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潇洒豁达童心不泯的诗意人生

发布时间:2025-05-13 23:37

贺知章:小酒伴人生,童心永不泯

贺知章在唐诗中的地位有点小奇怪,他并不算一流诗人,二流似乎也很勉强,但是,不管你是一流还是二流诗人,在初唐和盛唐的诗坛上,总有他的影子,比如被称为“谪仙”的李白,不仅是贺知章的忘年知己,而且这“谪仙”之号也还是他给起的呢。

贺知章大概是已知唐代知名诗人中最高寿之人了,他和陈子昂是同年生人,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向玄宗皇帝申请退休,他在那风云变幻,血雨腥风,宫廷斗争激烈的朝堂上,历包括女皇武则天在内的多位皇帝而不倒,全身而退地回故乡养老并得以善终,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也就是今天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人,则天朝进士,后授太常博士,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86岁告老还乡,不久辞世。

贺知章在正史中的记述都极简,无论是新旧唐书都仅五百言左右,而且是归于“隐逸”类,且无一政迹记,由此可见,他在政绩上是乏善可陈的,应该是一“和事佬”,一辈子都与世无争,既风韵轶事,也无刚骨正行,在朝堂上全然不见其踪迹,他的故事都散见于一些类似笔记小说中。

贺知章的诗句其实在当时并不十分响亮,他吃的是“资格”,不然就不会那么多的作品轶失,他现存诗歌仅二十首,但他参与了当时大唐很多文献的编撰,如《六典》和《文纂》等等,所以也是颇有声名,加上他为人热忱,好提携后进,所以,时人都以结交他为荣。

贺知章踏入仕途的时间应该很晚,他似乎不属神童之列,37岁才考中进士,随后声名渐起,与张若虚、包融和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中年入仕也给他带来好处,此时的他也许早已将功名看淡,对当时盛行的那帮走“终南捷径”之人,他亦是报之理解的一笑。

他也绝不会去巴结那女皇的男宠张家兄弟,以图个进阶之利,对贺知章来说,一切都顺其自然,绝竭力而为达到某个目标,如宋之问那样地强求之;他这样的处世方法,也使得他一直远离权力中心,自然也无杀身之忧。

贺知章的仕途可谓是波澜不惊,他从八品的助教起,累年升迁,八十岁时方为正三品侍郎,而他风趣幽默,与人为善的性情,也让他在朝野有极好的名声,他虽不是文坛领袖,但在士林却是“当时贤达皆倾慕之”。

有一则野史故事颇能说明贺知章为官的态度,据唐《封氏闻见记》记载,“贺知章为秘书监,累年不迁。张九龄罢相,于朝中谓贺曰:‘九龄多事,意不得与公迁转,以此为恨。’贺素诙谐,应声答曰:‘知章蒙相公庇荫不少。’ 张曰:“有何相庇?’贺曰:‘自相公在朝堂,无人敢骂知章作獠。罢相以来,尔汝单字,稍稍还动。’九龄大惭”。

其意思是说,你不在堂上当官还好些,我还随便些,这让张九龄情何以堪。这段话估计有很大的演义成分,但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到贺知章为官的态度,其诙谐幽默,豪爽旷达的性格一览无余。

怎么说贺知章的人缘是极好的,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士子布衣,朋友中既有僧侣道士,也有引车贩浆之徒,他是不分贵贱,一律等同视之,书载其为“尤诞放,遨嬉里巷。”

他同李白的交集最为人称道,他大李白约四十岁,按当时的观念应该属爷爷辈之人了,当他居高位之时,李白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无名之辈,据《太平广记》记载,当他读到李白的《蜀道难》时,惊为天人,称其为“谪仙”,二人又俱好饮,于是畅饮甚欢,“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成就一段诗坛佳话。

贺李二人都是豪爽之人,对饮之处不择地,街边酒店小肆,路旁烤串俱为美食,有酒便好,作为主人兼长辈,当然是贺老先生买单,有一次贺知章身上忘带银两,竟毫不犹豫地解下身上所佩之金龟交与酒保换酒,这便是被传为美谈的“金龟换酒”的典故。

故后人有题贺知章画像诗云:“不有风流贺季真,更谁能识谪仙人。金龟换酒今何在,相对图画如有神。”

要知道这金龟可不是一般的佩饰,它是象征官员级别的饰品,而贺知章在窘迫之时,不考虑后果地拿来换酒喝,这也豪爽之极了,当然,也许只是暂时抵押而已,如果换成李白也一样会这样做的,那“呼儿将出换美酒”不是如出一辙吗。

网址:贺知章:潇洒豁达童心不泯的诗意人生 http://c.mxgxt.com/news/view/1175321

相关内容

贺知章,大唐最幸福的诗人
李白不仅是一个肆意潇洒的诗人,也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侠客
白居易最豁达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看破贫富值得一读再读
“潇洒哥”的一生足够潇洒
道声“舍不得”,一直潇洒的潇洒哥赵英俊
成龙晒与已故友人黄永玉的合照,悼念他走访人间的豁达人生。
浙江一座山崖上,竟发现大诗人贺知章的书法,这字不输颜真卿
贺炜:足球解说与人生的诗意演绎
我不想沾笔,只想品尝美食?~真是童心未泯呢
潇洒哥(不忘初心大徒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