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访谈]主妇变明星2008.2.16
观看视频:主妇变明星(上) 主妇变明星(下)
韩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经常出现在北京电视台的《快乐生活一点通》《食全食美》等节目中,爽朗的性格,加上一道道家常好菜,这位家庭主妇出身的嘉宾主持人,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韩姐”。
同期:
其实韩姐从未接受过专业的烹饪培训,她原本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白天上班,回家要做家务,还要准备一家人的饭菜,自从四年前她参与做电视之后,做饭的活儿就更多了。但用韩姐自己的话说,她是忙活着,快乐着,幸福着。把自家餐桌上的私房菜,通过电视传播变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韩姐的经历让很多人觉得好奇,她是怎样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变成了受人喜爱的厨房明星呢?她的快乐幸福之道,又会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主持人:你好,你现在收看的是《心理访谈》我是阿果,……
主持人:这位是杨凤池杨老师,另外这位专家是在我们节目第一次出现。
王兵:对,没错,第一次。
主持人:也是……心理专家汪冰,你好汪老师。
王兵:谢谢,谢谢阿果。
……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这位特别嘉宾就是北京城的大红人韩姐,你好韩姐。
韩姐:你好主持人。
主持人:现在应该在美食街应该算是一个明星了?
韩姐:可别这么说。
主持人:是不是走在大街上,都有人能认出你来?
韩姐:那倒是。
……
主持人:比如说……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人说这不是?还记得那一次?
韩姐:有啊,……哪都有,超市里头我刚教完了做,这个季节的,包萝卜馅包子,……因为使了老北京的黄酱嘛,在超市里边碰见人家两口子,昨天刚看完您的那个节目,是用的这种酱吗,后来我就说是。
主持人:当时觉得高兴吗,觉得你看,他们马上学我做饭?
韩姐:我不会像人家说的那种兴奋我没有。
主持人:没有。
韩姐:但是我就觉得人家对我一种认可,就是说她做得还行,我就是这种感觉
通过电视,认识韩姐的人多了,跟着韩姐学做饭的人也多了,如今,韩姐出了书,还开了博客,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烹饪经验。而韩姐的电视缘完全是一个偶然。四年前的一天,韩姐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化冻肉的小窍门,她觉得那种方法并不好,热心肠的她就给栏目组打了电话,说了说自己的方法。没想到,就是这个电话,让韩姐成了电视上的厨房明星。
韩姐:我就反正也是老北京人的那句话,热心肠也好,我自己管我自己叫闲事精,然后第二天我就给他们打电话了,他们有个热线,然后打电话,我就提意见来着,然后这个女孩也是非常执着的一个,
……
韩姐:她因为听我说了,她想你肯定有生活经验,因为要不会你不会提出这个问题,然后……
韩姐:都一个月以后了,然后她给我打电话,她说请您出镜拍这个,我说,那时候176体重,我说我180斤会憋镜头的,……我也不愿意出镜。
主持人:为什么呢
韩姐:就是不愿意出境,那时候一个是也觉得自己胖,后来她就特别执着,……她觉得非得让我做,结果我做完了以后,应该说在圈里圈外的吧,像观众也好,电视圈也好,感觉都不错。
主持人:而且我估计那期可能收视率也很高。
韩姐:对。
主持人:所以导演高兴啊,我们现在就想找那个,比如说我请的人,我们这期节目创下高收视率,您就放心,以后还会经常请您来。
韩姐:对,我还有一个就是经常跟我女儿说的句话,就是做饭现在做这种地步,其实很多人比我做的好,比我长得漂亮,只不过人家是工作忙,或者是不愿意出镜,我就是有这么个机会,遇上执着的小孩,就没完没了就玩起来了。
……
主持人:看来刚开始上电视,还有点不太情愿,……
韩姐:其实开始人家叫我,这就是电视里教做饭的,其实我那时候心里特别不舒服。
主持人:为什么,不好吗?
韩姐:做饭的,郁闷。
主持人:你看你看,您觉得电视里做饭的,是歧视,不好听是吗?
韩姐:我不知道为什么。
……
韩姐:像一般地年轻的,偷着指这是电视里教做饭的,上岁数的人就不了,韩姐,您教的真好吃,他就会这么问,……我一开始也有点不太适应,慢慢地就觉得也是人家给的爱称吧,肯定是喜欢,后来有时候我就多两嘴,问我做的饭真的那么好吃,真的好吃,您又没吃过,我照着您的方法做了,您想,那还有差距呢,他都能说好吃,就是这也是动力,我才开始做饭了。
因为误打误撞而上了电视,韩姐说,一开始,她其实并不情愿,但慢慢地,她发现,总有陌生的人向她请教做菜的方法,这说明大家是喜欢她做的菜,这给了韩姐很大的动力,也让她开始喜欢上了这一行。四年来,韩姐白天工作,晚上录节目,虽然很辛苦,但却乐在其中。
韩姐:其实我觉得不管做什么事,心态要好
……
主持人:没烦过吗,做饭有没有烦过?
韩姐:其实人对什么事,可能都会有烦,但是有一点我会这么认为,如果你烦行,这事你可以不做,那我就烦,我真的就不用做了,你烦了半天还得做,为什么呢,所以我就要把它做好了。
主持人:所以我就问您,您做饭这个事,是您真想做,你做了几十年,还是说我当妈了,我当妻子了,咱是家庭主妇,咱不得不做。
韩姐: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你嫁了一个很好的厨师,人家要不高兴给你做饭,你照样没得吃,不如自己做,想吃什么,你们类似得跟着我去吃。
主持人:所以你看,真是我们看了那么多美食节目,烹饪节日,都是从节目里看,今天看到真人了,然后看到韩姐我就相信韩姐,她 做的什么肯定都好吃,她心态也很好,人家吃了她的东西,可能让你心情也会很不错。
王兵:非常用心。
……
韩姐:再一个就像我刚才说的说,不要重复劳动,比如说我这儿在切着菜,炒着这个菜,没有一道菜是不停的要在这儿翻炒,总有要让它受热的机会,其实空下这时间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使过的盘子碗,……就可以洗出来了,等你菜,所有菜都上桌了,就剩一个炒勺没刷,全都刷完了。
主持人:全弄完了。
韩姐:吃完饭以后,就这三个人的碗和筷子,和这个盘子没了,如果说有些人就说,切完了葱,刀也放在那儿,菜板也放在那儿,炒完菜的锅,锅盖都摆在那儿,吃完饭都犯懒了,谁看一大堆,都头疼都不愿意洗碗,其是真的没必要,其实你就是一个合理的安排。
……
杨凤池:有一些人把做饭看成是一负担,所以她每天琢磨要做什么饭,她觉得就很累,然后再做饭的过程里头,她始终伴随着一些抱怨,你看看我天天做饭,你们能不能帮我做做我累死了。
韩姐:其实真的没有必要。
杨凤池:然后端上来以后,我做好了还得给你们端到眼前。
主持人:对,吃饭了吃饭了,别看电视了,别看报纸了,赶快吃吧。
韩姐:我们把这个饭做的有滋有味,吃着多舒服啊,你做的难吃无比,那你还是得做那干吗不做好了
杨凤池:原来我插队的时候,我们那邻居一家老乡就是有一个大嫂就是,每天她要做饭了我们都知道,都瞪着眼睛,你们谁也不管,吃什么呀,就在那儿嚷。
韩姐:她心里不平衡。
杨凤池:然后做熟之后,给你们吃吧,塞吧,塞吧让你们,然后就往上端这个,所以我们就觉得那个大嫂子可能,她把做饭看成一个受煎熬,受惩罚一个过程。
王兵:结果我们经常会发现,当我们把做一件事情,当做负担和受煎熬的时候,它真的就越来越成为一个负担和受煎熬,所以韩姐有一点,就是他说那个,既然我要做了,我还不如好好的做,享受这个过程,所以这一点特别好。
杨凤池:所以韩姐有一点,就是她说那个,既然我要做了,我还不如好好地做,享受这个过程。
韩姐:对呀
杨凤池:当我做饭的时候觉得真麻烦又得洗又得炒,有得切,这个饭没法做好,吃的人也不会感觉好吃,但当我很享受这个过程,我很认真,然后又趣味的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伴随这些快乐,就进了我做的饭里,这个饭肯定会好吃的,因为他是绕有趣味的,用心的去做出来的,吃的人也会感受到这一点
韩姐说,她在做美食的过程中,体会更多的是轻松和愉悦,而正是她的这种快乐,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韩姐,不过,做美食节目,光是带给大家快乐可不够,还得有真刀实枪的本事。而节目组要求,韩姐不能做重样的菜,粗算下来,四年的时间里,韩姐至少做了两百道菜,这么大量的菜式,韩姐又是从哪学来的呢?
主持人:刚开始肯定是把你以前,自己做过的搬上电视,后来这个天天得播啊,你得拿出新东西来,后来又没有为了电视,我得再研究点儿菜谱,再发挥些东西出来。
韩姐:说句良心话我真没有剽人家的东西,或者那什么,我说那就变味了,为了做节目才学那些东西。
主持人:所以我就想您这个菜,最初从哪学来的,您是从哪学来的?
……
韩姐:因为我生长在四合院里头,您家这东西我觉得不错,那时候我小,可能我不会做,也没轮到我做的时候,等我自己真正生活了,我想起来,当时的时候,你像我做的那个粘卷子,……这是跟我们院八婶学的。
主持人:你看,在四合院的时候?
韩姐:那时候小孩们也没得吃,八婶粘一层卷子就一个小孩给一个,觉得吃着挺好吃的,然后自己就学着怎么做。
主持人:那时候就刻下印象了。
韩姐:对,它好吃啊。
主持人:但是没做,后来才开始做的。
韩姐:大了以后才做,那个时候还小嘛,都是小孩。……
韩姐:再有一些他们韩姐还有一些创新菜,其实我的创新菜,
……
韩姐:最有印象的就有一道,现在我在我博客上写这个菜名炒四鲜,但是自己家吃的时候是没名,为什么呢,母亲上班了,手里自己没有钱,放学回来了想做饭,……那家里就剩下从头,柿子椒、西红柿、土豆,这四种东西,哪个单独都不够炒一样菜了,我就给它隔在一起了,凭你的想像,洋葱肯定要过油才好吃,要不然它会辣,土豆过了油才好,所以我就要这两样先下锅,煸炒透了,那西红柿要炒熟了出的番茄汁菜才能好吃,这时候我就放,因为柿子椒一受热就可以好吃了,有好看,如果你要是在里头炒很长时间,柿子椒口感就不好了,所以我就这么个顺序就做了,现在这道菜,一直保留到今天。
主持人:她刚才说了句凭想像,我觉得这也是本事,你让我想像,无源之水我怎么想,你比如像我们要做饭,我们都有一些章法,比如说菜谱,比如说尖椒牛肉,西红柿汤好像都有来源的,您那个想像是从那儿来的。
韩姐:比如说像现在我在博客上教很多人做饭,大部分上网都是年轻人,我交给他们,我跟他们说,你们学方法,不一定要学韩姐,先就是说怎么和什么配,……但是就说韩姐姐就说了隔两勺糖,隔三烧酱油,那酱油牌子品种不一样,出来的东西还是不一样,做饭其实还是讲手气的。
主持人:手气是什么意思?
韩姐:手气就是感觉、心情、所有火候都在里面。
杨凤池:韩姐讲做饭,她讲做饭的好多地方让我产生了我做个案时候的感觉。
韩姐:这就叫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杨凤池:她这些东西,有的时候有一些年轻的咨询师,经常会问我,说你做个案我们看好像行,您有什么经验,我讲一大堆经验,他们说您能不能把它具体化,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问什么后问什么。
韩姐:这个是不会学的。
杨凤池:我说实在我是说不出来,而且我觉得大量的东西是我们在观察,是我们在理解,而真正我们做什么是在观察和理解之后,其实有好多,像您菜做得那么好,说那么多信息,那么多的想像您从那儿来,实际上就大量的观察,很多的实践积累起来的,最后就形成得心应手的状态。
……
王兵:我觉得这个韩姐,让我一个特别大的感触,就是韩姐的那种对事情的琢磨劲儿,觉得她说那些细节,很多东西不是书上有的,……可能基本上一般人都不会想到的。
主持人:她琢磨。
王兵:对对,所以就是有心人,机会光顾有准备的头脑,我觉得真的没说错。
韩姐告诉我们,她从小生活在四合院里,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院子里做饭,大人们边做饭边聊天,孩子们就围在一边游戏,等到谁家的菜先做出来,孩子们就会一涌而上,争先品尝这些美味,韩姐说,那个时候,虽然自己还不会做,但她却能记住那个味道,等到大一点儿的时候,她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做了,而且,每次在做的时候,她都会加入自己的想法,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也总是与众不同。而说到自己第一次做菜的经历,韩姐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主持人:您记得您第一次,做菜是什么,就想做这个事,感兴趣是什么时候?
韩姐:那个时候我们那个年代,都是说大人上班,然后哥哥做饭,或者上边有姐姐做饭,哥哥上学了没放学呢,那时候我四岁,大家都知道那个年代是过节的时候,每人有一两香油,我家那时候有四两香油,他们都没回来,因为我看人家都在做饭,我也想让我妈回来就吃现成的,家里有香菜,我就把那香菜整棵的隔在香油锅里了。
主持人:洗没洗?
韩姐:没洗,然后我们院里有一个金爷爷,现在他不在了,他说小妹,你干吗呢,我说给我妈炒菜呢,连洗都不洗,就给你妈炒菜呢,我就从那个油饭里头又给拎出来了,上水管那儿去冲,你浪费水吧,等你妈回来我就给你妈去告状。
韩姐: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印象最深的,后来多大开始做饭就没印象了。
主持人:你说4岁,杨老师,王兵我们可以想一想,你说现在四岁孩子在干吗,刚上幼儿园,还玩玩具呢,都是受大人照顾,哪想着自己还要做饭,反而还要给妈妈做饭,
韩姐:就是小孩瞎玩
主持人:还有一种有没有这种可能,我现在比如说我儿子你给他买玩具,你买那些玩具他不感兴趣,但是他家里的灶台铲子锅他对那些东西感兴趣,是不是您那时候?
韩姐:我们那个年代。
杨凤池:她不是对玩具不感兴趣,是没玩具,锅灶,灶台的设备就成了玩具。
主持人:是不是就是这个可能,我就说?
韩姐:对。
杨凤池:也有这个游戏的愿望。
王兵: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一点,就是那个年代,我们知道很多小孩,很早就开始做一些家务,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韩姐这样的成就,或者后来真的把做饭当成乐趣,我觉得韩姐四岁时候就开始炒那个有泥的香菜,有一很大一点,说明其实可能隐藏是一个天赋的线索。
主持人:你觉得是个天赋的表现是吧?
王兵:对。
韩姐:这能算吗,不能算吧?
韩姐从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变成电视上的厨房明星,把自己的美味菜肴和快乐幸福,通过电视传递给了更多的人。从四岁开始玩起锅碗瓢盆,到自己成家立业在厨房忙里忙外,再到电视上一显身手,韩姐做菜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这个天赋对于韩姐能在厨房天地里大显身手究竟起着多大的作用?天赋和人获得幸福和快乐之间又有多大关系?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不是也有着某种没被察觉的天赋呢?明天同一时间,欢迎收看《心理访谈》——《主妇变明星》
韩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她经常出现在北京电视台的《快乐生活一点通》《食全食美》等节目中,爽朗的性格,加上一道道家常好菜,这位家庭主妇出身的嘉宾主持人,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韩姐”。
同期:
四年来,韩姐在电视上已经教了两百多道菜了,把自家餐桌上的私房菜,通过电视传播变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家常菜,韩姐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如今,韩姐出了书,还开了博客,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烹饪经验,从普通主妇变身厨房明星,韩姐实现自我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呢?
主持人:主妇变明星很难得,看见韩姐就知道菜好吃,幸福。
韩姐:就是喜欢做,带给别人有成就感,讲编导演播室揣着筷子抢菜。、
主持人拷问:牛肉的问题
韩姐:主要讲选肉的部位。
王兵:就是那个年代,我们知道很多小孩,很早就开始做一些家务,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韩姐这样的成就,或者后来真的把做饭当成乐趣,我觉得韩姐四岁时候就开始炒那个有泥的香菜,有一很大一点,说明其实可能隐藏是一个天赋的线索。
主持人:你觉得是个天赋的表现是吧?
王兵:对。
韩姐:这能算吗,不能算吧?……
杨凤池:关于天赋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也有点思考,就是有的时候,一个人把一个什么事情做的特别好,别人说他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个人就是他很投入这件事情,其实就做的好,我印象很深有一次我看姜文接受一个记者次方,他说你原来做演员,现在又做导演,……说你觉得你有没有电影的天才,姜文那个回答,我觉得特别符合刚才韩姐那个反应,他说全一样,任何一个没演过电影的人,只要我告诉他怎么演,他进入那种状态,他就可以成为好的演员,关键是什么,就是你真要深入那件事情,……我觉得天才其实跟勤奋跟兴趣是紧密结合的。
主持人:但是我觉得天才,我们都说勤能补拙,这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在想,我原来以为天赋是什么,就是一个人先天的特长,就没有任何后天的。
杨凤池:如果是天赋的话,应该她四岁那一次就炒一锅香菜,很香喷喷的菜给大家吃,大家觉得称奇这叫天才。
王兵:我有点不同的建议,杨老师跟韩姐,我想说的是,天赋并不等于她生下来就可以,比如说您4岁就能炒一锅菜,然后所有人都较好怎么这么绝,这叫小数天才啊,我们说的天赋更多的就是一种隐含的才干,更多是一个种子,但这种子怎么变成超越别人的优势,比如说姜文,他可能有演戏的,有一定的才华,但是如果他不做一个演员,不投入去做事情,就像杨老师说的,不给他知识上积累和经验上积累,就像您老用的话,他也不可能超越别人的优势,我们经常听爱迪生说一句话,经常提就是这个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爱迪生是他是这句话听起来很谦虚,其实他隐含了一个关键,就是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就是后边百分之九十九有可能是白费。
主持人:所以我们现在说百分之一种子的问题,你得有这个种子,你浇灌他才能够发芽才能长成大树,如果不是这个种子,比如是一苹果树,你想种出一个梨来它就不可能。
杨凤池:这个百分之一的种子就有点特殊了,就不是你我他他,咱们几个这样的所具有的天赋,比如说跳高,比如说女高音,让韩姐再喜欢再练她也不行,我觉得天赋是指的某种特殊的才能,就是你那个地方长的就适合干这事,这种可能性才带有,它是带有。
主持人:你的意思是特殊技能,它不是生活常态当中。
杨凤池:先天与生俱来的一些特点。
王兵:我认同杨老师说的就是这个先天与生俱来,我们基本上把天赋定义为就是我们占主导方式的一个思维或者行为方式,我们不妨在这儿做一个小实验,我希望大家能把手交叉一下这样子。
韩姐:要哪个手搭那个手吗?没有。
王兵:看,我们每个人,比如我和阿果就不一样,一个是左边大拇指在上面,一个是右边大拇指在上面,好,现在我们倒过来试一下,什么感觉各位?
韩姐:别扭。
王兵:别扭,好,谢谢。我们刚才做这个小的演示,就是说其实我们每个人有一个占主导方式的优势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这个习惯如果能够创造价值,我们就认为它是一种天赋。
……
杨凤池:我特同意汪冰刚才说的,这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这种生活习惯、这种工作习惯、和思维的习惯,让我们能够很好的做一件事情,如果这叫天赋的话我同意。这就叫天赋我同意。
其实,天赋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行为习惯,只不过,往往有很多人都忽视了自己拥有的天赋,没能将它与效地发挥出来。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识别我们身上已经具备的天赋呢?
主持人:我怎么知道我的天赋是什么,比如说你怎么知道你的天赋是什么?
汪博士:阿果问这个问题太重要了,……是不是天赋我们一般从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刚才说的,是不是渴望做这件事情,就是很强的动机去做。
主持人:就是本能的渴望?
汪博士:本能的渴望。
主持人:特喜欢,而不是理性思考。
汪博士:而且不是很在乎成名成家,我就是想干这件事,我喜欢做,不一定玩音乐,就为了成为音乐家。
主持人:那一般多大年龄,会有这样的一种想法,比如四岁会有这种?
汪博士:会的,一般很早期就会有。
主持人:几岁?
汪博士:3、4岁就会有这样的表现,但是我们经常忘了观察这样的人,我们觉得这个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反正他也不会成为音乐家,可能就不培养。
主持人:对,对。
汪博士:除了渴望以外,还有就是学得快
主持人:学得快是因为你对这事你喜欢。
汪博士:对。
主持人:你投入,所以你可能才会得快。
汪博士:对,而且你有这个敏感性,先天的敏感性,不是每个人对这个东西都敏感,我也去做菜,我觉得我很难去韩姐这样的,达到这个程度,那就是因为我不敏感,我想到冻肉,我就只是想一种方法,我从来不会想还会有其他的方法。
主持人:真是你比如像我做菜,我是因为当了母亲以后,我觉得为了孩子的营养健康我得做,但是我对这个做本身,好像不像韩姐那么投入,……偶尔做一下,或者做一次,我觉得很好,但是让我老这么做,做的这么好,我可能这真是跟这个有关系。
汪博士:对,阿果说的,天赋的第三个就是满足,我做这事本身我就很快乐,过程我享受,我不光是结果,也许杨老师并不想成为中国第一,或者怎么样,或者全事业怎么怎么样,只是觉得您做这个工作的过程,您感到很满足很有价值就行了。
杨凤池:我就是踏踏实实在做我这工作而已。
汪博士:对。
韩姐:我就觉得是我应该的,你尊重我,问我东西的,我知道的我有义务告诉大家,这也就是给我带来一种成就感一种快乐。你比如说我在博客上,有一个博友小朋友,他是刚去英国读大学,应该也就是20锒铛岁,他去那儿以后,他的大学朋友,有很多是外国人,就想吃中国的饺子,然后他在我博客留言,他告诉我说,想吃包饺子学做,然后还要问我做素馅的,给个建议,然后我就教他做香菇油菜馅的,这个小孩就包的很成功
韩姐:我们就从那时候开始就变成了好朋友,在网上交流,去年回来的时候,他是邀请博友聚会,所以我就请了我的那些博友……当时有的博友就送我礼物,说良心话我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礼物,……但是呢,这个小孩走的时候,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下次我也送您东西,下次我从英国回来,就说从国外给我带东西,当时我跟他这么说的,我说啊,等你什么时候自己工作了,你再送给姐礼物,为什么呢因为你还在花你父母的血汗钱,因为在英国读书,费用是很高的,我就跟他这么说。
韩姐:小孩说行,这是去年9月份的事,回去以后这个孩子……告诉我他在那儿英国打工,为了给我买礼物……我看着他给我的留言,我的眼泪真的稀里哗啦的,就是说我在博客,就这么一点帮助人家,人家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我真的我心里受不了,其实我也有弱点,就是这方面的时候我的眼泪稀里哗啦的,包括过年的时候,他会赶在凌晨送祝福,……其实我特感动。
主持人:所以看韩姐为别人做了很多,其实别人同时也在给予他。
汪博士:一个良性的互动。
主持人:对,我真的觉得我们采访了很多嘉宾我觉得我不敢,你敢说你是一个很幸福的人吗,现在韩姐坐在我边上我就觉得,我觉得你应该是世界上,就是你自己感觉你是不是一个很幸福的女人?
韩姐:对,我就认为我现在是最幸福的
韩姐告诉我们,自从开始在电视上教别人做饭,她自己能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快乐却越来越多。认可她的人多了,韩姐觉得自己很满足,很有成就,而观众的需求也激发了韩姐对于烹饪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深刻地钻研。做菜不再是韩姐四岁开始就有的天赋,也不再是她家务劳动中的事情,而是她50多岁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而这些变化,让韩姐的生活变的充实而幸福。
主持人:所以是不是这样的一个脉络,我在想可能有天赋的人,其实不少,……但是能够识别察觉自己的,就开始没那么多了,然后能精心呵护的,正是自己的这种特长。
汪博士:坚持使用。
主持人:慢慢地就少了,然后在历经岁月当中,……一直执着在这条路上走,一直正视自己这种特长,和这种习惯的,然后最后把它呈现出来,施展出来,个人得到了成就,而且关键社会也从中获益,给自己带来一种社会价值,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它珍贵的地方。
韩姐:像其实我做第一年的时候,是从5月份开始,但是那一年,还没做完,就是没到第一年的年底,就有人想给我投钱,要开一韩姐饭馆,我就说我是在玩,……但是有些人可能不会理解,……
韩姐:有些人说你做这么多节目你肯定家里的钱,哗啦哗啦的了,我说我告诉你们,只要天好,韩姐在家就忙着晒钱,怕钱长毛,说句心里话,好多节目我都是做义务的,包括做《快乐生活一点通》,他给工本费是50块钱,我做的这道菜。
主持人:材料全你自备?
韩姐:对,根本就严格的说,不够。
主持人:那你图什么?
韩姐:但是我从来没有,就像我说的似的,我要答谢我喜欢的这些观众,走到街上人说,韩姐你做的饭真好吃,明儿再教我们一道,……
韩姐:我就觉得人家对我一种认可,就是说她做得还行
主持人:我就想说,韩姐为什么受那么多人的喜爱,大家都喜欢他,我觉得……是不是有两点,第一她确实做这么多菜,大家觉得特好吃,我也在学习,对我们家也挺好的,还有说一个普通的一个家庭主妇,能够后来走上这样的一个成功之路,这也是每个人心里其实有的一种梦想,或者一种愿望,在韩姐这儿实现了,给了他们一种希望。
汪博士:对,我特认同阿果说这个,……
汪博士: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天赋,但是我们经常刻意的希望自己有别人自己的天赋,而忘记了发挥我们自己的天赋,就其实你看像韩姐,她可能无意识的,把自己的天赋不停地去使用,然后做得非常好,然后杨老师在工作中也是,他们都说其实不是主动的选择,站在聚光灯下边。
汪博士:但是当他们站到这儿以后,为什么站得住,还受到欢迎,我想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杨老师多年的积累,包括韩姐的积累,已经让他们在这个聚光灯下,能够牢牢地抓住这个机会,让我们离不开他们,……就像她说花肉要两口锅,因为她平时注意观察生活,她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怎么应对,这都是她不停地生活中,勤于思考,来得到一个结果,所以我觉得天赋重要,当然后天也很重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天赋。 如何识别自己的天赋很重要,懂得将自己的天赋发挥出来,让它最大化地创造价值更加重要。韩姐的经历让我们体会到了这种价值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在英国,也有一位与韩姐经历非常相似的人,他就是40岁的保罗珀兹。这个胖乎乎甚至看上去有些傻乎乎的中年人,做了20年的手机推销员,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他。但他从小就非常喜爱歌剧,并且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在妻子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勇敢地参加了一个,专为平民举办的选秀类节目——英国天才冠军秀。当保罗穿着三十块钱买来的西服,憨憨地站在舞台上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而当他说自己要演唱歌剧时,更是引来了评委的不屑
然而,当他的歌声响起,现场所有的人都被震憾了,全场的观众都起立为他鼓掌,这个其貌不扬的男子最终获得了冠军。
主持人:韩姐,您看了那个保罗,您是什么感觉?
韩姐:我觉得他很棒。
主持人:你觉得他和你有没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韩姐:我觉得他平时也是很平常的那么一个人,就一下成名了,不过我跟人家没法比,我这差远了,我可不是谦虚的说,是真的。
主持人:杨老师您看了,您什么感觉?
杨凤池:我觉得机会嘛,其实表面上看起来,是很偶然的东西,但是能不能抓住机会,就是必然的东西,对于没有机会的人来说,机会很重要,对于有储备的人来说,机会是必然会来的。……只要有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一个长处,那早早晚晚会被大家发现,然后推出来的
主持人:我是这种感觉,杨老师刚才说,只要某一个人在某方面有长处,迟早会被发现,但是问题是这样的,可能在我们小时候,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有一些长处,但是我们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种长处被压抑了,或者被改意了,……但是我觉得保罗的这种感觉,这种成功其实是点燃了心里的每个人心里的这种愿望。
汪博士:对。
主持人:原来其实我有但是我没有被发现。
汪博士:对,杨老师说的特别好的一点,刚才就是说,说你只要在某个方面有长处有准备,肯定会有机会光顾我觉得特别好,就是说在这个浮躁社会里,更多的年青人在想,说我怎么着才能被发现,参加各种各样的选秀节目,觉得那样是取得成功,获得机会的唯一办法,但是杨老师和韩姐都告诉我们,这么多年的积累让他们成就今天,所以说当我们能够安下心来做自己的时候,反而离我们的成功和机会越来越近,刚才韩姐说的,去打那个热线,为什么,她说是热心。
汪博士:我觉得更多是一种使命感,她觉得我知道了,我要跟大家分享,她的使命感源于哪儿,源于她知道,她了解,她喜欢,而且她相信她的做法,确实可以帮助大家,这就是她的年积累的,一个爆发,这个爆发马上就给她创造了一个机会,所以说与其这个机会是来找的韩姐,不如说韩姐自己的储备创造了这个机会
杨凤池:我觉得刚才汪博士说这一点,我特别同意,……因为有好多人,他特别想我一做这事情,我就得到名,得到利,他这种浮躁,就像刚才汪博士说的,就让他做不好,包括韩姐也是这样,你一开始做饭时就想,哪天我上电视上去炒菜去。
韩姐:没有。
杨凤池:做不好,正是因为您没想,您只是想把它作为听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让自己生活更美好,您的自己生活美好了,拿出来就是让大家羡慕的东西。
汪博士:对……其实刚才我们看那个小品,那个保罗珀兹,他之所以为什么大家特喜欢他,我记得那个最后那个评委,有一个女评委说了一句话说,太让我激动,浑身起鸡皮疙瘩,她看见一个青蛙变成了王子,但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王子,我们把自己当青蛙,可能真的你就成了一个青蛙,当王子就成了一个王子,……就是说我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可是其实我们这个世界,从这个角度特公平的原因就在于,当我们把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了,对自己的天赋负责的时候,我们最终就会得到社会的一个认可
杨凤池:汪博士说到这儿呢,我引发的自己的反思,我今天是来干什么呢,我今天是来做专家的,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节目进行过程当中,我不知不觉的就跟韩姐,站到了一个立场上去。
主持人:对。
杨凤池:当然因为今天不是个案帮助节目,不是说韩姐有好多心理苦恼来找我,我允许我自己错一下位,但是我觉得我今天错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做饭跟做心理咨询是那样的不同,形式上看,而且韩姐的身份跟我的身份,是那样的不同,……但是我们俩之间那样多的共鸣说明什么,各行各业都能出状元,只要你认认真真,把你当前岗位上的事情,爱岗敬业的做好,不管是工作单位的岗,还是家里的岗,你只要把它做好了,做到炉火纯青的程度都是明星,其实人没法选择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学习和专业,但是可以选择的是,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态度,你的生活态度端正的,你做人的心态好,做什么什么成。
……
主持人:我觉得今天分享了韩姐很多做菜的经历,还有她的感受,我也偷学了不少,我个人获益匪浅,杨老师你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杨凤池:……我想跟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说一句心里话,就是在适应现实的时候,在适应现实的同时,不放弃梦想,然后加上勤奋,就是等于成功。
主持人:汪博士。
汪博士:好,我觉得就是听了杨老师、韩姐特有启发的经历以后,我就觉得印证了两句话,其实成功从来应该是幸福的副产品,财富是天赋的副产品。
主持人:对。
汪博士:而这个天赋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这个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只要像老师的说的,在现实做适当妥协的同时,别忘了最重要的是怎么做好我们自己,最重要的。
韩姐:我的话就超简单了,应该怎么说呢,如果想让自己幸福,他你就是说,应该改变环境,如果你改变不了环境,你一定要改变自己。
主持人:好,太好了。
网址:[心理访谈]主妇变明星2008.2.16 http://c.mxgxt.com/news/view/1147999
相关内容
心理访谈20161003CNTV体育明星访谈主要问题
明星访谈主持人有哪些(明星访谈)
新一代访谈求生方法论:主持占C位,座谈变真人秀
访谈主持稿
点评明星访谈节目:最怕少了真诚
揭秘娱乐圈高昂访谈费,主持人爆料明星2小时访谈要价50万,揭秘娱乐圈高昂访谈费,2小时访谈竟需支付50万?主持人爆料明星价格惊人
主持人爆料:明星2小时访谈要价50万
姐,我回来了 明星访谈价格揭秘,主持人爆料2小时对话高达50万 明星访谈被主持人怼的节目
明星人物杂志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