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范进中举后疯了?把他的官职放到现代,可能你比他还疯
对于我国的四大名著,许多人都非常熟悉。实际上,最初我们有六大名著,但由于某些原因,最终只保留了四部,其中一部被删减掉的便是清代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吴敬梓,作品主要描写了清代时期人们对“功名富贵”的不同态度,揭露了人性中的虚伪和丑恶,反映了人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堕落与腐化过程。
与此同时,小说深刻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后令人印象深刻。《儒林外史》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而且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最具讽刺意味的情节便是“范进中举”这一段。这个情节不仅在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也被选入了初中的课文中。
范进是一个连考了二十几次都没能中举的老童生。从二十岁起,他便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历经三十多年屡战屡败,直到四十多岁才终于考中秀才。更令人感慨的是,他直到五十四岁才终于通过了举人的考试。在当时,五十多岁已经算是高龄了,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均寿命也只有五六十岁。范进一生几乎都为科举而活,家境贫寒,他梦想着通过考试获得功名,终于能够扬眉吐气。然而他连续三十多年屡试不中,期间忍受了邻里和岳父的白眼与冷嘲热讽。
有一年的放榜日,范进抱着家中唯一的一只老母鸡去集市卖,以换取些许的钱财。正当他准备离开时,邻居突然告诉他,他终于中了举。听到这个消息后,范进激动得几乎失控,在街上疯狂地喊道:“我中了!我中了!”他像疯了一样,在街头踉踉跄跄,连身边的人都认不出来。直到岳父狠狠给了他一巴掌,他才从极度兴奋中恢复过来。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现代,范进早就被警察带走了。
范进之所以如此失控,实则有其根本原因。换做任何人,可能都会比他还要疯狂。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逐渐趋于完善,宋朝时更加强调文官的地位,人人都渴望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在明清两代,科举制度达到了巅峰。许多家庭从一开始就把儿女培养成“读书人”,以图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范进正是来自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他连买米的钱都没有,母亲和妻子为此忍饥挨饿,最终只能卖掉家里唯一的一只老母鸡。中举意味着他终于不再为温饱担忧。
此外,中举意味着范进可以在社会上获得尊严,他的身份地位将有天壤之别。普通百姓见了他必须恭敬行礼,而他自己也不必跪拜县太爷,更不需要缴纳苛刻的税费。要知道,范进中举之前,家中几乎没有客人来访,邻里也常常对他嗤之以鼻。但一旦他中举,周围的百姓纷纷上门拜访,送来的礼品堆积如山。与此同时,他也再也不需要看人脸色行事,岳父胡屠户再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这些种种因素,正是导致范进在得知中举的瞬间陷入疯狂的根本原因。
范进的名次排在广东省第七,按当时的规定,他立刻就能获得做官的资格,最低也能担任知县,相当于现代的县长。试想,这在古代可是一种极高的荣誉,即使放到今天也是难得一见的机会。而范进并没有止步于此,57岁时他再次中进士,成为了“御史”,因为能力突出,他被派往山东担任“学道”一职。这一职务在当时是正三品,相当于现代的省级教育厅长。
因此,如果换作是你,你会不会也感到疯狂呢?然而回顾范进的一生,他几乎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科举。他忍受了三十四年的折磨与煎熬,才终于得以功成名就。归根结底,正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扭曲,才深深地影响了像范进这样的普通百姓。而这段历史,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人情的复杂。
网址:为什么范进中举后疯了?把他的官职放到现代,可能你比他还疯 http://c.mxgxt.com/news/view/1157417
相关内容
鹿晗为什么喜欢曼联?为足球疯狂?曾经的他和你我一样李阳后疯狂时代:助理称他的理想太大了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时,主考官周进为何看了他的卷子三遍才录取?
古人是怎么追星的?粉丝比现代人还疯狂,网友:这手段谁能受得了
董宇辉为什么能超越疯狂小杨哥?
亲姐范冰冰,疯狂吐槽范丞丞,网友:他们可能关系“不太好”
私生饭太可怕?那是你没见过古代饭圈,他们追星方式才叫疯狂
你以为鹿晗粉丝很疯狂?那是你没见古代人是怎么追星的!
粉丝是明星的一种认可,可当爱到忘却现实,却成了不可取的疯狂!
范进与周进:二人中举之路十分相似,历经磨难后依旧心怀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