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Q1业绩点评:国产替代、多元经营,成长曲线清晰

发布时间:2025-05-13 07:56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2024&2025Q1业绩点评:国产替代、多元经营,成长曲线清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泛亚微透(688386)
业绩概要: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15亿元(+25.39%),归母净利润0.99亿元(+14.58%),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22.98%),基本EPS为1.42元。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26.60%,环比-19.19%)、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43.22%,环比-26.00%),实现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42.92%,环比+0.04%);
贸易摩擦加剧,国产化替代加速:2024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行业竞争激烈,客户降本需求迫切,公司凭借自身技术实力,积极探索新材料、新技术的国产化替代,形成了ePTFE微透产品、CMD及气体管理产品、SiO2气凝胶产品以及高性能线束产品等四大核心业务。2025年以来,随着中美贸易冲突加剧以及对杜邦等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公司产品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尽管下游降本需求迫切,但公司作为行业内少数参与者,掌握全套膜材制造、改性及复合技术,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基本稳定和营收的稳健增长;
业务转型表现亮眼:公司主要业务中,传统业务(挡水膜、密封件、吸隔声产品)2024年实现收入1.34亿元(-5.52%),毛利率9.81%(-0.86pcts),主要系公司传统业务收缩规模所致,ePTFE微透产品实现收入1.62亿元(+34.31%),毛利率71.36%(-0.45pcts),主要系2024年公司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加速,产品结构提升,销量2.4亿只(+15.8%)的同时,带来产品均价0.67元/个(+16.0%)提升;气凝胶业务实现收入0.65亿元(+46.54%),毛利率35.20%(-16.27pcts),2024年气凝胶在舰船、吸隔声产品领域的渗透加速,销量109万片(+313.8%),价格下降我们推测系产品结构变化等;CMD及气体管理产品实现收入1.42亿元(+45.40%),毛利率62.50%(-0.61pcts),2024年汽车行业渗透加速,量增价减,主要系下游客户降本需求强烈所致;其他业务实现收入1027万元(+219%),主要系公司线束产品增长较快;
财务数据:2024年,研发费用增速有所增长,主要系公司加大了对研发人员的引进,同时为开发新产品,公司物料消耗、差旅费用有所增长,体现出公司对研发投入的重视;应收票据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业务结构变化,库存和发出商品增加,相关票据增加所致;在建工程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CMD专用设备增加以及子公司大音希声新建无机固态气凝胶复合材料基地所致;
2025Q1毛利率进一步提升:2025Q1来看,公司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26.60%,环比-19.19%),毛利率48.48%(环比+4.0pcts),我们推测主要系下游领域交付及确收节奏变化,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公司毛利率较高的ePTFE微透及CMD产品占比较高所致;
业务多元化趋势已现:公司近年来除了传统业务外,在气凝胶、CMD及气体管理产品以及ePTFE微透产品三大业务中进展较快,形成了多元布局——(1)气凝胶板块,通过内生外延等方式,实现了气凝胶量产线建设,并将应用拓展至舰船领域,2024年公司在航空领域有所突破,为某型号飞机某些关键科目飞行试验提供有力支持;(2)CMD及气体管理产品,公司在车灯干燥及动力电池泄压阀领域不断渗透,目前方案已经被多家汽车厂及下游多款动力电池车型应用,有效减少了电池包内部冷凝水,使汽车安全性进一步提升;(3)ePTFE微透产品,通过替代传统产品,进入消费电子、航空线缆以及生物医疗等多个领域,不断扩大产品在下游客户的认知度和渗透率,多领域发展初具雏形;
L3法规渐近,关注高速线束机遇:2024年12月31日,北京通过《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为L3级(有人监控的有条件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提供制度规范,这意味着L3法规的制度完善正在加速。自动驾驶汽车需要较高的算力支撑——以英伟达最新一代Thor芯片为例,其单片算力达到2000TOPS,高算力背后对高速数据线缆需求较高。2024年,公司成立汽车线束部,目前已经实现汽车以太网高频传输低损耗线束的小试生产,目前处于国内领先状态。消费者在汽车选购中,更加重视具备L3架构的汽车,随着渗透率提升,公司将充分享受行业高增机遇;
TRT膜国产化加速:根据公司2021年8月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航空航天用聚酰亚胺/含氟聚合物绝缘复合薄膜(统称TRT膜)已通过鉴定,目前该类材料主要依赖如杜邦等海外巨头。公司产品目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力学、电绝缘、耐热、耐化学和粘结特性,适用于航空航天电线电缆及电子绝缘领域。近期,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这一情况有望加速公司在该类材料方面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投资建议:公司以ePTFE膜为核心,不断拓展微透产品、CMD及气体管理产品以及线束业务等多领域应用,内生外延等方式实现气凝胶的量产及在舰船、飞机以及汽车等多领域应用。多元化布局下,公司增长曲线明晰,未来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8.94亿元、12.29亿元,同比增长29.62%、34.01%、37.42%,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1.80亿元、2.22亿元,同比增长43.21%、26.51%、23.65%,对应PE 27X、21X、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等

网址:2024&2025Q1业绩点评:国产替代、多元经营,成长曲线清晰 http://c.mxgxt.com/news/view/1161472

相关内容

2024年度和2025Q1业绩点评:业绩稳健增长
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步增长,产能建设进展顺利
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业绩点评报告:业绩增速亮眼,全球产能布局竞争力提升
水羊股份(300740):“高奢美妆集团”打法逐渐清晰 Q1渐入佳境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高奢美妆集团”打法逐渐清晰,Q1渐入佳境
力星股份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多元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突破拐点:企业成长的S曲线
星宇股份(601799):合作优质客户 业绩增长稳健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金价高企下经营持续承压,关注后续产品和渠道优化
高基数+高费用致业绩增长承压,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新品布局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