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体发表了一篇关于“流量困局:一番之争”的深度调查文章,探讨了明星们为争夺番位而展开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在女频IP改编剧中,番位的归属已经成为了争议的热点。
文章的具体内容可以自行查阅,今天我们不赘述。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看法。
“番位”可以简单理解为演员在片单上的名字排序,即谁的名字排在前面,谁的排在后面。这个看似简单的顺序,之所以引起大明星们的激烈争执,是因为背后涉及到了待遇和利益。
首先是待遇问题。剧组往往有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这些规则划定了演员们的衣食住行标准以及各个部门提供服务的等级。还记得李明德塌房事件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在片场没有专属房车,还要排队等妆发。剧组里,只有咖位够大的演员才能要求特殊待遇,比如一番演员通常会配有房车和专属妆发,预算较紧的剧组则往往只有一番演员能够享受这些待遇。
房车在片场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影棚还是外景拍摄时,现场通常人多嘈杂,环境差,演员的拍摄时间通常有限,甚至有时都得等其他部门的准备。因此,有房车的演员可以在不拍戏时待在房车里休息,吃饭也能在车上解决。而没有房车的演员,则得与剧组工作人员一起就餐,还得排队等候妆发。不同番位的演员,餐饮标准也各不相同,导演、摄影师和一番演员往往可以享受加餐、额外的水果和饮品,而其他演员则没有这种待遇。
按理说,番位应该是基于演员的戏份和角色的重要性来决定的,但如今的情况是,谁的商业价值高,谁的名字就排在前面,进而也代表着谁的片酬高。因此,争番位,不仅仅是为了剧中的番位,更是为了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知名度和商业价值。这直接关系到后续代言的价格和其他影视作品的番位。毕竟,二番的片酬和名气,通常不及一番。
当然,番位也代表了资方和制片人对明星的认可度。有制片人指出,“有演技、有数据、有代表作,同时又是故事核心的演员,就是我选一番的标准。”而另一位制片人更是直言不讳,认为“如果项目能确保XX演员参与,就能保证平台‘过会’,那这位演员就是一番。”所谓的“过会”,指的是项目在会议上得到投资方的认可,资金得以启动,而能确保项目“过会”的演员,显然是最具价值的明星。
因此,这种情况下,有些明星被视为能够保障“过会”的演员,自然而然成为一番。与此同时,文章也提到了一些没有出现在“过会保障演员”名单中的明星,这无疑会得罪他们。为了避免过于直白,报道的媒体在这方面措辞委婉,显得又当又立。
在文章中提到的六位“过会保障演员”分别是赵丽颖、杨紫、刘亦菲、张若昀、胡歌和肖战。显然,这些演员都有多部爆款作品,深受平台喜爱,且在爱优腾等大平台上都有多个作品。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些原本应该出现在名单上的明星却被排除在外。比如孙俪、王凯等演员,虽然他们的作品质量和热度一直很高,但却没有入选。这也不难理解,因为自《理想之城》后,孙俪的作品几乎停滞,已经四年没有新作。而杨幂,即便作品不断,热度和数据一直不低,今年也有《长安的荔枝》等新作,竟然也未能入选。
更为有趣的是,赵露思尽管近年来风头正劲,依然未能跻身名单,这或许与她个人的可靠性有关。毕竟,如果一位演员不按时履行合约,给剧组带来损失,资方当然不敢轻易再用。
总的来说,番位的争夺不仅仅是关于剧中的排名,更是对明星商业价值和行业地位的体现。在这个娱乐圈的“流量困局”中,番位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焦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