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国内综艺市场中,一场久违的脱口秀盛宴再度点燃了观众的热情。阔别两年,两大视频平台爱奇艺与腾讯默契地在同一时间推出了各自的脱口秀综艺新作——《喜剧之王·单口季》与《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这两档节目不仅在选手的段子质量上展开激烈角逐,更在明星嘉宾的表现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较量。其中,张雨绮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出色的点评表现,成为了这届脱口秀大会中最受瞩目的焦点。
【一】明星嘉宾:笑料制造机与专业评委的双重角色
脱口秀综艺对嘉宾的要求是多元且苛刻的。首要任务便是具备幽默感,能够迅速炒热现场气氛,为选手的表演铺垫良好的氛围。《喜剧之王·单口季》中,郭麒麟与吴镇宇便以自我调侃开场,郭麒麟直言:“喜剧人创作不易,收入微薄,让我更加坚定要专心拍戏,远离这种日子。”吴镇宇则诙谐地表示,选择参加节目而非出演周星驰新片的原因是后者并未选他。而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大张伟巧妙地借势,以“大老师这样的长者”自嘲,回应观众对其年龄的调侃,使得现场笑声连连。
然而,搞笑之余,嘉宾还需展现出专业的点评能力。他们既要深入剖析选手的文本结构、表演路径及立意,如鲁豫对贾耗化妆段子的精辟解读,指出其成功之处在于避免了性别化处理,使后续的笑点得以自然展开;还要对表演技巧进行精准评价,如郭麒麟对南北派喜剧风格差异的解读,以及吴镇宇对詹鑫“醉汉找袖子”表演的现场示范与调整建议。他们的点评,不仅为观众提供了欣赏脱口秀的全新视角,也为选手的成长提供了宝贵意见。
【二】共情之需:贴近百姓生活的“人间清醒”
脱口秀的魅力在于其扎根于日常生活,讲述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嘉宾能否与观众产生共鸣,对节目口碑至关重要。张雨绮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当鸭绒以“早高峰地铁口的共享单车”比喻相亲市场的残酷现实时,她瞬间领悟,笑声与掌声交织,展现出了与普通人生活境遇的深深共情。这一幕与此前某些嘉宾因缺乏生活感知,导致对诸如外卖员困境、买房压力等社会议题的误解甚至冷嘲热讽形成了鲜明对比。张雨绮的“傻大姐”形象在此刻显得尤为可爱且真实,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三】决定命运的“黄金票”:嘉宾手中的重责大任
脱口秀综艺的淘汰赛制赋予了嘉宾手中的投票权以特殊的意义。在如《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这样的节目中,选手的命运往往就在嘉宾的一念之间。他们不仅要对选手的表演作出公正的评价,更要考虑到选手的未来潜力和观众的期待。正如大老王以“北漂租房困境”触动人心,四位嘉宾均投出支持票,并分享自己的北漂经历,尽管他们的生活环境可能与普通北漂者相去甚远,但他们愿意在这一刻与观众共享生活体验,赢得了人们的认可。
【四】脱口秀的独特魅力:生活的艺术,我们的舞台
脱口秀之所以对嘉宾要求如此之高,一方面是因为其独特的淘汰机制,让嘉宾的每一票都可能影响选手的职业轨迹;另一方面,脱口秀作为一种源自生活的艺术形式,承载着观众对自身经历的深刻共鸣。当嘉宾对选手讲述的生活故事缺乏理解和尊重时,观众会感到被冒犯,甚至愤怒。相比之下,张雨绮的“傻大姐”形象,因其对生活的热爱、对普通人的共情,以及对脱口秀艺术的真诚欣赏,让她在这场“脱口秀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亮眼的存在。
张雨绮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的出色表现,无疑为这届脱口秀大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她的直率、热情与共情,让人们看到了明星嘉宾在脱口秀舞台上应有的样子——既能带来欢笑,又能深刻理解并尊重普通人的生活。张雨绮,这位“傻大姐”,或许才是这届脱口秀大会最值得一看的亮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