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兰:粉丝圈子的背后逻辑
彭兰:粉丝圈子的背后逻辑
大家最近有没有注意到“顶流塌房”这个热点?今天我不想和大家聊明星和粉丝的关系,而是想聊聊粉丝这个群体本身。对于我们新传学子来说,你们对“粉丝”有多少了解?粉丝是如何形成“饭圈”的?“饭圈”的本质又是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彭兰老师的论文——《网络的圈子化:关系、文化、技术维度下的类聚与群分》。
圈子化的背后
彭兰老师关注到了一个新现象,那就是“网络的圈子化”。首先,她对“圈子”这个概念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圈子的特征,并界定了研究对象。接下来,她探讨了造成网络圈子化的原因,认为有三种力量在推动:关系、文化和技术。这三点构成了论文的主体部分。
关系的力量
在关系维度上,彭兰老师指出,粉丝通过社交媒体建立了一种特殊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是单向的追星,而是双向的互动和交流。粉丝之间也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关系,共同维护和支持自己的偶像。
文化的力量
在文化维度上,彭兰老师认为,粉丝文化是一种参与式文化。粉丝热衷于对媒介文本进行各种自主性的符号阐释,从大众文化资源中盗取零散的片段,进行拼贴重组。这种文化使得粉丝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和话题。
技术的力量
在技术维度上,彭兰老师指出,社交媒体和各种应用为粉丝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交流平台。这些平台使得粉丝能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分享经验和表达情感。
圈子的后果
最后,彭兰老师简单提到了圈子化带来的后果。虽然她没有深入探讨,但这个问题很可能将成为下一个研究主题。
延伸阅读
文本盗猎:亨利·詹金斯的《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这本书反对将粉丝看做愚昧、盲目的“文化白痴”,而是将电视粉丝看作是在节目方式上的主动的消费者、熟练的参与者。
场域理论:布迪厄的场域概念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每个场域都以一个市场为纽带,将场域中象征性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结起来。例如,艺术这个场域包括画家、艺术品购买商、批评家、博物馆的管理者等等。
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网络的圈子化现象,以及粉丝和饭圈背后的逻辑。希望这篇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最近动态
首师大新学期,爬墙虎与美食的邂逅 240...全文
初一体测,我家哥哥太棒了! 哎呀,这次...全文
辅导作业崩溃后,我找到了解放之路 每个辅...全文
家长护卫队,共筑校园安全盾 亲爱的宝妈...全文
观象戏泥,皇城夏趣️ 在清代的京师,六...全文
口才练习生第38天:中国力量,春暖花开 ...全文
单招报录比揭秘!长江职考情速览 202...全文
网址:彭兰:粉丝圈子的背后逻辑 http://c.mxgxt.com/news/view/1171313
相关内容
饭圈文化背后的资本逻辑肖战现象与粉丝经济,解读流量明星背后的经济逻辑
粉丝消费的内在逻辑研究.docx
一个粉丝的自述:饭圈的底层逻辑就是“你死我活”
饭圈乱象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经济动因
数字时代粉丝社群中的规训逻辑——基于YJT粉丝后援会和粉丝的交往互动分析
明星粉丝的那些恶心逻辑
CP红利的背后藏着什么逻辑
一个粉丝的自述:饭圈的底层逻辑就是“你死我活”——中国青年网
明星广告代言背后的传播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