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校+中医养生”何以走红?

发布时间:2025-05-13 17:12

□苏报记者 朱瀚墨

前天傍晚,28岁的小陈处理完手头工作,从独墅湖畔赶到古城里的苏州大学北校区,单程15公里、耗时近半小时,只为准时赶上这堂“抢”来的中医养生课。在教室第一排坐定后,她发现同桌大哥的保温杯里,橘红色的枸杞若隐若现。

20世纪80年代,夜校曾助力普及大众文化知识。去年,这位“老朋友”以崭新面貌回归,“知识需求”取代“学历需求”成为主旋律。

苏州是吴门医派发源地,中医药传承氛围浓厚。但对业余学习和应用来说,专业、系统的课程一课难求。趁着当下夜校的东风,这一短板正逐渐被发现、弥补,专家把关的系统课程纷纷上线,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正在开启“加速度”。

健康意识觉醒,催生需求

专业课程抢手,一座难求

去年,小陈因为身体不适吃了半年中药。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她对中医药也越发好奇。她希望通过学习,掌握自然、安全、有效的基础养生方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52岁的袁阿姨很信赖中医,通过就诊、查阅网上资料等,已经了解了不少中医健身健体知识,但感觉杂乱无章。她希望通过基础课程找到一根“脉络”,把现有知识都“串起来”。

1月26日,苏州大学通过公众号发布其二期夜校课程表,包含了中医养生初阶课和实用康复医学课——此前,学校征求意见,市民对这两门课的“点单率”排名领先。课程表发布不到两小时,两个班共100个名额被一抢而空。

前晚,这两门课程先后完成首秀,签到率达到99%,只有1人请假。苏大夜校医学类项目负责人渠艺芯介绍,这两个班的学员年龄从25岁到52岁不等,以“85后”为主,上班族占绝大多数。课前调查显示,不少人“带病求学”,希望通过这类基础课,从气血、脏腑、经络等方面找到慢病的根源并加以解决。

据了解,“专业队”入场前,求知若渴的年轻人已自发行动起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民间”夜校。他们一边通过社交软件发需求、找同伴,一边挖掘身边资源请老师、借场地。24岁的小陶来自湖北黄冈,毕业后留苏工作。去年底,她参加了朋友组织的中医课,连续三周从新区跑到相城区,连上8节课。老师是中医馆的执业中医师,上课之余还教大家做药膳。过年回老家时,她尝试着炖煮了几道药膳,博得了亲朋们的一致好评。

专家把关,系统设置教案

因人制宜,课程灵活调整

作为苏大夜校中医养生课的主讲,苏大附一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胡天燕认为,第一节课重点要告诉大家,“辨证论治”是中医基础。“便秘就得吃泻药?胃痛就要多喝热水?这不对。”她说,便秘可能是患者津液不足,乱吃泻药反而会造成虚脱。胃火大也会导致胃痛,多喝热水可能加重病情。“根据不同表征,人一般可分为9种体质。治疗前,中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出患者体质,再针对施治。”胡天燕讲得认真,台下的男女老少听得入迷。

中医养生初阶课共10节,每节1小时。胡天燕与学校商讨,以官方发布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为指南,把10节课按“6+4”分成理论和实操两部分。她负责打基础,从体质养生、保健穴位入手,给学员们讲中医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和治未病的理念。同院的主管护士戴东慧临床技能强,将带着学员体验拔罐、艾灸、刮痧、耳穴疗法等中医适宜技术。

设计康复医学课程时,苏大附二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栗先增特意安排了不少老年医学知识,但站上讲台后他有些惊讶,“没想到学员基本上都是年轻人。”他决定微调课程,从上班族常见的腰肌劳损、颈椎病等入手,讲解如何科学评估病情、正确处理。基于临床经验,他很重视中医传统康复技术,计划专门讲解针灸、推拿等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民间’夜校的中医老师很热情,尽他所能帮助我们。”小陶告诉记者,老师会为学生们号脉,通过脉象给出健康提醒。不少学生是职场新人,面临绩效与晋升压力有些焦躁,喜欢约去酒吧买醉。老师主动带大家学打太极、八段锦,引导大家“慢下来”。“课程大纲里,这些都没有,属于‘增值服务’。”小陶笑称,在中医夜校“慢生活”影响下,大家的心确实静下来不少,焦虑有明显缓解,“失眠、脱发都变少了。”

实用、反馈是“考核官”

终身学习意识更有价值

“医学专家开展通识类授课,本质上是优质教育资源和市民需求的‘双向奔赴’。”苏大继续教育学院事业发展部主任鲍小娟说,绝大部分学员“零基础”,开哪些课、讲哪些内容,让大家切实学到实用技能,不能想当然、闭门造车。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收集了千余份调查问卷进行研讨,分析“中医热”背后的实际需求,结合苏大多个附属医院的优质专家资源,才开出中医养生、康复保健课程。为保证课程质量,学院计划设置部分考核环节。班级群也邀请老师加入,及时答疑解惑。

课程一炮而红,鲍小娟感觉压力更大。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知识浩如烟海,作为偏“兴趣班”的夜校,如何让大家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继续教育学院再次召开夜校教学研讨会,讨论如何吸纳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更新授课内容。“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收集意见,响应市民‘点单’需求,举全校之力开课;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优胜劣汰原则,打造‘有生命力’的课程体系。”她说,中医美容、小儿推拿等一批热点已被学校列入夜校课程开发计划中。

根据学校建议,胡天燕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中医养生中阶、高阶班的课件。这两个班将更“接地气”,如根据不同体质辨证使用茶饮、足浴方,根据四季时节调整健康膳食与家庭营养搭配,日常情志养生等。她认为,虽然大家的接受能力都很强,但通过短短30节课就成为精专人才并不现实,“鼓励大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把学到的知识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更有价值。”

采访手记

给夜校“长红”支招

夜校从历史的尘埃中翻红,一抬头看到传统中医:大哥,你怎么还红着呢?

在不少人眼里,中医依然披着神秘面纱。治病的原理是啥?五行和情志真有那么多关联?大家以前没地方系统学习。“老法头”夜校加入“新元素”中医课,相对便宜、实用,“一夜爆红”并不难理解——大家边学知识边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有受访者笑称,“夜校是成年人的少年宫”,相较于撸串、泡吧等,夜校显然更健康,也更能填补身心空虚。

脱离了“学历需求”,夜校为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点亮了一盏学习的明灯,终身学习的浪潮不断翻涌,夜校的需求眼见越来越大。要避免这种学习浪潮昙花一现,实现一路长红,建立一批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夜校,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引导、规范。

——目前,苏州夜校相对集中,偏远地区学员“赶课”热情很难长期持续。

近年来,苏州着力建设百所“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获评2023苏州十大民心工程。各校不仅学位“一座难求”,很多热门课程上线就“秒光”。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参考老年大学模式,有效整合、分配教育资源,为年轻人终身学习提供更充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如根据不同学习需求,在老年大学基础上完善社区大学,让丰富的社区资源转化、惠及更多学员。

——坐拥高校教育资源,苏大尚在探索夜校的课程质量考评标准,社会夜校教学质量如何保障?

在社交媒体上不乏学员反馈——“课程质量一言难尽”“商家‘醉翁之意不在酒’,想把夜校学员转化为消费者,卖更贵的课、推销其他课程”……眼下,苏州每次夜校课程基本安排8至10节课,收费500至1000元不等。对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这不算一笔小钱。大家投入真金白银,如果学不到真知识,浪费的钱和时间找谁报销?好不容易才燃起的学习小火苗被无情扑灭,青年活力怎么才能转化为建设动力?除了市场的优胜劣汰,是否有办法设置夜校开办准入门槛,规范管理标准和课程规划、考量授课老师专业能力?

(朱瀚墨)

网址:“夜校+中医养生”何以走红? http://c.mxgxt.com/news/view/1169404

相关内容

“中医夜市”何以火爆出圈?
全球最帅医生走红,可以出道当明星的帅医生
中医8大冬季养生法
中学生带着爸妈走红毯,这所学校的素养评价颁奖盛典点燃学生精神
中医有个十二时辰养生法
眼科医生因酷似肖战走红,长相神似“顾医生”,网友:被治愈了
【校友风采】许嵩:从安医大走出的知名音乐人
【校友风采】许嵩:从安医大走出的知名音乐人
广医专家做客养生堂,揭秘“抗癌明星”中医养生之道
眼科男医生因“颜值”走红,病人表示很养眼,网友:堪比明星颜值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