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为什么年轻人爱看综艺里别人谈恋爱?

发布时间:2025-05-13 16:01

“呜呜呜,杨明鑫和王瑛瑛我锁了,我看好他们这一对!朱云慧不要再接近杨了!”

深夜里,倚着还未铺开来的被子块刷着《恋梦空间》,她一边看一边激动地的想道。

她是谁?

不过是无数个深陷于恋爱观察型综艺的少女中的一员。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恋爱巴士》,开创恋爱式综艺节目,这类节目不断花样翻新。2018年,韩国综艺《Heart Signal 2》在国内受到火热追捧。2019年,恋爱综合节目在网络平台上大火,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国内单身群体不断扩大,不结婚却喜欢看别人谈恋爱,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生活。

(韩综《Heart Signal 2》)

1

国内恋爱综艺从1.0到3.0

恋爱综艺1.0:一对一的聊天速配式恋爱综艺

其中,典型代表是1998年湖南卫视开播的《玫瑰之约》,节目采取自由报名的形式,经过筛选后选取男女青年各六人,在节目现场通过“玫瑰印象”、“玫瑰话题”、“玫瑰问答”、“玫瑰派对”四个板块进行交流互动,对择偶标准、恋爱、婚姻等话题进行自由表达。

(《玫瑰之约》节目场景)

当时相对保守的社会背景下,所涉及的大多还是关于身高体重、教育职业、家庭背景和兴趣爱好等中规中矩的问题。但将婚恋交友的题材首次搬上荧幕,给嘉宾提供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聚焦“普通人的婚恋”,由谈爱情而拓展到谈家庭、谈事业、谈理想,也是开风气之先河。

恋爱综艺2.0:一对多的按灯相亲式恋爱综艺

由江苏卫视打造、2010年1月开播的《非诚勿扰》,节目模式是一位男嘉宾在舞台上邂逅二十四位不同年龄、容貌、学历、家境、职业的女嘉宾。除此之外,还设有专家对场上情况进行实时点评分析。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相比于第一代恋爱综艺,第二代恋爱综艺对于个人隐私的公开程度更高,涉及的深层次问题也更加犀利。这类恋爱综艺以男女嘉宾间的观点碰撞为契机,使得全社会成员都能够根据荧幕参与两性关系与婚恋的讨论。

由于这类综艺本身的暴露与敞开,诸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言论在社会迅速传播,赤裸裸地指向了择偶标准中经济实力的“硬通货”指标,也引发全社会的广泛探讨。这样的“惊人”之语,对收视率做出贡献,但同样引发了社会激烈争议。

恋爱综艺3.0:“真人秀+观察室”式恋爱综艺

这个阶段的恋爱综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明星恋爱型和素人恋爱型。

明星恋爱实景真人秀《我们相爱吧》和素人单身男女恋爱社交推理真人秀《心动的信号》,都是恋爱综艺3.0的代表。《我们相爱吧》将明星谈恋爱过程中的初次相识和后续约会场景、人物尴尬、快乐、愤怒的情绪等等统统展示出来。《心动的信号》将四对青年男女置于同一个屋子,让他们朝夕相处暗生情愫。这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恋爱养成模式,比起以前的速配模式,自然精彩许多。

(《我们相爱吧》〉

恋爱综艺3.0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弱化“作秀”痕迹,节奏相对舒缓,还原真实生活,满足受众的窥私欲;第二现场演播室作为与受众互动沟通衔接的桥梁,从心理学和感情经验角度分析第一现场中人们的所作所为,并且对恋爱技巧进行讨论,完成了与受众“情感共振”的过程。

2

恋爱综艺背后的社会心理

以交友、恋爱、相亲、结婚为主题的节目的出现,本质上基于人们对建立两性亲密关系的渴求。尽管这种渴求是人的本能使然,但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对于两性亲密关系的探讨也经历了几番演变,这从恋爱综艺更新换代的发展中可见一斑。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恋爱综艺的本质都是将鲜活的人与一条条冰冷的指标画上等号,然后用指标进行比对、分析和配对。第三阶段的恋爱综艺与之相比,则是有温度的,是人性化的。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是规则和技巧框定外的自由感情,其本身带有的不确定性让人好奇和着迷。第三代恋爱综艺更趋细腻化、真实化和日常化,反映了观众婚恋观的转变。

物质层面上,男女逐渐走到了平等的地位。对于恋爱的需求也逐渐从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物质层面,转向了社交需求与尊重需求的心理层面。

比起房子、车子、票子,人们更关心的是找到那位心灵契合的灵魂伴侣。因此,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也由“门当户对”的相亲式,转向了注重磨合与沟通的“恋爱式”。以真人秀方式来纪录恋爱日常的第三代恋爱综艺,正是试图将这两颗心逐渐靠近和磨合的过程展现出来。这一变化,也许更加契合于真正的恋爱实质——毕竟,在恋爱中真实触碰到的,并非一项项光鲜却冰冷的“条件”叠加,而是一位有喜怒哀乐,需要共情的人。恋爱的悲和喜,也在于相处过程中的误会及甜蜜。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体认自己,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或许才是恋爱所给人带来的最宝贵的体验。

与日益膨胀的情感需求相比,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的欲求都能得到满足。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里,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吃饭叫外卖的忙碌状态似乎才更接近每个人的日常。人们在逐渐走向冷漠的工具化,但又在这工具化的缝隙中渴求着情感的温度。恋爱综艺的最广泛受众,正是这一群单身族群。

当忙碌成为了无法恋爱的借口或托词,观看一集恋爱综艺便成为了他们最方便快捷的替补品。

现代人也许没有时间成本去付出一场恋爱,却可以在各种综艺节目中进行自我代入,在短暂的一两个小时里,选择心仪的嘉宾,高效地满足对亲密关系的幻想。而对于已经踏入亲密关系的情侣而言,从他人的经历中(尤其是具有示范作用和放大效应的明星伴侣身上)学习到不同的相处模式和恋爱经验,也是一次有益于自身改进的修正过程。

第三代恋爱综艺对恋爱细节的展现,引导人们关注人际交往的细节和过程。但是,综艺毕竟是综艺,为了保证良好的节目效果,高颜值、高收入的人群成为了此类节目的常客。

(《心动的信号》节目场景 )

嘉宾们的职业不是高收入的金融行业,就是光鲜亮丽的时尚或文化产业,其实早已脱离了苟延残喘在现实夹缝里的单身青年们的现实。

《心动的信号》中那一幅幅郎才女貌的高雅生活画面,其实早就已经成为创作者们取悦受众时一把好用的糖果。每个人都拥有追逐更好生活的权利,在还未得到之时,在小说或综艺中先过一把瘾,无可厚非。但需要警惕的是,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高扬下,那些不够富裕或不够好看的普通人,也有追求真爱和幸福的权利。

关于爱与幸福的故事,在生活中有千万个版本。当目光从偶像剧般的综艺转到现实,或许真正的故事从由此开始。

撰稿 | 林小溪 文学院2019级研究生

马怡群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林 凌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美编 | 杨经琦 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本科生

责编 | 黄 雯 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网址:潮声|为什么年轻人爱看综艺里别人谈恋爱? http://c.mxgxt.com/news/view/1168281

相关内容

2022年,国产综艺要教年轻人谈恋爱?
颜值、甜蜜、狗血缺一不可?年轻人在恋爱综艺里寻找什么
不愿谈恋爱的年轻人,只想磕别人爱情的糖
爱豆是什么意思?偶像、明星、艺人和演员的区别在哪里?为啥爱豆谈恋爱不能公开?
老年人爱看的综艺节目
看素人节目上谈恋爱为啥那么好“磕”?他们说……
素人恋爱、明星恋爱、前任恋爱,恋爱综艺还能怎么恋?
从爱情速配到情感观察,恋爱综艺背后年轻人的精神图谱
周密和周芯竹综艺哪里看,周密和周芯竹综艺恋爱叫什么
怎么能总在综艺里“谈恋爱”呢?她怎么混成这样,引来不少说声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