巧的规范,还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提升,都能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最专业的训练,这也为他们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体界专业人士的自身经历,无疑是最好的实践经验资源,与高校学生研究的学术碰撞后更容易迸发出新的火花。有公开资料表明,苏炳添受聘为暨南大学教授后,已开设了相应的教学课程并任研究生导师。他不仅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还担任了暨南大学苏炳添速度研究与训练中心主任、广东省速度能力研究重点实验室荣誉主任,培养出了一批全国冠军。这不就是实践经验与高校教学相结合,推动业界与学界共同发展的佳例吗?

高等教育看重科研的同时,也要注重多样化发展。多样的评价标准能够充实高校的师资、教学功能,也能助力高校得到更好发展、更具有包容性。让作家、歌手和运动员等文体界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是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效举措,有助于高校多元化教育的发展。

无论是担任教授还是校长,这些文体界名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优质资源,高校也能借助文体界名人的影响力,扩大学校、学院的知名度。但同时也存在部分文体界名人只是“挂名”而不参与高校实际管理和教学等工作的情况。对此,文体界名人入职高校还应当建立比较明确的教学管理规定,要把责权关系理顺。学校、学院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文体界名人要和普通教师一样有准入、辞退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督促其在人才培养、科研、艺术实践等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址:青平:文体名人进校园,赋能教育多元力量 http://c.mxgxt.com/news/view/1145869

相关内容

青平:文体名人进校园,赋能教育多元力量
2024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举行
学校来了“冠军老师”!2024年体育支教志愿服务体育明星进校园活动举行
体育明星接连走进中小学校园
“中国登山第一人”张梁励志分享,深圳大鹏新区“文体名人进校园”公益导师行动开启
李玉顺:推进“互联网+教研”是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必然途径
体育明星进校园,除了让你很high,还留下什么?
篮球明星走进怡海中学 打造多彩体育校园
揭秘清华大学名字背后的故事:校园文化与教育质量一览!
郎平中学母校校长:绝不能说学校的教育成就郎平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