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概念专辑?周杰伦为什么不做概念专辑?

发布时间:2025-05-15 13:53

01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概念专辑』成了金曲奖的常客。说起华语乐坛最会玩概念专辑的,非苏打绿莫属。取材自维瓦尔第的《四季》,苏打绿竟然生生花费近十年时间做了四张“春”“夏”“秋”“冬”为主题的概念专辑,堪称丧心病狂。

老实讲,做概念专辑其实是一名歌手达到一定成就后的『再进一步』,概念专辑本身对一个音乐人的制作水准有极高的要求(像薛之谦那种为赋新词强说愁苦大仇深的就算了,再说制作人也不是他),制作一张概念专辑,确实是一个音乐人作为『制作人』的本事。

哦哦,提到『制作人』,你应该知道我要说谁了吧?其实周杰伦自己也坦言,制作专辑时会不太会考虑专辑的整体性,而是会更加强调多元的风格和歌曲的整体质量。确实是这样,假如你做的菜足够好吃,还用去特意进修学习如何摆盘更好看吗?那周杰伦真的没有概念专辑吗?

不,还真的有,而且不止一张。

02

说来巧合的是,周杰伦的四张国语年专,从《jay》《范特西》到《叶惠美》《跨时代》,都多少沾了点概念。

对周杰伦来讲,他选择专辑里的『概念』其实是手到擒来的:

因为他和其他歌手不同,别的歌手可能为了凑一整张风格相近或各异的作品要去邀歌,然后筛选很久;但周杰伦,此刻他作为制作人+作曲人的身份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虽然早在90年代王菲就开始走『三部曲』玩整体性了,但像周杰伦这种,专辑歌曲之间的质量没有明显高低起伏的,实属罕见。

好比说其他人的专辑是一座博物馆,虽然博物馆的主题一致,路线也引导得很循序渐进,但是有的『景点』你就是不感兴趣,所以门可罗雀;

而唯一的热门景点,听众又只顾着拍照,反而忘记了这个景点的背景故事和历史。

这也就导致在周杰伦之前,类似的华语概念专辑里,始终是『1-2首hit+一堆不知所云或难听的小品歌曲』这样的套路。

而周杰伦的四张国语年专为什么不一样,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的『概念』,从来都只为歌曲服务。

03

从寻找概念和理清专辑脉络的角度,比较浅显易懂和无可置疑的是《JAY》和《范特西》。

首专是周杰伦个人风格的强烈展现,专辑里曲风多元,充满着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独有的那份真实与怀疑。

被音乐性贯穿整张专辑,《jay》的所有歌曲都是当时周杰伦急于展现给世界的私藏,因此这张专辑的『主题』就是jay。

它在通过一个很清楚,很浓墨重彩的方式告诉听众,这就是周杰伦的风格。

及至《范特西》,周杰伦开始树立自己的音乐理念。

音乐人能够有自己的理念是很难得的,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这个音乐人有了专属的风格和想法,更代表他拥有能够做出和其他人不一样的音乐的潜力。

而《范特西》就是这样的产物。周杰伦先是营造了一个形色各异,历史与现实交叠,幻想和未来环环相扣的世界观,然后又用一根线索,把十首歌曲串联了起来。

而能够在歌曲间跳转腾跃,却又不失去连贯性的线索,便是专辑的名字,Fantasy。

04

而《叶惠美》开始,周杰伦制作专辑在突出整体性的同时,开始营造『层次感』。

围绕一个模糊的题材或立意,或从正反角度切入探讨,或自说自话艺术创造:《叶惠美》中的『概念』,就是周杰伦作为社会中的不同身份,所呈现出的各种思考。

再到《跨时代》,一切又都变了。

在讨论《跨时代》专辑前,首先要回顾周杰伦在《叶惠美》之后的专辑脉络:

一个很清晰的点就是,很多人认为,从《七里香》开始,周杰伦的专辑,更像是一张『周杰伦作品集』,而不是周杰伦的专辑。

这一观点在于,《叶惠美》之后,周杰伦专辑的商业化元素增多,他开始侧重于增加专辑里每首歌曲的质量和抓耳,耐听程度,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周杰伦更是一个音乐人,而不是歌手。

继承了《叶惠美》的风格,之后的五张专辑,都沿袭着『快歌主打+自我+情歌+中国风+情歌+炫技+风格+情歌』这样的套路。专辑里的歌曲更偏向于各自独立,却非常欠缺『整体听感』。

也就是说,作为专辑,当你一口气把所有歌都听下来,你会觉得风格,特别是主题上的极度割裂和跳跃——当然,这样未必不好,但这毕竟是周杰伦的专辑,可是每首歌都不能落下的。

而《跨时代》,一定程度上推翻了之前的『作品集大杂烩』套路(虽然之后的几张又回去了),做到了『整体概念+一体听感+旋律承接』的连贯性——

因此,这张专辑里的每首歌,单独拿出来听是一种感觉,按顺序一口气听下来又是一种感觉。

六年后,有一张和它相近的专辑也入围了金曲奖年专,郭顶的《飞行器的执行周期》。两者的主题的编排非常相像,但跨时代的概念明显更自然。

为什么更自然?

05

因为歌手专辑的『概念』,归根结底是歌手自身的作品,一旦没有特色,盲目追求『概念』,『深度』,就变成了彩色包装纸下的花朵,变得喧宾夺主。

周杰伦在出道的第十年选择『跨时代』作为自己专辑的立意,这既是没有第二个人敢尝试的狂妄,同样是最符合周杰伦当时想法的心声使然。

纵看整张专辑,歌曲之间的编排顺序,似乎藏着周杰伦的某种心事。

也正如他在超时代演唱会上经常唱的那首《心事何人知》,以及故作不屑说出的那句『十年之内不会有任何瓶颈』,那张专辑,大概是周杰伦证明自己心气和斗志的背水一战吧。

以《跨时代》为高昂的序曲,以《说了再见》铺开凄冷的阴暗色调,华语乐坛的众星,正在时代的结尾垂暗着欲待告别;

是与十年前被淘汰的港星同命运,还是跨越时代继续前行,周杰伦用《烟花易冷》陈述了『历史周期律』般的道理,紧接着又用《免费教学录影带》证明自己的自负和仍然新锐——

随后,周杰伦用《好久不见》呼应起前面的告别,然后以《雨下一整晚》开启自己穿梭时间,跨越时代的表演:《嘻哈空姐》是穿越飞行的奇遇,而《爱的飞行日记》则是高空环游中的极度浪漫。

继而,《我落泪情绪零碎》是情绪的迭起和爆发,透过层层堆叠的情绪和朦胧的唱腔,营造出自我怀疑的恍惚——而最后的《自导自演》续了一杯自嘲,《超人不会飞》则是飞行落地后的自我陈述与回忆。

虽然这张专辑如愿以偿取得了巨大成功,当然,周杰伦从来不会重复自己的成功来讨巧;所以在那以后,他又走回了之前的老路。

他可能不会再重复这样的创作,不过也好,因为对于最顶尖的学生而言,继续提高自己,以冲击更高的目标,永远比让自己的作业和考卷变得更加整洁更重要。

特别是对于周杰伦这样的歌手而言,把自己的歌曲雕琢得更加精巧,远比通过营造『深度』来求得一次金曲奖年专入围的敲门砖要重要得多;

何况,即使是多项入围,也可能颗粒无收。唯有作品永远是最锋利的佩剑。

网址:什么是概念专辑?周杰伦为什么不做概念专辑? http://c.mxgxt.com/news/view/1208263

相关内容

女明星的概念专辑
揭秘“周杰伦概念股”巨震:巨星传奇何以跌宕,投资逻辑何在?
2022周杰伦新专辑什么时候预售
2022年周杰伦新专辑什么时候能买
「周杰伦概念股」上市,42亿到账
周杰伦所有的专辑和出专辑的时间是什么
周杰伦专辑顺序,15张专辑成绩骄人,不愧是华语乐坛天降紫微星
NINEPERCENT首张团体专辑 乱序概念海报引热议
周杰伦的专辑按出的顺序各是什么
周杰伦凭什么第一个专辑就走红?周杰伦 明星 商业思维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