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野火饭”——重拾溇港的传统风俗
农历三月,正值暖风醉人时节,开车行驶在环太湖的道路上,目的地是太湖溇港,路旁芦苇依依,几只白鹭掠过,让人不由的想开慢一点,流连一会这暮春的美景。记得上一次来这里还是隆冬时节,道路两旁树木凋零,太湖岸边的芦苇金黄,不时一阵寒风扑面。那一趟来,是为了了解太湖的溇港文化,还去了义皋古村,与这座“尚义”的古村落打了个照面,而此趟,我是想围绕着“义”字,来换一个角度看看溇港古村落的旧俗风情。
“三月三,野火饭”,这是流传在湖州织里溇港一带的传统节日,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荠菜的生日,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中就写到“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故而在这一天里,不论男女孩童都会在村头田间辟出一块空地,用方砖垒砌一个灶头,将家中的铁锅拿出来支在灶上,周围去捡些柴火,来的孩童有的拿出家中已经洗好的大米,有的拿出年里剩下的腊肉,将田里的新鲜野菜(如今是提前买的青菜荠菜一类)与米、肉一同加水入锅生火,然后就是静待饭香四溢后出锅分食,这便叫“荠菜饭”也叫“野火饭”,这个饭最好吃的便是锅巴了,好的“野火饭”锅巴,焦而不干,一口下去,米饭的甜香,菜肉的咸鲜充满口腔。在织里溇港这里的“野火饭”其实还有更重要、更传统的一点,那便是一起吃饭的男女孩童一般年龄都是七八岁以上、十三四岁以下的,他们还有一层关系那便是“结拜小兄弟”或“结拜小姐妹”。
此前,在义皋古村采风时,我看到了村里的中心位置是尚义桥,而村里的范氏家族还成立了“尚义会”来救济贫弱、鼓励村民行义举,我当时就觉得“义”字在溇港这一片古村落里有着不一样的地位,这里的人们是真心来崇尚“义”文化。通过在太湖边的汤溇、乔溇这两个村落的走访,我了解到,这里从百年前起就里流传着“结拜小兄弟”的传统,如今40岁以上的那一辈人多多少少有那么几个“结拜小兄弟 ”。不过这个“结拜”还是很有规矩的,一般来说结拜的孩子都是七到十四岁中间的年纪,为了避免“生肖相冲”结拜的孩子年龄最多差两到三岁,结拜的人数只能是单数但是最多只能十一个人一起结拜,这一批孩子如果符合结拜的条件,那么在告知父母后,便会请一个“见证人”(旧时是风水师)在黄纸上写上名字生辰等信息然后按年龄大小排位份,做了大哥的以后就是这批“结拜小兄弟”的带头人,最后,这一批人对着黄纸三叩头,便成为了一辈子的“兄弟”,当然女孩子之间也是可以有“结拜小姐妹”的。2020年的春节期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便播出了义皋古村“七子结义”的画面。
Play Video
除了同村孩童“结拜”成长,在乔溇村还有另外一种“结拜”,据说百年之前,有一部分来自苏北地区的渔民,靠在太湖上打鱼卖鱼为生,后来因为社会动乱,他们便在太湖边的乔溇村停靠了渔船,上岸与村民开展了生活上的往来。由于是异乡客,这一批渔民怕不够了解当地文化,于是便开始和当地村民进一步的交好,同时让自己的孩子与村民的同龄孩子一起玩耍,时间久了便让两边的孩子“结拜”了,慢慢的一批批“结拜”的孩子逐渐长大,两边也逐渐不分彼此,外来的渔民纷纷有了田地,离开了渔船,开始在乔溇村繁衍生息。
如今在社会上一提起“结拜兄弟”,许多像我一样的90后脑海中浮现的肯定是电影《古惑仔》的镜头,这个词语出现,无非就是一起放肆。而在溇港的“结拜小兄弟小姐妹”是十分的纯粹的,同龄人一同成长,相互帮助,视为一家人。若谁家中出了红白事,不用多说,第一时间冲在前头的便是这些“结拜小兄弟小姐妹”,真的是“好兄弟,讲义气”。
值得一提的是兄弟(姐妹)结婚,遇到这样的事情,小兄弟的作用就出来了,帮忙扛着彩礼去提亲顺带造造气势,婚前则帮着布置婚礼仪式:挂红绸、贴喜字、摆桌椅,如果有未婚的小兄弟,那么还要提前去新房的喜床上睡上一晚讨个彩头,到了新婚洞房的那晚,也是这一帮小兄弟闹洞房活跃气氛。而“结拜小姐妹”则会在新娘身边陪着,新娘一出门就帮着打伞、提裙、招呼,还要帮着拦门。一场传统的婚礼,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结拜小兄弟小姐妹”才会有着别样的热闹,让人难忘。当然作为讲义气的溇港人,兄弟姐妹们在结婚的事情上出了大力气肯定不能亏待他们,一般婚后的第三天便会特意摆上一桌好酒好菜,专门来招待这些出力的“结拜小兄弟小姐妹”,这是新郎新娘最为真诚的感谢,也是彼此情谊的见证。
既然说孩提时代的“结拜”是一辈子的,那么兄弟姐妹们的一生就是相互羁绊着了,在我走访的过程中,乔溇一位陈爷爷告诉我,这个“结拜”,也是有传承的,如果老了以后,在“结拜”的几个人中有人先去世了,那么剩下的几个人家中一旦需要帮忙,去世的那几户的后辈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去没有推托,全力帮忙。我想说到这里我大概明白了溇港一带“结拜”的真正原因了,结合那个特殊的动荡年代,只有村里的人有了兄弟姐妹的情谊,村子才会团结在一起不被欺负,而有了这些“结拜”的亲人后也多了一丝寄托,前途再远都有家乡的兄弟。
如今的社会,到了三月三,只要关系好便可以一起吃野火饭了,时代不同了,我觉得这也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好事情,但是溇港古村落的这一份“义”不能被淡忘,人生一世,需要这样的相互扶持。
(来源南太湖号啊哦粽子糖,作者:仲正强,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网址:“三月三,野火饭”——重拾溇港的传统风俗 http://c.mxgxt.com/news/view/1158316
相关内容
阴历三月三有什么风俗活动“三月疯妈祖”到“保生文化祭”:感受台湾传统信俗的文化基因
戏说漫谈“中国相声三大表演体系”,传统、现代和三俗
台湾驻点笔记|“三月疯妈祖”到“保生文化祭”:感受台湾传统信俗的文化基因
春节话年俗之“正月初三,走亲戚”
我知道的风俗作文600字(精选12篇)
三月三吃什么粑
2021国风大典落幕 一众明星艺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包文婧直播晒二胎孕肚,怀孕四月已胖十斤,遵循传统三月前未公布
拾界联手众星艺活传统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