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一理
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招生网发布了“上海戏剧学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考生复试注意事项及名单”,有网友注意到,演员黄晓明、金世佳的名字均出现在了复试名单中。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
名单显示金世佳报考的是表导演创作专业学位,业务一科目成绩为94.34分,黄晓明报考的则是艺术管理/戏剧策划的专业学位,业务一科目成绩为89分。
实际上,当红演员考研的事件在近年来也并非首例。演员林更新在去年也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2024年博士研究生的考试,并以复试总分第二的成绩被录取。无独有偶,在演艺圈沉寂已久的演员张静初也曾因为开直播分享学习生活,吸引了超70万人在线观看,#张静初考研#的词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再者,演员向往学术是追求也是尝试。作为已经跻身一线演员行列的杨幂,也曾用上课和写作发表的方式来表明决心“我愿意为成为一个好演员付出代价”,无论现阶段是否已见成效,演员本人对学术有尊重和向往的态度,是追求,也是尝试。既是对观众的反馈与担当,也是对同行的一个带头示范。
当下美育逐渐普及,观众的观影理性逐渐回归,流量演员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以往。不难发现,近两年多部由流量明星出演的影片也开始面临撤档的窘境。另一边,当“沈马组合”问鼎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男女主演时,显然,随着观众审美不断提高,流量早已不是万能药,而在时间的考验下,最终能赢得观众口碑的还是演员自身的专业功底。
诚然,也不是所有为提升自我而努力过的艺人最终都得到了满意的回响。2022年,“黑魔仙”严莉莉的扮演者刘美含上了热搜,原因是她考北大研究生失败,但她在30岁的年纪考研的经历和勇气,却得到了很多共鸣和赞扬。
有人说:“人到35,总有一个坎儿。不是下海创业,就是上岸求稳。”而不知从何时起,“考研”这股风最终还是吹到了演艺圈。在当下这个逐渐饱和且又不断迭代的演艺圈里,明星都在扎堆卷学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