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标榜素颜零片酬的公益综艺,为何演变成全网群嘲的‘何不食肉糜’现场?赵露思在芒果TV《小小的勇气》里的言行,撕开了明星公益最尴尬的遮羞布。这位在闪耀的屏幕上魅力四射的艺人,此次却在贫困山区的真实场景中迷失了自我,成为了公众声讨的焦点。
赵露思的这档节目旨在展现普通人生活中的勇气,然而节目的一些言论却让观众哑然失笑。她在看到贫困山区孩子们的艰难处境后,第一反应不是共情,而是称赞那些孩子们“很酷”,将艰难求生的努力简化成了冒险游戏。难道韩红、李佳琦等明星的奋斗历程,真的就可以被资本化为“很酷”吗?
更为讽刺的则是她对山区教育困境的“两耳不闻窗外事”。当她问孩子们为何不去学艺术时,似乎忘记了艺术教育的背后,是无数贫困家庭的艰辛付出。这样的言论,不禁让人想起网络流行语“何不食肉糜”,这种经典的讽刺正是她言行反映出的一种无知与傲慢。明星的滤镜下,似乎难以感知到贫困与无助的温度。
无独有偶,赵露思在这档综艺中不断诉说自己的压力和抑郁症,给人一种荒诞的逆向对比。她与那些生活在泥土房子里的村民之间,呈现出巨大的经济悬殊。二者的对话令人想起:日薪208万与日薪20元的生活,哪个更值得同情呢?公众对她所展现的“特权式苦难”,正逐渐失去忍耐。当一位年收入过亿的女明星诉说自己面临的精神压力时,多少人会觉得心酸?这种无形的对比更显得触目惊心。
而在非遗传承的环节中,赵露思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她不仅不顾文化差异自顾自地据理力争,甚至冒出“传承人太自私”这样的言论,暗示着根本不理解农村文化在当代的真正价值。求助于明星,难道就意味着所有地方的困境能够瞬间解决吗?农村的一砖一瓦,非遗的一手一艺,都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底蕴。明星的出现,并不能渐渐填平文化交流的沟壑。
此后,芒果TV对许多敏感片段进行了删减,似乎预示着公众对明星公益的反弹。甚至有部分分析认为,赵露思可能面临的共情障碍与自身抑郁症情况直接相关。但是,若一位艺人无法与受助者产生共鸣,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又何在?
公益并不应成为滋养明星个人品牌的温床。明星能否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许才是对于公益的真正责任。相比于当下流行的表面行善,不如让那些真实的声音被听见。当摄像机将焦点放在明星的脸上时,是否能让更多被忽视的人们发出她们的声音?
当赵露思们感叹‘看病看烦了’时,山区老人正为百元药费发愁。这不仅是简单的共情失败,更是当代社会中某些明星与普通人生活的脱节。明星的公益之路,需要脚踏 实地,而不仅仅是身披光环的偶像包袱。公益不该是明星的镀金场,而应是照见特权的镜子——毕竟在泥墙根下谈抑郁症,比在豪宅里更难治愈这个时代的精神顽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