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培养慢,流失率高?这套培养秘籍不能错过

发布时间:2025-05-14 13:37

Alpha

作者:卫永鹏、高港

单位:北京市万商天勤(西安)律师事务所

微信号:weilawyer

师徒制是律师行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理想的状态是,师傅传授本领,徒弟学习技艺,学成后师徒一同攻城略地;但现实却总与期望有些差距。

师徒制作为独立个人具有一些天然弊端。会导致培养学习内容缺乏系统性,教授内容过于主观。不同师傅各教一套,对徒弟来说不具普适性。总的来说,师傅的经验财富与徒弟的成长需求难以耦合。

这些问题,给我带来更多的是思考和寻求解决办法。作为律所的负责人,我常常在思考律所的新人培养建设如何能够更有针对性?怎么才能更好的培养和留住律师新人?

带着这些问题,结合自己团队反复实践验证形成的方法论,我们团队举办了第一期跨团队多导师联合培养项目,邀请资深的师傅们创造性的合作分享,打破师徒制这一单一的方法。

一、专题式学习——聚焦思维

如果律师团队内没有固定的培养体系,甚至没有自己的知识管理。律师新人进去所能学到的东西,一是靠自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二是通过师傅只言片语的指点。

这种指点或许很有帮助,但是不可避免地会不完整,知识内容分散且无法形成系统性收获。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注意力残留”。就是说,当你从任务 A 转移到任务 B 时,你的注意力并没有立刻转移,一部分注意力仍然在思考原来的任务,你的注意力会分散一段时间。

与专题式学习相对的就是上述提到的混合交叉学习。比如计划安排一下午的学习时间,学习法律检索。但实际老师任务安排中需要你先学一部分法律检索,然后在学习可视化技术。这样的缺点在于注意力比较分散,对每一项学习内容没有深度思考。

专题式学习思路在于刻意反复联系某一项技能,并深入思考问题、以达到认知能力的极限,从而使得能力有效和固化在大脑中。

专题式的学习是最高效的培养方案,聚焦一个专题,投入足够专注度,最终技能的提升程度往往令人惊喜的。

我们组织的第一期跨团队多导师联合培养集训营,就是聚焦于“法律技术”这一大专题,拆解为团队协同技术、法律检索技术、大数据报告制作、诉讼可视化、多维可视化、新媒体运营技术、合同起草与审查技术、标准化办案技术等法律科技类专题,着力培养“技术派”明星律师。

围绕着“法律技术派”这一目标,我们团队分别设计了 8 个专题,搭载在 Alpha 项目模版中。同时分别从知识性学习、延伸性思考、实战性应用、展示性分享四个方面来设计学习任务及其检查项。

二、四步法学习检索技术

检查项是对学习任务的清单式步骤细分,对律师新人完成训练任务有极强的指引力,也非常方便指导律师跟进律师新人的培训进展,进行指导与考评。

以法律检索技术专题为例,新人要在一天时间内,完成四个学习步骤:

第一步,知识性学习:

学习特邀讲师张文韬分享内容《检索式学习思维》 学习助教老师张琳分享内容《法律检索技术应用》

第二步,延伸性思考:

选用常见的检索网站分类并收藏为书签 思考学习如何制作一份完整的法律检索报告 学习 iCourt 法学院法律检索课程

第三步,实战性应用:

通过法律检索,解答法律咨询; 通过法律检索,进行合法性审查与合同审查; 通过网络检索,完成尽职调查报告;

通过 Alpha 检索,进行案例分析报告;

第四步,展示性分享

根据模拟案例信息进行检索 展示制作的检索报告 展示模拟的客户面谈场景 讨论及复盘

基于十多年带新人的经验与方法,我们将专题式的学习思路一路沿用下来。2018 年打造的《律师新人培养 40 讲》,根据律师新人成长所处的职业适应季、技能提高季、业务实践季、执业定位季四个阶段,不同阶段设置不同的培养内容和训练目标专题。通过体系化专题式培养律师新人,使新人培养更加系统,新人成长更加全面。

三、跨团队多导师联合培养

跨团队多导师联合培养的落地策略,除了聚焦专题化训练,还有两点:跨团队竞技训练,多导师交叉指导。

1.跨团队竞技训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人才和树木的成长非常相似。在律所新人培养建设中,可参照树木成长的森林效应,引入良性竞争体系。

森林效应是指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于荒郊,即使成活也多半是枯矮畸形;如果⽣于森林丛中,则枝枝争抢⽔露,棵棵竞取阳光,以致参天耸⽴郁郁葱葱。

律所新人培养机制引入森林效应,目的在于律师新人培养中引入竞争意识,相互竞技、相互赋能,建立起良性的竞争体系。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让新人投⼊极高的专注度,树⽴正确的律师职业观,极大促进新人奋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跨团队竞技的目的有两个。其一在于是让学员们走出原有的熟人交流的舒适区,快速熟悉并融入集训营学习中,打乱分组各自组成新的独立团队,在学习中增加代入感和体验感,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凝聚力和团队目标的靶向性作用,激发潜力。

其二是在竞技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个人或团队,在技能、心理、思考力等方面的潜力。通过一系列制度化、体系化的竞争性活动,最终以法律技术展示成绩为主要结果的一种活动过程。

跨团队竞技训练魅力在于不断突破和创造优秀,在竞争中谋求个人能力的快速突破和团队组织的高效合作。

我们团队的落地方案是,对参与培训的来自 4 家不同律师事务所的 9 位律师新人随机分组,培训中围绕法律技术不同专题,以团队为纬度相互竞争。

每个专题设有独立具体的检查项和考核题目,促使组员与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通过对每次展示分享、实战考核的统计,无论是优胜还是落后,小组都需要复盘总结,分析原因,提炼方法论。使得训练营中,组员与组员之间,组与组之间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把“自我成长和团队荣誉”的主观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多导师交叉指导

一个律师或一个团队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办理业务,而在于更广范围的身份认同和作出的社会贡献度。从这个视角看,律师新人培养的发展,不再受囿于传统的师徒制和传帮带,而会是一种双向选择的、优势组合的、需求相契的、更加新颖和专业的、跨团队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许多优秀的律师团队在培养律师新人上有着一套自己独到的培养方式,同时在不同领域有所专长。但受限于知识管理与时间精力的限制,传授的知识多为团队的专业化方向或导师个人的经历体会,并非适用于所有律师新人。

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律师新人,可能经受不住市场环境对律师的多重要求,所以在新人培养建设中,需要汇集多方力量,就如同生物成长的杂交效应一样,具有多重优势。

在生物界,两种遗传基础不同的植物或动物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各种性状均优于杂交双亲,比如抗逆性强、早熟高产、品质优良等,这称之为杂交优势。在国内外,杂交优势已引入人才培养领域。

律师新人的联合培养以及多导师交叉指导模式,就如同生物生长的杂交优势一样,律师新人可以延伸学习自己团队知识成果外的内容,博采众长,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集合多个团队导师的各自优势,采取“联营”的思路共同培养律师新人,使得律师新人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多元、学习效果更具创新性。

在筹划跨团队多导师联合培养的前期调研中,律途伙伴寻访多个优秀团队后,他们在律师培养方面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解,同时在不同领域有所专长。

引入多导师交叉学习指导, 目的在于帮助学员掌握新的技能,丰富知识层次。就可视化技术来说,各个团队有不同的思路和应用工具,学员们可以从多个可视化思路中提炼选取适合自己的最优解。多导师交叉指导,可以有效帮助学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共享行业内新思路和知识,消除僵化,活跃思维。

落地的方案是,在法律技术集训营中,我们邀请了来自西安、北京、甘肃等地知名律师团队或法律科技公司讲师,就专长领域为学员们分享不同专题的法律技术知识,主讲嘉宾和我们团队助教从自己的角度,给予专业性辅导,帮助学员交叉验证知识,达到学习效果。

最后想说的是,除了落地策略外,还有两个贯穿集训营培训中非常重要方法论:

一是 “导师+助教” 的双师培养方法; 二是 “学习、实战、输出、复盘” 的学习方法论。

双师模式是在初高中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即每天的学习中,我们会设置两名老师,一名导师+一名助教。

导师负责知识传授、思维启发。助教则更多是陪伴式学习,负责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员们的问题,统一收集解惑,并配合导师进行授课。

学习观摩、实战演练、分享输出、复盘总结的学习方法论,核心思路只有一个,就是我们一直坚信“输出就是最好的输入”。

在输出分享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有效帮助学员体系化思考,形成成果产出的方法论。限于篇幅,跨团队多导师联合培养的成功关键,将在后续文章专题分享

四、写到最后

在律所新人培养体系建设中,引入“森林效应”良性竞争的跨团队多导师制和“杂交效应”多元化知识体系的多导师交叉指导制,以及聚焦专题式学习制度,目的在于打造专业化的律所新人培养建设体系。

让师傅们通过合作更有创意性的轻松教,学生们更有积极性的融入学习,从而为律所培养人才,实现律师团队人才更新,从律所自我建设优化的角度让人才培养为律所组织体系赋能。

“跨团队多导师制”新人培养体系,不为颠覆而来,只为个人与组织价值的回归。

团队介绍:

北京市万商天勤(西安)律师事务所律途团队,长期专注供应链金融法律服务。团队律师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 多为同时拥有法律以及金融、证券、保险、建筑、地产、互联网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各部门工作经验。

秉承专业、务实、高效、优质的服务理念,律途律师团队曾为16家银行客户、50余家担保、小贷、保理、融资租赁、私募基金、P2P等类金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具备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专业素养,所代理的银行与类金融、建设工程、高端民商事争议解决等领域的案件,取得了客户一致好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网址:新人培养慢,流失率高?这套培养秘籍不能错过 http://c.mxgxt.com/news/view/1187467

相关内容

高技能人才培养
时光杂货店艺人培养方法,明星潜力评估与栽培价值
如何培养子女
原神七七这一角色值得培养吗 角色培养详解
健康养生培训课程
心学问教育怎么样?教育有道: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亲子秘籍
秦时明月紫女技能属性及培养攻略
全职高手手游选手培养系统是什么?全职高手手游选手培养系统详解
“能说会道”“嘴皮子溜”= 高情商娃娃? 娃娃的情商应该如何培养?
怎么把孩子培养成明星(怎样把孩子培养成明星)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